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魚盛產於中國湖北省鄂州市(古稱武昌縣)的梁子湖中。武昌魚因為味道鮮嫩,也是湖北菜中的一道名菜。《武昌縣誌》載“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餘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
通江處為樊口, 此地水勢迴旋,並有大小回流之分。《武昌縣誌》記載有“在樊口者曰大回,在釣台下者曰小回”,而唐代的元結有歌曰:“樊口欲東流,大江欲北來,樊口當其南,此中為大回。回中魚好遊,回中多約勾。漫欲作漁人,終焉得所水。”歌中所說的:“回中魚”,即是武昌魚,由此可知,武昌魚喜歡生活在回流之中。
上圖的武昌魚(在湖北宜昌葛洲壩吃)
下圖的武昌魚(在長江三峽郵輪凱蒂號吃)
紅燒武昌魚 - 原料:
鮮團頭魴一尾(約重二斤),水發玉蘭片一兩 ,芝麻油一兩 ,白糖一錢,料酒三錢,蔥花一錢,熟豬油一兩 ,味精半錢,濕澱粉六錢,醬油 一兩 ,姜末二錢。
紅燒武昌魚 - 製法:
將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在魚身上劃斜十字刀紋五個。玉蘭片切成薄片。
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熱,把魚下鍋兩面煎黃,加入料酒、薑末、 醬油、精鹽、蔥段、玉蘭片、清水等,一起烹調,待湯汁燒沸後,移鍋置中火上燒十分鐘,再端鍋置旺火上繼續燒三分鐘,直到湯汁稠濃,即將魚起鍋盛入盤內。將原汁置旺火上,下味精、白糖,用濕澱粉勾芡,放入熟豬油,起鍋澆在魚面上即可。
此菜色澤金黃,脂肪肥厚,肉質細糯,油潤爽滑,味道異常鮮美。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鯉科 Cyprinidae
屬: 魴屬 Megalobrama
種: 團頭魴 M. amblycephala
另一種做法:
辣蒸武昌魚主料:武昌魚500克
辣蒸武昌魚調料:植物油30克,料酒10克,辣椒醬20克,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5克,青椒10克,辣椒(紅,尖,幹)10克,大蔥10克,薑3克,大蒜(白皮)5克
辣蒸武昌魚的做法
1. 將武昌魚宰殺,去鱗、內臟及鰓洗淨,在魚身兩面剞上十字花刀,加薑片、蔥段、精鹽、胡椒粉拌勻醃入味,擦幹水分,放在太陽下晾曬3天;
2. 炒鍋注油燒熱,下入武昌魚煎至兩面金黃色,撈出裝盤;
3. 青紅椒去蒂切細絲;
4. 蔥切絲;
5. 用老乾媽辣醬、精鹽、味精、料酒、蒜茸調成的醬汁澆在魚上,上鍋蒸5分鐘;
6. 撒上青紅椒細絲、蔥絲、淋上熱油即可。
www.mslhk.com
本文引用自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