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銳紹認為,盲目競爭引發內地人飢餓性格。(互聯網)


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文章,認為中國人經歷長時期持續的社會動盪,「飢餓的陰影揮之不去」,因而出現「飢餓性格」。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蘋果》分析時,認為文章的觀點可以解釋老一輩人的情況,可是不能解釋年青一代人都出現飢餓性格。他認為,內地盲目競爭風氣盛、不重視整體國民教育,都能讓年輕一代出現這種飢餓性格,他認為若當局不進行社會政策及政治的改革、重視發展軟實力,飢餓性格難以消除。


繼續睇:
【醜出全球】強國人「飢餓性格」畸變? 英媒:佔有唔到就破壞(https://bit.ly/2js5pjo
【醜出全球】搶蝦搶榴槤搶福袋 中國客乜都搶(https://bit.ly/2HQXdIk


劉銳紹稱在內地一些小細節,就可以見到他們如同反射條件般的盲目競爭:「爭上車好常見,落車唔使爭㗎嘛,但落車都爭㗎喎!」他認為目前年青一代從求學階段,到大學畢業尋找工作,均面對極大的競爭,形成盲目競爭風氣,「我不理其他人,我用我的方法去達到我的目的」,「過猶不及,唯恐失之」的慾望十分強烈,「唔爭就冇」已經變成習慣成自然,形成年輕一代的飢餓性格。


中國遊客不時在外國「出醜」,除了如同條件反射的盲目競爭,劉銳紹認為國民教育亦出問題,他說早期中國旅客出國,出發前都有專門教育,甚至有印發小冊子,指示要遵守秩序、有甚麼不能做等等;可是後來出國人數多,當局沒有繼續進行教育,令中國遊客去外國,仍然繼續以盲目競爭的方式行事,才會令外國人對中國人印象不好。


對於目前的問題,劉銳紹認為實在很難解決。他說雖然目前內地經濟起飛,就業機會不均衡,僧多粥小,特別是現在每年近800萬大學畢業生,尋找工作的競爭已是十分巨大,他認為「靠農民工人,死緊」,要當局繼續擴展第三產業,加強與外資合作,增至先進國家70、80%水平,才能減少競爭。


現在雖然有大城市年青一代,都已經有讓座之類的文明表現,但是要做到全國、全民都有文明行為,不但時間很長,而且要取決於領導人的決心、力度,如果官方不再着重發展軟實力,而是發展銳實力,飢餓性格實在難以消除。


《蘋果》記者


大陸麻鷹不管,卻管小雞,我們香港人,人人有著自發的質素,有良好的制度,他們插手干預我們,要我們把通識教育弄成可有可無的學科。大陸共匪政權真可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