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監獄高設防重更生 |
2011年 07月 30日 00:00 |
Quoted from: 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1-07/30/content_2785100.htm |
人道羈管囚犯 職業技能訓練 赤柱監獄高設防重更生 港產多部電影描寫監獄,道盡種種黑幕,深入民心。其實時移勢易,香港社會愈趨文明,監獄已一洗冷漠形象,變得有人情味。懲教署早前安排本港傳媒參觀赤柱監獄,顯示其懲與教並施,以穩妥、安全而人道的方式羈管囚犯,並為在囚者提供合適而全面的更生服務。 香港商報記者 余江強 懲教署最近製作了一齣歷時20分鐘的短片,生動介紹了懲教署着重更生理念,由前線懲教助理同總懲教主任現身說法,講述如何協助在囚人士。 1998年懲教署內部成立更生事務科,將大量資源投放到在囚人士的更生工作中。希望通過獄內的職業培訓等更生工作,讓在囚人士刑滿釋放後,盡快融入社會, 自力更生,不再重蹈覆轍犯案。做更生及輔導工作,除了懲教署人員外,現時一年有近2000名其他機構的人士會到監獄探訪,提供職業訓練及輔導工作。 出入口皆安裝AB門 赤柱監獄位於香港赤柱東頭灣道99號,為高度設防的監獄。它的前身為香港監獄,建立於1937年1月。赤柱本是一條寂寂無聞小漁村,拜監獄所賜,令赤柱為人熟悉。赤柱監獄用作收容男性成年犯人,現在的收容額為1538名,由700名懲教人員管理。 進入赤柱監獄時,先要通過金屬探測門廊。身上的手機、相機以至金屬物品通通都要放到儲物櫃中,儲物櫃用的是電子鎖,懲教署的人員便把一張密碼鎖字條交給記者,待記者離開時,他便按字條的密碼把儲物櫃開啟,以便取回物品。如把字條丟了,工作人員會召保安專家來開鎖。 為了高度設防,赤柱監獄不僅在監獄大門,而且在監舍、食堂、工場等各個部位的出入口上,都安裝了AB門,由兩處工作人員牽制掌控。任何時候,兩道門都不可能同時打開。 防犯逃跑滴水不漏 獄內重重保安設施,有三個目標:首先是防止犯人逃跑,第二是防止違禁品進入監獄;第三是防止暴力事件發生。一旦發生犯人逃跑,懲教署會即時啟動應變機制,聯絡監獄附近警方協助追捕。 懲教署歷史上曾有慘痛教訓,只要監獄內出現毒品,管理監獄就不再是懲教署職員,而是擁有毒品的人。上世紀70年代,赤柱監獄發生囚犯暴動, 起因就是當年監獄署嚴厲打擊監獄內氾濫的毒品。當局事後找來英國專家調研,並接納其建議對囚犯提供職業技能訓練,以便精神有寄託,改過自新。 赤柱監獄早年曾走犯,當時只建圍牆無圍網,懲教署職員指導犯人修建圍網,其中幾名犯人趁機搶去工作長梯,搭在圍牆上爬牆逃跑,但尚未逃離監 獄的禁區範圍。2分鐘內,犯人即被懲教署職員全部抓獲,因為圍牆很高,其中一名犯人更在爬梯途中摔倒死亡。懲教事務總監督何龍光稱,曾經有囚犯躲在囚車逃 走被揭發,其後的檢查更是滴水不漏。 接受職訓重犯平和 為方便管理起見,當局會按犯人刑期的長短和所需的保安程度而將他們分類。一般來說,甲類犯人是需服刑超過12年的囚犯,包括被判處終身監禁 和死刑的囚犯。何龍光帶領記者參觀了2001年建成的甲類囚犯綜合大樓,內有8個工場和256間單人囚室。樓內有嚴密監控設施,囚犯只能在室內工場工作, 而不能從事戶外工作,晚間返回單人囚室。 在甲類犯人工場,記者參觀了電腦繪圖和道路標誌製作,有了職業技能訓練,囚犯均顯得專注,偶爾抬頭觀看訪者,目光平和。在一個小展室,陳列 了赤柱囚犯的產品如木家具、路牌、印刷製品、衣服、皮鞋等,洋洋大觀。接□是參觀為在囚人士舉辦不同程度的電腦應用課程的電腦訓練室,它與外間電腦班不同 處是所有電腦都無上網功能。 離開甲類犯綜合大樓,沿□俗稱「長堤」的有蓋長廊,記者被引領去參觀其他的囚犯職業技能訓練工場,先後觀看了印刷和皮革工場。在印刷工場,記者看到有多位非洲裔囚犯在操作大小的印刷機器。 營養膳食犯人烹煮 在造鞋工場,居然引入了Cortex技術生產防水透氣的皮靴,犯人把每隻鞋模放在水裏觀察測試,獄方特向製造商租用專門機器。工場生產的皮具用品,包括有Cortex的皮靴,都是專門為紀律部隊人員提供。 按規定,成年囚犯每天均要擔任6至10小時的工作,由醫生編配,囚犯沒有選擇權,較重型工作有修整路牌、鑄製街邊垃圾桶、鋪設石屎及砌磚, 其他手藝有車衣、印刷、造鞋、生產口罩,由專業技術指導培訓,而獄中有不少輕巧工作,如貼信封、圖書整理及栽花等。監獄內亦有電腦文書處理、家務助理及電 器維修等課程。囚友入獄經接受啟導課程,便分派到某一個工場內工作,周薪有百多元。 在參觀廚房時,原來犯人的膳食全部由犯人烹煮,並由署方專業廚師負責監督,由營養師設計餐單。記者即場享用了部分菜餚,有中有西,還有奶茶,味道不錯。 與人共事重建新生 囚犯被安排工作,目的是讓他們精神有所寄託,利用在囚時間貢獻社會,減少不安,令院所環境更為安定。此外,為囚犯提供基本的行業技能訓練和 實際的工作環境,協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培養責任感,以及學習與人共事之道,從而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幫助他們重建新生。 防輕生心理輔導改裝置 看完工場,傳媒被引領看新舊型囚室,舊型囚室設備簡單,只有兩個膠桶,一張吊床,門上有小窗可看到室外。大小二便吃喝睡覺都在這兒,環境談不上理想!新型囚室除了床外,還有金屬的馬桶連飲水器,囚犯不用早上倒自己的大小二便,顯得人性化。 犯事吃水飯成過去 監獄內的一個曾令囚犯膽戰心驚的「水飯房」,如今易名特別囚倉,都是處罰違規生事囚犯的地方。過去倉內環境惡劣,犯人不但被單獨囚禁,「伙 食」更為難以入口的「水溝飯」,最多是加點鹽。如今講人權,水飯房已不復存在。雖然仍是一犯一倉,間隔沒變,但環境潔淨得多。囚禁者除了受罰被取消某些福 利外,還是可以享與其他囚犯同等待遇膳食及活動,如一小時「行街」(散步)時間。 由於常有囚犯自殺,經多次檢討後,懲教署還改善了監獄內的裝置,如消防花灑不能掛重物,玻璃纖維床固定在地板上,掛毛巾的掛蘷是滑動設計,廁所鏡子是不鏽鋼材料等。 新式囚窗將無鐵枝 據了解,囚犯輕生原因各有不同,莫以為受長期監禁者會生不如死而做峃事,原來快將出獄者也會尋死,他們大多是無親無戚,前路茫茫而鑽牛角尖。因此也有人借故生事,希望繼續坐監。懲教署加強人手監察,一發現犯人有異狀,安排心理醫生加以輔導。 懲教署鼓勵在囚人士的家人探訪以示支持,有助開解囚犯心結。按法例,每名在囚人士,其親友每月可探監兩次,額外探訪申請每月亦最多兩次。若探監次數已滿,其家人仍申請探監,院所主管會酌情處理,批准特別探訪。 懲教署打算在今年動用120萬元,在赤柱監獄換上34個新式囚窗。該新式的囚窗,並無窗花或鐵枝,窗戶中間位置換上了一幅透明的防爆的強化膠片,窗戶的兩則裝上了兩幅金屬鋼板,鋼板上有多個通風的氣孔,另有一個調節製調節氣孔通風。 由於署方還要考慮囚室照明是否足夠,囚室內通風及室溫情況,由於尚要在不同方向的囚室安裝新式囚窗進行試驗,估計最快要到明年初,才能完成試驗計劃,屆時,才決定是否全面換上這類新式的囚窗。 終身犯商業混算考佳績 懲教署為在囚人士提供全面的更生服務,並鼓勵成年在囚人士於公餘時間進修,為重投社會作好準備。一名善長在2009年捐贈了90萬元設立「更生基金」,為修讀職業訓練課程及參加公開考試的在囚人士提供經濟援助。 現年42歲的酈先生,於1997年因謀殺而被判終身監禁。但他沒有自暴自棄,在家人的支持下,去年獲倫敦工商會考試局頒發香港區銀獎,以嘉 許他在2010年度商業混算(第二級)考試中取得傑出成績,在超過300名香港區考生中,取得第二最高分數。獎項由其家人在倫敦工商會考試局傑出成績頒獎 禮中代領。 140人參加公開考試 過去一年,赤柱監獄有140名在囚人士參與各類學業課程及公開考試。他們參加的公開考試共202卷,包括香港公開大學考試、香港考試及評核 局之中學會考考試、英國城市專業學會考試及英國倫敦工商會考試;學員報考的考試科目包括語文(商業英語及普通話)、數學、商業財務、商業統計、商業管理、 會計及簿記等。其中一名在囚人士更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在109卷合格成績中,35卷獲優良並取得355個大學學分。 昔日行刑處變活命地 赤柱監獄在1937年建成後,直至1966年秋季最後一個死刑犯被處決的近30年間,香港的死刑全部在這監獄內執行(全數以絞刑處決)。1959年,香港發生轟動一時的「三狼案」,三狼是指案中的三名殺人兇手,他們的生命於1961年在此被繯首終結。 1966年,港府將死刑轉為特赦和終身監禁,至1993年正式廢除死刑,絞刑房失去殺人功能,1999年變身為拯救生命的監獄醫院,安裝有 空氣調節,衛生署派醫生進駐,提供24時醫療服務,囚犯有小病可在此解決,大病重症則轉到外間醫院就醫。除了進出醫院要經AB門外,內裏陳設和普通公立醫 院並無大分別。 被重判監禁36年3個月的「一代賊王」葉繼歡,09年曾在這醫院房間內用原子筆襲擊正為他洗傷口的懲教助理頸部,後來被判傷人罪成,加監6個月。 近萬囚犯外籍佔一成四 去年本港在囚人士有9988人,外籍囚犯有1402人,佔總囚犯人數約一成四,較前年微升0.5%。他們主要是非洲裔,多涉行騙和販毒等罪行。至於內地囚犯去年有1704人,下跌約5%。 任何人士一旦被裁定罪成及羈押,男犯會被移送荔枝角收押所,女犯則送往大欖女懲教所,而進入懲教所後,所有犯人均要上繳隨身物品,換上囚衣及拖鞋,並接受身體包括全身孔道的檢查,即由醫生探肛門(通櫃)、耳朵及鼻孔,男犯人亦要被剃平頭裝。 收押所分流合適監獄 收押所醫生會根據犯人年紀、刑期、犯案嚴重程度、健康狀況及是否慣常積犯等背景,將其分流至合適的監獄。無論男女老幼及身份地位,甄選條件均一視同仁,犯人年紀較大或會被送往馬坑監獄,體弱多病則送往醫療設施較完備的赤柱監獄。 一般被判監10年以上的犯人,會直接由高院送到高設防、多為單人倉的赤柱監獄,毋須像其他犯人般先送往荔枝角羈押所,再轉到不同監獄。 長期監禁犯人如行為良好,有減刑機會,由專家組成的長期監禁刑罰覆核委員會,會考慮犯人的行為轉變,並會觀察一段很長的時間,審慎地作出決定。 |
|
(來源: )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