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泰國南部動亂15人死亡 (梁東屏)












泰南動亂死者遺體(圖:法新社)














長期受叛亂組織困擾的泰國南部也拉府兩處檢查站遭到襲擊,造成至少十五人死亡,是長達十五年的分離運動中最致命的一次襲擊,反映當地動亂問題難解。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五日深夜,暴力頻傳的泰國南部地區也拉府(Yala)兩處檢查站遭到襲擊,造成至少十五人死亡,四人受傷。至今為止,雖然並無任何組織出面聲稱對攻擊行動負責,不過負責泰國國內安全事務的副總理巴維指出,他相信這是泰南分離運動組織所進行的一次攻擊,而且是長達十五年的分離運動中最致命的一次襲擊。


泰國軍方和警方八日在也拉府和北大年府展開了聯合突擊行動。軍方內部安全行動司令部第四區前方指揮部發言人巴默特說:「我們共逮捕了七名嫌犯。其中一名嫌犯在事件的當天便已落網,另外,我們八日晚間在北大年和也拉兩府又逮捕了六人。」巴默特也透露,他懷疑此次襲擊可能涉及多達三十名至四十名襲擊者。


泰國南部軍方發言人普拉莫則表示,叛亂分子當天深夜在也拉府攻擊兩處由人民志願軍管理的檢查站。當時襲擊者在其中一處趁一群村民停下來聊天時,朝志願軍開槍,結果有十二人當場死亡,兩人送醫後不治,另有一人隔日清晨死亡,另一處攻擊則無人員傷亡。他也表示,叛亂分子事後還拿走了檢查站的M-16步槍和槍彈。


《曼谷郵報》則在報道中指出,死者包括現任與前任副村長和地方首長、一名衛生官員和一名監督南部邊界調查的警察隊長。報道還說,叛亂分子當時在道路上散布路釘、放火燒車子輪胎、砍倒一棵大樹,甚至炸毀電線桿,顯然是要阻止安全部隊追擊,這也妨礙了緊急部隊人員迅速作出反應。


泰國深南地區專家董恩指出,當天的襲擊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規模最大的有協調性襲擊,「這些事件在最近幾年變得比較少見,但攻擊力道更加強大,這也提醒我們他們還在那裏」。


引起近幾個月暴力衝突的應該是一名疑似叛亂分子在遭當局拘留期間陷入昏迷後死亡的事件。今年七月,該名嫌犯阿都拉在北大年府(Pattani)拘留所接受盤問才數小時,就被人發現昏迷不醒,送院一個月後不治。維權組織認為,阿都拉因為軍方濫用私刑才會出事。阿都拉出事後數日,北大年一個軍事基地就遭武裝分子以手榴彈襲擊,導致四人身亡。人權觀察組織認為,該次襲擊是針對阿都拉事件的報復行動。


一星期後,泰國在首都曼谷主辦東盟外長峰會,結果發生了一系列小型炸彈襲擊事件,泰國當局認定這些襲擊是泰南叛軍所策劃。安全專家當時就指出,阿都拉死亡的消息可能導致暴力升級。不過,泰國南部的主要叛亂組織國民革命陣線(Barisan Revolusi Nasional, BRN)聲稱並非他們所為。


泰國最南端的三個府也拉、陶公(Narathiwat)、北大年曾經屬於獨立的馬來蘇丹國,但在一九零九年遭泰國兼併,目前三府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為穆斯林,語言則為以泰文書寫的馬來語,與泰國其他地區格格不入。穆斯林極端武裝分子為讓這片與馬來西亞接壤且具獨特文化的地區取得自治權,過去十五年來頻頻發動血腥叛亂,至今已造成七千多人喪生。叛亂分子經常會以泰國國家和安全部隊的象徵如安全檢查站等為攻擊目標,但很多時候這些襲擊都會殃及平民。此次襲擊事件遇襲的是由人民志願軍管理的檢查站,因此身亡的都是當地村民,當中包括佛教徒和穆斯林。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日,泰國軍方宣布與穆斯林叛亂組織馬拉北大年(Mara Patani)達成突破性協議,雙方同意開闢一個禁止戰鬥的「安全區」。不過,當時泰南勢力最強的國民革命陣線並未參與談判,並在同年四月十日罕見地發表聲明,拒絕承認泰國軍政府所提出的和平計劃,凸顯了泰南長達十餘年的動亂複雜難解,政府方面所期望的停火也將遙遙無期。國民革命陣線當時指稱和平談判「必須有第三方(國際社會)以見證人或觀察家的身份參與」,而且談判也必須由「公正」的調解人而非泰國軍方主導。


國民革命陣線的目的當然是企圖將事件國際化,讓泰國軍政府在壓力下就擴大地方自主權展開對話,同時為其自身成員爭取特赦。但泰國軍方認為泰南的問題屬於「國內安全」的範疇,因此拒絕讓國際社會參與。


泰南騷亂根源


泰南騷亂始自於二零零四年,當時境外勢力利用伊斯蘭學校在泰南傳播極端宗教思想,當地穆斯林分離分子也得到境外恐怖組織提供資金和戰術培訓,實力也因之而壯大,以往零星、小規模的騷亂攻擊也開始升高。


二零零四年一月四日,一群手執武器的人在黎明時分襲擊陶公府內的軍營,殺害了四名軍人並搶走一百多支美製自動步槍,象徵著泰南地區暴亂開始升高。


同年四月二十八日,一百多名武裝分子企圖攻擊位於宋卡府、北大年府與也拉府中的十所警署,但由於泰國警方事前已經得到線報而有所防範,所以暴亂分子遭受血腥鎮壓損失極其慘重。當時一部分主要為年輕人的暴亂分子退入北大年府中歷史最悠久的庫魯賽清真寺企圖死守,駐紮在泰國南部的第四軍團則包圍了清真寺並強行攻堅,結果造成三十二名武裝暴亂分子全數身亡。


這一事件後來被稱為「庫魯賽清真寺慘案」,種下日後泰南三府局勢急劇惡化的禍根。同年十月二十六日,一群示威群眾在陶公府達拜區與警察發生激烈衝突,警方召來附近駐軍對將近七百名示威群眾強行逮捕,並用軍車押運至也拉府關押,不料在押運過程中有七十八名示威者因為捆綁過緊及軍車後廂擁擠不堪而窒息死亡。這一事件被稱為「達拜慘案」,招致泰南廣泛民憤。


自此之後,泰南地區暴力事件有增無減,槍擊、爆炸事件幾乎無日無之,成為歷屆泰國政府最頭疼的問題。近年以來,雖然攻擊事件仍然時有所聞,但多為小規模的零星槍擊,這次的攻擊顯然是有協調的行動,又造成這麼重大傷亡,對泰國政府而言,不啻為一個警鐘,也標誌了泰南問題難以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