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2010.09.05
作者 Admin 流覽 20 發佈時間 10/09/03
讀經一(有誰能想像上主的意願?)
恭讀 智慧篇 9: 13-18
有誰能知道天主的計畫,有誰能想像上主的意願?必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們人的計謀,常是無常的;因為,這必腐朽的肉身,重壓著靈魂;這屬於塵土的寓所,迫使精神多慮。世上的事,我們還難以測度;目前的事,我們還得費力追求;那麼,天上的事,誰還能探究?你如果不賜下智慧,從高天派遣你的聖神,誰能知道你的旨意?這樣,世人的道路,才得修正;眾人才可學習你所喜悅的事,並借著智能,獲得救援。
以上是天主聖言 -----感謝天主。
答唱詠 詠 90: 3-4, 5-6, 12-13, 14,17
【答】:上主,從永遠到永遠,你是我們的靠山。(詠90:1)
領:你命世人歸回灰塵,說:歸來,亞當的子孫!因為千年在你的眼前,好像剛過去的昨天,又好像夜裏的一更。【答】
領:你使他們消逝,有如清晨一覺,又使他們有如剛萌芽的青草,早晨還青綠茂盛,晚上就凋謝枯萎。【答】
領:求你教導我們數算自己的歲月,使我們學習內心的智慧。上主,求你歸來,尚待何時?求你快來憐恤你的僕役!【答】
領:讓我們清晨就飽享你的慈愛,歡欣鼓舞,天天愉快。願上主、我們的天主,廣施恩寵,使我們工作順利,事業成功。【答】
讀經二(收下他,不再當一個奴隸,而是作可愛的弟兄。)
恭讀 聖保祿宗徒致 費肋孟書 9-10, 12-17
親愛的弟兄:
我這年老的保祿,現在為了基督耶穌,做囚犯的,寧願因著愛德求你,就是為我在鎖鏈中,所生的兒子敖乃息摩,來求你。我現在打發他,回去你那裏,【你收下他,】他是我的心肝。我本來願意將他留在我這裏,叫他替你服事我、這為福音而被囚的人,可是,沒有你的同意,我什麼也不願意做,好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而是出於甘心。也許他暫時離開你,是為叫你永遠收下他,不再當一個奴隸,而是超過奴隸,作可愛的弟兄;他為我特別可愛,但為你,不論是肉身方面,或是主方面,更加可愛。所以,如果你以我為同志,就收留他,當作收留我吧!
以上是天主聖言 -----感謝天主。
福音前歡呼
領:亞肋路亞。
眾:亞肋路亞。
領:上主,求你向你的僕人,顯示你的慈顏,同時,也求你教導我:你的規範。(詠119:135)
眾:亞肋路亞。
福音(你們中不論是誰,如果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
恭讀 聖路加福音 14: 25-33
那時候,有一大夥人與耶穌同行,耶穌轉身向他們說:「如果誰來跟隨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不論誰,如果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能做我的門徒。「你們當中,誰願意建造一座塔,而不先坐下,籌算費用,看是否有力完成呢?免得他奠基以後,竟不能完工,所有看見的人,都要譏笑他,說:這個人開始建造,但不能完工。「或者一個國王,要去同別的國王交戰,那有不先坐下,運籌一下,看能否以一萬人,去抵抗對方的兩萬人呢?如果不能,就得趁那國王,離得尚遠的時候,派遣使節,去求和。「同樣,你們中不論是誰,如果不捨棄他的一切所有,不能做我的門徒。」
這是基督的福音 ---基督,我們讚美你。
http://www.gztzj.cn/content.asp?id=2058
常年期第二十三主日
有智慧能使人得救
讀經一智慧篇9:13-19(誰能想像上主的意願)
必死的人的思想常是無定的,我們人的計謀縂是無常的……你如果不賜予智慧,從高天派遣你的聖神,誰能知道你的旨意,這樣世人的道路才可以修直,人們才能夠學習你所喜悅的事,並且賴智慧而得救。這段聖經太重要了!他告訴我們兩件事:
① 人心無常、變化莫測
② 智慧能救人。我們能否體會到自己的心和思想常常是變化的,隻要我們細心、冷靜觀察就會發現這個事實,騙不了的。
我們此時對一切人、事、物喜歡的、肯定的、鼓勵的、愛的;可能彼時就討厭了、否定了、消極了、恨了,我們的快樂很快就變成了痛苦、壓力、煩惱。這一切都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不隻是在某一個階段常常是天天發生的,有時自己都感到奇怪,自己曾經那麽的肯定、喜歡,今天怎麽變了,而且有的是漸漸的變有的則是大變,甚至連自己都不覺得。接下來的經文告訴我們,隻有智慧才能明白天主的旨意、隻有智慧才能教導世人走在正直的道路上、隻有智慧我們才令神喜悅、隻有智慧才能得救。
人心之所以變化無常是因爲沒有智慧,智慧就是心定,就是真理永恆不變,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感情的,我們的感情(七情五欲、好惡之心)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理智,這種理智不是學來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是天主造我們的時候賜予的,所以是學的是知識用心悟到的是智慧。我們用知識永遠不能知道天主的旨意,用真心即便沒有人告訴你你也知道了什麼是天主的旨意,我們的心變化多端怎麼能知道天主的旨意?心裏有變化無論大小就像海裏的波浪一樣翻滾,我們的心和思想就像大海裏的波浪一樣,天主的旨意就像太陽一樣,太陽是明淨純潔的,這麽美的太陽照在波瀾起伏的海水上面,海水能否映照出美麗、純潔的太陽?還會是太陽的原貌嗎?我們用知識永遠解決不了世界的問題,現在世界的問題、麻煩、災難越來越多,年年增加,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現在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學校越來越多、學科越來越豐富,聯合國開會的都是專家、學者,普通老百姓參加不了,這些年來大會越開世界越亂問題越多,自從二戰結束後,人類冀望於聯合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是希望能把世界帶向永久的和平、國泰民安,爲什麽會背道而馳呢?今天的聖經給我們啓示了,解決問題不能依靠知識,而要依靠智慧,換句話說,知識不能解決問題,隻能治標,隻有智慧能解決問題,能治本。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我們的選擇就是錯的,永遠是錯的,知識靠不住,人沒有智慧當然就要依靠知識去選擇、決定,知識靠得住嗎?就拿心理學來講,這些年有太多的心理學出現,沒幾年就會有一本影響學術界的新書問世,之後就在學校推廣,二十年前的心理學和二十年後的絕對不一樣了,我們要選擇哪一個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如果選擇錯了,心理指導錯了,那怎麼辦?可是當時是對的,專家、教授都用都支持,我聽說現在的
西方教育每五年、十年就要改革一次,改來改去,人們就無所適從。隻有智慧永遠不變,聖經對人類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幾千年了從來沒有改變過,他錯了嗎?中國五千年來一直以老祖宗的教導爲教育的根本,因爲沒有改變過,錯了嗎?落後了嗎?反而現在的教育要跟上時代,越改越不知道路在何方?越改越迷失,知道方向就不會改了嗎?不迷失就知道路了嗎?
聖經裏有方向有路,中國古老的經典裏有方向有路所以幾千年不改。不改人心就穩定,人心穩定才生智慧,忙、亂把我們的智慧遮蔽了,現在的人學很多但缺少智慧,古人學的不多但能立身立家立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如果學錯了,思想就會跟著錯,思想錯了,行爲一定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行爲能是主所喜歡的嗎?如果主喜歡錯誤的,那麽顯然主本身就是錯誤的代名詞,可是我們的主是永恆不變的智慧、真理,哪裏會錯?錯在人不在神。隻有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行爲才是主所喜悅。賴智慧得救,這就是本主日的主題,智慧就是讓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都以主的教導爲原則,這是培養我們的正知正見,正而不邪,正就與主相應,邪就與魔相應,我們爲什錦能得救?因爲我們走在正路上,主在那裏;不能得救是因爲我們走在邪路上,那裏有魔等著我們。耶穌3年的教導就是要把我們從世俗中的邪知邪見裏解放出來,當初我們被造時,是充滿智慧的是正知正見,我們有能力管理世界,讓世界秩序井然、有條不紊。
現在我們漸漸地失去了這種能力,所以現在的人沒有安全感、恐慌,縂認爲別人、別國會侵犯他,其實,錯了,我們自身失去了天主的德能、智慧,所以才越來越無能爲力。要想與主爲王,參與他的救世工程,讓世界跟我們一起得救就要恢復我們的智慧德能,就是天主賜予我們的。
****************************************
讀經二和今天的福音就是告訴我們智慧的體現,先來看讀經二聖保祿宗徒的話,他給費肋孟這位可愛的弟兄寫信,請他收留曾經在他面前犯錯的奴隸敖乃息摩,當時的羅馬還是奴隸制,沒有人把一個奴隸當人對待,幾千年的奴隸制度,使太多的貧窮人被迫爲奴養家糊口,但保祿宗徒沒有任何偏見,盡管他受過高等教育,他把一切的奴隸當成自己的弟兄,平等的看待,這就是保祿的愛,愛生智慧,有了智慧再難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可以想像當時那麽嚴酷的奴隸制度,而且要善待一個犯罪的奴隸,不隻善待,還要把他當做親愛的弟兄,談何容易!我們現在生活在高度文明的社會,我們怎麽看待一個犯罪的人?這就是保祿宗徒的愛這就是保祿宗徒的智慧。福音中,耶穌說:“如果誰要跟隨我,他應該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你們中間無論是誰,如果不舍棄他擁有的一切,就不能做我的門徒”愛生智慧,愛是怎麽來的?犧牲、奉獻、舍己,我們對主的愛爲什麽要超過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性命?就是因爲如果我們不能超越這些,我們還停留在感情裏,感情裏沒有智慧,有的是煩惱,煩惱恰恰就是我們獲得智慧恢復智慧的障礙,有煩惱心就不靜、敬、淨,心不靜就不定;心不敬就不誠;心不淨就不平等。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自己爲什麽心浮氣躁?祈禱爲什麽不能真誠恭敬?對待一切爲什麽不能平等?而這一切就是我們心中的波濤,讓我們迷惑顛倒,看不清天主的旨意,也不能帶領世界走在正路上,自己得救因而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一個人真知道自己死時決定跟主去,我相信,他不但不害怕死亡不會留戀世俗而且他會積極幸福地期待那一刻,想一想,現在的我有這種期待嗎?會怕死嗎?會留戀世界嗎?我們能不能超越我們每一天所接觸的、生活的一切?不能就絕對跟不上主,能就絕對跟隨主去,這是真的。所以我們要有智慧才能超越才能犧牲才能舍己,在感情裏,這一切都做不到,唯有智慧能使人得救能做到。什麽叫超越超過?就是不貪戀不掛念心無所礙,信主、跟隨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是正路、窄門、得救之路、生命之路;走邪路、寬路、自由之路容易,但路的盡頭是黑暗是喪亡。
所以我們信天主不能依靠感情,要理智要智慧,因爲隻有賴著智慧,過著犧牲、舍己爲人的生活才能得救。
荔枝的反省:
《書付尾箕兩兒》,令我獲益良多:
與人相處之道,第一要謙下誠實。同幹事則勿避勞苦,同飲食則勿貪甘美,同行走則勿擇好路,同睡寢則勿占多床席。寧讓人,勿使人讓我;寧容人,勿使人容我。人有恩於我,則終身不忘;人有讎於我,則即時丟過。見人之一善,則對人稱揚不已;聞人之過,則絕口不對人言。
有人向你說某人感你之恩,則云:「他有恩於我,我無恩於他。」則感恩者聞之,其感益深。有人向你說某人惱你、謗你,則云:「彼與我平日最相好,豈有惱我、謗我之理?」則惱我者聞之,其怨即解。人之勝似你,則敬重之,不可有妒忌之心;人之不如你,則謙待之,不可有輕賤之意。又與人交,久而益密,則行之邦家,可無怨矣。
網友一如現實朋友,可作一面鏡子,讓自己反省之。有時我會跟神說,如果人生有可以像球賽中可以換人的話,把冥頑不靈、死不悔改的人拉到陰間,再交換一些積極進取、友愛近人或對世界有莫大貢獻的人回到人間,天下多麼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