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希真牧師:面對批評,不用為自己伸冤,要
繼續「做好自己」。
處理批評的四大原則:謙卑、勇敢、不誇口
與守本份。(圖:互聯網)
記者:蔡溢菁
若被人「屈」「食死貓」,你一定會深深不忿。世界華福中心名譽主席麥希真牧師,在環球聖經公會舉辦的講座中指,作為教會領袖若受嚴重批評,不用為自己伸冤,要繼續「做好自己」。
處理批評的四大原則
蒙召事奉六十多年的麥牧師指,教牧面對教會內外的批評,壓力往往難以想像。他說,《聖經‧哥林多後書十:1》可以成為他們的座右銘:「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裡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
麥牧師指出,處理批評的四大原則是,謙卑,勇敢,不誇口和守本份。他曾經輔導不少受到嚴重批評的牧者,每個都是含冤落淚地來到他面前訴說苦況。
麥牧師分享一個個案,一位A教會的老姊妹,妳偶爾參加B教會的聚會。有一天她忽然嚴重胃出血,於是急忙致電給A教會的牧師,牧師馬上開車往她家。過了不久,老姊妹因為等不及,又致電給B教會的牧師,因為他在附近,所以很快便到達。當A牧師趕到該老姊妹的家時,她已被救護車送往醫院。
不應公開閒言閒語
送院前,老姊妹將她一包手飾交托B牧師保管。當老姊妹出院時,A牧師到醫院接她。老姊妹竟然叫A牧師將那包手飾還給她。A牧師莫明奇妙地說:「你沒有交給我任何手飾。」老姊妹十分氣忿說:「你是牧師,竟然騙取老人家的棺材本!真是沒良心!」
A牧師無論怎樣解釋,老姊妹仍然認定是他是騙子,還向教會「告狀」,誤會越來越深。
這事令A牧師和師母十分難過,很想在講壇上為自己辯護,但麥牧師勸他說:「你不應公開閒言閒語,若在講壇上再說,全教會便會一起討論。」面對的A牧師的申訴,麥牧師第一個問題是:「你有沒有做過?」A牧師回答:「當然沒有!」麥牧師:「既然沒有,便不用介懷,她能把你怎樣?」
相信上帝會保護
A牧師問:「這麼大的『死貓』,怎樣吞下去?」麥牧師回答:「你相信上帝是全知、全能、全愛的嗎?」A牧師說:「當然相信!」麥牧師回應:「那麼你應該相信上帝會保護你的。」
他鼓勵受批評的牧者,最重要是謙卑:「有錯就要改,如果你沒有錯也不用向人說,一句沒有做或說是誤會便足夠了。」
麥牧師續說,第二,要勇敢,不要退縮,要照常生活,照常工作,繼續歡歡喜喜事奉主。第三,不要誇口自己有多高尚,有多少財富,怎會作出這些事。第四,要守本份,謹守崗位,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要加倍努力,對得起上帝。
「我該作甚麼?」
剛才A牧師的誤會持續了約兩年,而老姊妹從B牧師領回手飾後,發現誤會了A牧師,卻沒有為他澄清。直到有人知道,A牧師才沉冤得雪。
麥牧師指,過去見過不少靠著主「挨得過」批評的牧者,他們日後被主大大使用。他引用麥師母的說話鼓勵各牧者,當不幸的事發生時不要問:「為甚麼會發生?」或「為甚麼是我?」只要問:「我該作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