以港督名字命名的街道:
l 砵甸乍街 第一任香港總督 (Henry Pottinger 1843-1844),組成行政局和立法局,委任第一派太平紳士。1858年把用石皮砌成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一般華人習慣稱為『石版街』。
以港督名字命名的街道:
l 砵甸乍街 第一任香港總督 (Henry Pottinger 1843-1844),組成行政局和立法局,委任第一派太平紳士。1858年把用石皮砌成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一般華人習慣稱為『石版街』。
21. 日本推動明治維新,不出三十年而躍居世界列强之地位,試論述其維新成功之因素。
1、傳統上,日本是一個文化上的「接受者」,特是對中國文化之學習。當西力入侵後,日本又轉向學習西方。
3. 甲午之戰對日本之内政外交及整個東亞政局均有深遠影響,試詳論之。
甲、對日本內政外交之影響:
44. 第二次中日戰爭發生後,國共關係發展如何?又於1946年間何以爆發全面性的武裝衝突?試詳述之。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國共間的關争就沒有停止過,有宣傳的、有軍事的。在國民黨聯俄容共期間,國共雙方一度面對共同的敵人——軍閥和帝國主義國家。後因中共積極擴張,因而有國民黨之清黨運動,在國民黨政府聯共抗日期間,雖以日本為共同敵人,中共仍沒有放棄其自我擴張、爭取國家領導權的政策。所以,從抗戰後期到一九四九年大陸淪陷,國共鬭爭仍是中國歷史的主流。
4. 甲午戰後,有所謂中俄密約之簽訂,其重要條款若何?又其影響所及,列强紛紛效尤,染指中國領土,或劃定勢力範圍,或租借港灣,其經過如何?試分別詳述之。
甲、中俄密約的簽訂及其貽禍:
第六章
英國代議政制的發展
1. 維也納會議召開時的情况如何?(7分)議決案的內容怎樣?(13分)會議有什麼評價?(5分)
導言: 維也納會議(The Congress of Vienna 1814-15)召開的主要目的是解決歐洲的政治重建和領土恢復問題;並尋求一個持久而有力的方法,防止歐洲再起革命。它雖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但也做成日後長期的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