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Quoted from: http://www.tiendao.org.hk/lifeindex/?p=1778



新人被罵應高興
lui3每位新聞記者的起步點都不同,有些人從太平盛世的年代開始,有些卻從大事大非之年啟步。你喜歡前者還是後者?呂秉權
Bruce喜歡後者,而事實亦如此。從 1997年實習到現在,數數手指總共12個年頭。「我很慶幸,剛好是大時代轉變。經歷過香港97年回歸,搬新機場到赤鱲角,金融風暴,千禧年,沙士疫症,對我、對很多香港人都很深刻。」他頻說慶幸。作為新人,遇著大時代轉變,工作起來是否困難重重?「困難不算大,因為有很多同事、長輩幫手,又會包容,有不少人給我意見。我會請教前輩,亦願意接受前輩指教和提點。我算平順。」可是分秒必爭的電視台新聞部,長輩的說話是否真的這麼平和呢?「有被罵──經常。但我都覺得好,別人肯罵你,即是肯提點你,是幫你的一種。起碼不是見你錯都不提,將你置諸不理。在這方面我得到很多善意的提點,有些督責很好。」

「初入行時聽過呼喝語氣,但我覺得對新人來說是『需要』。我始終覺得就業或者做人都好,溫室環境是幫不到人的,反而多磨練多嚴厲對待更好;我嫌不夠多。」Bruce聽聞過有更凌厲的督責,反觀自己更覺「小巫見大巫」。「前輩講以前老闆會撕稿,講粗口……」Bruce曾經試過被嚴厲對待,嚴重到被「雪藏」。「我處理一份獨家的機密文件上出錯,老闆懲罰我,雪藏我一段時間,不准我報新聞,要休息兩個月時間。其實我都覺得很悔疚,擔心會連累提供資料的人。」Bruce甘願承擔「雪藏」的處分,但沒有停止發掘新聞。「第一. 有錯一定要受罰。第二. 我最重要的職責是記者。不用定時定候讀新聞更好,有更多空間去進行採訪工作。」Bruce坦言熱愛發掘新聞,但強調一點,非「造」新聞。


 


lui2記者憑良心說話
在工作間,是否需要不擇手段找新聞呢?「做電視台好些,反而公司沒有吩咐,我自己去做。試過裝偷拍去影長毛(梁國雄議員)穿著平反六四T恤過關。現在知道要小心,亦要用合情合理手法去做,不要過份踩界。」跟蹤拍偷、侵犯私隱、誇大事實、穿鑿附會……看似形成了風氣。作為資深記者,
Bruce有何看法?「用誇張手法報導,用一些手段取得私隱,我未必贊同。但公司為了銷量要記者做,記者其實很難自處。或者,記者要為被訪者設想多點,為社會想多點,以大眾利益出發;很需要同業加強道德操守。」對於加強道德操守,Bruce有個建議。「在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現時仍然有很多電視台、報紙同業持守得很好。在年青一輩德育教導方面做多些,做個好人,至可以做個好記者。其實要怎樣做,良心可以講給自己知。」


「找新聞是記者的職責,可以起到維護社會公義的力量,而市民有知情權,要將不公平的現象反映出來。當我轉做國內新聞時,更加能夠體現這一點。」Bruce近幾年主力接觸國內事務,常穿州過省採訪新聞或作專題探討;發掘與社會大眾有切身利益關係的題材。近年獲得多個新聞獎,2007年他獲得第三屆『中大新聞獎』專題新聞大獎。「那是隆胸物料違法審批推出市面,延禍到幾十萬人的一個偵查報導。我覺得社會公義督責上,有自己的角色,就用香港記者的角度去看事件。」大獎是對他工作的肯定,他更深層的體會是記者的使命感。「中央政策很好,上面的領導希望有效推行,可是當政策一層層推,去到鄉縣就未必掌握到。地震賠償各地有異,中央明明講定一個價錢,但到了地方卻又少了。在社會公義上,看到傳媒可以幫助國家,令一些失效的機制運作得好一點。」


 


lui1做合神心意的事
作為相信神的人,Bruce相信神有公義,相信祂亦希望這個世界有公義、有善良的價值觀。然而,從工作中看見的民間疾苦,公義、善良是需要有人做,有人去維持。Bruce採訪過山西礦難,印象深刻。「去醫院探望礦難的傷者,有重傷傷者告訴我,醫院要他離開,因為沒有錢交費。我覺得好慘!」傷者境況可憐,
Bruce自掏腰包為他交費。「踫到這些採訪,盡自己力量,幫到就幫。」這些情況屢見不鮮,Bruce為受災的人大嘆「不公平」。「其實,公平就只在於給每個人一種基本的尊重。」而令他悲傷的,要數08年的四川大地震。「那次是採訪生涯,哭得最犀利一次。有百個死了孩子的父母哭跪伸冤,當中有老婆婆,一排人跪下,哭聲震天,好似古時的冤情場面。有人大力捉著我的手,抓得很緊,他們的痛和要求公義的逼切,傳到入心。那刻我真是忍不住,盡情哭出來。」


 


做合神心意的事,在工作的環境裡會否有敏感時刻或與信仰衝突的機會?「對我來說沒有衝突。記者有些守則要持守,例如不收受利益。會有人將一封利是,放入新聞稿中,不可以接受。要實事求是,如實報導,不受權力影響你的報導。我剛由國內回來,被當局扣留了半日,被跟蹤、恐嚇,又沒收資料,要向主管部門求救。過程裡要講道理,要有道理,還要鎮定。我最擔心那些影帶被沒收。除此以外,不沾色情、賭博、毒品。我遇過一些場面,要跟一些下海前官員去夜總會應酬,我象徵式賞面坐一會,見情況不對勁,就找機會離開。」不容讓自己陷在試探中,避開引誘是明智之舉。「要逃避試探」是聖經的教導吧!


lui4



 http://www.tiendao.org.hk/lifeindex/?p=1778web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