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父母都是獨生子女,小孩應該跟誰姓?最近一項網上調查顯示,69.1%的人仍然維護孩子隨父姓的傳統;認為孩子應隨母姓的人僅佔3.2%。還有7.5%的人認同“雙姓制”,即在小孩的姓氏中把父母雙方的姓氏都用上。



全國政協委員、人文科學學者李漢秋表示,如果父母雙方都很重視孩子的姓氏問題,“雙姓制”未嘗不可。但孩子使用雙姓,也有一個孰先孰後的問題。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夫妻間在這個問題上的協商與謙讓更為重要。



調查顯示,56.0%的人認為姓氏在現代社會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方面”。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教授王大良表示,據學界研究,我國姓氏數量有兩萬多個,其中還在使用的有3000多個,經常使用的有500多個。這些姓氏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王大良說,在民間,同姓人被廣泛認同為源于同一祖先。這種認同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認同,是一種向心力。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



,則是古代貴族標誌與宗族系統的稱號,從夏朝中期成為的支系,表示功勳和地位。但隨著母系社會的沒落,男性成為社會的主宰力量。姓氏也隨之改變,人們習慣了繼承父親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傳遞給下一代。



李漢秋則認為,姓氏作為一種文化,包括家譜、祖宗祭司等許多具體內容,在現代社會還發揮著積極作用。“中國人有死後留名的追求,家 譜正可以作為普通老百姓‘青史留名’的方式。這樣一來,就有利于鼓勵大眾好好生活,在家譜中記錄自己的人生價值與貢獻。並且,家譜還可以和地方志、正史結 合起來,構建出完整的歷史體係。”



調查中,45.5%的人認為,姓氏還是親子間血緣關係的體現,但也有20.0%的人覺得,姓氏在現代社會“並沒有特殊含義,只是一個符號”。



對于這一點,王大良表示“有些擔心”。“自古以來,姓氏就有‘統其祖考之所自出,別其子孫之所自分’的作用,從而避免因同姓結婚而 造成的遺傳問題,保證人口質量的作用。但隨著人們姓氏觀念的淡化及人口流動的頻繁,大多數人只把姓氏當作符號,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引起血緣關係的模糊,甚 至造成婚姻遺傳上的某些潛在危機。”



調查還發現,48.5%的認為,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觀念在現代社會還具有重要性。其中17.3%的人覺得“非常重要”,31.2%的人認為“比較重要”。另有11.7%的人覺得“不太重要”,5.0%的受訪者認為“一點兒也不重要”。



對于這一數據,李漢秋感嘆:“和老一輩兒相比,現在年輕人傳宗接代的觀念真是淡多了!”他認為,如今傳宗接代觀念的淡化與家庭觀念 的弱化有關,但恰恰家族、家庭在現代社會仍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子女撫養、老人贍養、親情溫暖等。“人不能沒有物質,但絕不可光有物質。我們現在需要的正 是感情,特別是親情,來溫暖這個因物質化而逐漸變得冷漠的社會”。



網民的意見:

這種想法的女人們:地球上不適合你們居住了,我建議你們另外找個星球去自己開發吧,讓孩子隨你們的姓!
  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和民族隨母姓?發達國家難道就很封建了?
  在中國有女人能有這種想法簡直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