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年期第十七廿主日講道


藉著今天的三篇經文的啟示,我們可以做出以下三點反省:
 
(一) 藉著祈禱與天主建立父子關係
通過主耶穌的教導,我們知道天主恩待每一個人如同他的子女,他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父親這個稱呼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被我們叫‘阿爸’的人,就是生我養我的那一位。他一生為我勞碌,總是把最好的給我。他也願意以犧牲自己來保護我,關愛我。而我在乎這位在天上的父親嗎?我是否願意聆聽他的話語,按照他的旨意去行事呢?主耶穌教我們這個祈禱文是要我們時時意識到,天主就是我們的慈父。
 
(二) 祈禱是我們的需要,不是天主的需要
天主不需要我們去提醒他我們需要什麼,因為當我們還沒有說出我們的祈求時,天主早已知道。祈禱幫助我們和天主維繫這個父子的關係。通過祈禱,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同時必須靠天主來供應我們所需的一切。只有那些認識到自己的需要,以及天主是我們的慈父的人們,才會真正地祈禱。
 
(三) 有求必應的天主
主耶穌告訴我們,我們的天主是願意給予、願意開門、願意讓我們找著的慈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天主給了我們一張空白支票,讓我們隨心所欲。其實主耶穌只是保證天主會俯聽我們的祈禱,但是他沒有向我們保證,我們會得到我們所求的一切。主耶穌的保證是為那些尋求天主旨意以及天國的人們而提出的。我們時時在為生活感到憂慮,但是主耶穌則邀請我們追求生命更高層次的價值:“你們只要尋求他的國,這些自會加給你們……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132)我們的祈禱必須要和我們生命中所追求的保持一致。如果我們是以主耶穌所教導的態度去祈禱,我們就不必擔心天主不會應允我們的祈求。


http://www.ccccn.org/article/other/jiaoyou/zhuri/2010-07-22/77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