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即是2007年3月16日),哈哈,我這樣回應當時的CU歷史學教授梁元生:
標題:作為一個基督徒及歷史教授,說天上恩這句話的確要謹慎
難道君不知宋女士搶走陳潔如女士的丈夫嗎?請參看:
陳潔如--我與蔣介石(五);
蔣中正一生幾次婚姻:
婚姻:
蔣中正在十四歲時,經媒妁之言,娶同村毛福梅(1882年-1939年)為妻。蔣中正與毛福梅生有一子經國,蔣緯國是他的養子(緯國的親父為蔣中正留日時之好友戴傳賢)。蔣中正在與毛福梅分居後娶姚冶誠為妾。蔣中正在1919年結識陳潔如(1905年-1971年),經過張靜江及孫中山的介紹,他與陳潔如在1921年12月5日結婚。1927年,蔣中正登報聲明與幾位前妻脫離關係,隨後於1927年12月1日與宋美齡(1897年—2003年)於上海結婚。
如果跟其他天上聖女比較,宋美齡更顯得不貞潔(奪人夫),一句話說得好,宋靄齡愛錢;宋美齡愛權;宋慶齡愛國,說她有天上恩實在有點兒那個了。
政治手腕:
對於西安事變的張學良,蔣中正也作出不適當的懲罰:軟禁台灣超過半個世紀.一般劫機犯只消坐二十至三十年牢,可見蔣氏第一沒有領袖的器量。
(節錄)
梁的文章如下:
03年第44期﹕留給宋美齡的天上恩 (2003/11/3)
撰文:梁元生(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照片提供:EyePess photo Media Ltd.
「她忍不住跪了下來,眼淚如急流般湧出。她深深感覺自己不配。那是一種極大的憂傷,卻混合著一種極大的解脫……」《論壇報》社長林意玲撰寫的《蔣夫人的心靈世界》,細繪了宋美齡的重要信仰經歷:
「上帝巨大而親切的同在籠罩住她……堅強的人生歷練、悠久的山河歲月,都阻不住她心中最脆弱防線的潰然崩決。她不再是西安事變中隻身赴敵救夫的勇敢女子,不再是站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裡雄辯滔滔的演說家,也不再是中國現代史中最傳奇、最美麗、最舉足輕重的第一夫人,她只是一個俯伏在上帝腳前的軟弱女子。」
宋美齡(1897-2003),一個生命跨越三個世紀的人瑞,一個百年動亂中國的見證人,一個生為基督徒死亦為基督徒的中國人,終於行完世上的路,回歸天家。
人間怨和天上恩
宋美齡的生命,當然因為晉身為「第一夫人」而增加了不少繁華尊貴的歲月,因為擁有權勢而能有更多的光彩與華麗,但也因此而令她陷入各種污濁的權力爭鬥之中,為她多添了各種各樣的恩怨情仇。因著步上蔣家的紅地毯和權力的聖壇,從此之後,她也再無安枕,難得閒適 ; 過的生活充滿了猜忌、懷疑和怨懟。在權謀機關和鬥爭波濤之中,她的心靈依靠,只有來自從小以來種下的對基督的信仰,以及晨更晚禱的一刻寧靜。
如果說宋美齡生命中許多的「怨」——不能忠貞於婚姻的丈夫,不能多加信任的親戚和友人,不願看到政治上的波瀾和失敗等等,都是人世間的舞台及權力場上遊戲的必然的結果,那麼,她生命中也展現出許多的「恩」, 這些恩典與她對基督信仰的單純和持守,有著一定的關係。
宋美齡生於一個基督教的家庭 。父親宋耀如,一般人稱之宋查理,是個基督教的傳道牧師,也是個成功的商人。宋耀如是廣東海南人,自幼流落海外,生活苦困,得傳教士之助,隨船由東南亞到了美洲,入教會學校,攻讀神學,畢業後受差派回中國傳道,後因售賣聖經及營商致富,在上海定居。到1897年宋美齡出生之時,宋氏家族在上海已經儼然成為一個富裕之家了。
和當時上海許多基督教聞人一樣(例如顏永京和顏惠慶的家庭),宋氏家庭既富有,又西化,兒女的教育和生活都遵循西方(尤其是美國)的作風和習慣,也受到嚴謹的基督教的薰陶和規範。
美齡十歲即被送到美國南部的教會寄宿學校留學,故此宋美齡能說流利而道地英語,而且帶一點南方的口音。中學畢業後進入著名大學——威士尼女子學院就讀,今學院內設有宋美齡的特藏室,用茲紀念這位傑出的校友。在二十世紀初,只有很少數中國人有出洋留學的機會,何況能進入威士尼(美齡)和哈佛(子文)這種著名學府?!與其說基督教是一種助援的力量,不如說是一種上帝的恩典。
宋美齡返國後,雖然廁身社會政治之間,但卻能保持著她從小到大謹守的信仰。晨更暮禱,勤守禮拜,自律甚嚴 ; 當然,她也免不了對名利和權力的追求,並因此而下嫁蔣介石,但其督信的虔誠和守道的熱心,叫一代強人蔣介石最後也放下身段,皈依基督。而且終其一生還是受著這個基督徒妻子的影響。在南京政府的所謂黃金十年中,即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之後的十年中,基督教在中國有很大的發展,這也是一種天賜的恩典。
走盡人間路
宋美齡在2003年10月23日的夜晚逝世,活了一百零六歲。 有人說她的長壽是她的痛苦,由於一生孤寂,親愛難尋 ; 也有人說是她的勝利,看著權謀鬥爭,皆在眼前過去。 總而言之,她的長壽使她在生時已經成為傳奇式的人物,既受人尊重,甚至膜拜 ; 也備受批評,充滿爭議。
有人說她的生命就是一部中華民國史,其實應該說是一部中國現代史或百年中國史。如今,我們翻完最後的一頁。
傳奇的家族
宋美齡生於晚清百日維新運動前夕,經歷戊戌和庚子義和團之變,她底安舒快樂的童年家庭生活,強烈地反襯出風雨飄搖苦難深重的國家境況。她的父親是孫中山辛亥革命的積極支持者,後來兄長又成了民國政府的重要領導人。而她自己則十歲出國,和兩位姊姊一樣,從少年時開始接受教會學校的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洗禮。返國後,三姊妹分別嫁給當時中國最有財富,最具名望及最有權力的男人——長姊靄齡嫁給「財爺」孔祥熙、二姊慶齡嫁給「國父」孫中山、美齡則下嫁「強人」蔣介石,加上宋子文、子良兄弟在政府及企業界中的影響,使宋家頓時成為民國史上的傳奇家族。
傑出的成就
宋美齡一生參與的及成就的大事甚多,不能一一枚舉,只好稍說一二。在我看來,她最為人讚賞及稱道的,應該是在抗戰時期她的聯美抗日的外交工作。在日本侵華的艱難歲月裡,中國軍民退守重慶山城,命懸一線 ; 美國及西方對中國的支援,對戰時的國民政府雖然不是靈丹妙藥,但也是極其重要的幫助。宋美齡在這時期所發揮的作用,除了陪伴蔣介石參加國際會議,充任英文翻譯之外,還親自到多個國家去訪問,發揮個人魅力,游說盟邦給予中國更多的援助和支持,因著她的努力,中國的國際聲譽有很大的提升,而外援及幫助也有所增加,中國軍民的士氣因此得著鼓舞,他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八年抗戰,中國不倒不亡,反而最終得勝利,宋美齡的外交籌幄,應記一功。其次,是她對近代中國的婦女教育和促進中國婦女的團結,都做了許多的工作和貢獻。在這兩個方面,她的成績是不能磨滅的。作為中國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應該向她致敬。
********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持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聖經新譯本》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2 Timothy 4:7 (ESV)
文章載自2003年11月3日《談天說道》—專題
- Nov 05 Sat 2022 06:38
作為一個基督徒及歷史教授,說天上恩這句話的確要謹慎<br>,難道君不知宋女士搶走陳潔如女士的丈夫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