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馬鞍山錦英苑揭發三屍命案,包括一個男人及兩名男童,警方指死者是三父子,現場留有遺書,初步懷疑與感情問題有關,案件列作兇殺及自殺案處理。
三名死者分別是52歲男人,以及兩名分別10歲和8歲的男童,三人是父子。警方初步調查,估計三人已死去一段時間,現場留有遺書,初步懷疑與感情問題有關,列作兇殺及自殺案處理。
重案組和法證人員在現場帶走一批證物。
警方是在星期六下午三時許接獲大廈保安員報案,指一名女子不適及情緒激動,其後在18樓一個單位內發現三具屍體,現場有燒炭味道。
男童的姑姐事發後到場了解,她坐在警車時不時抹眼淚,又到涉案的樓層了解情況。男童的姑姐星期三曾經報警,表示三人失蹤。
現場消息指,其中一名男童就讀弱能學校,而另一名男童附近一間小學就讀三年級,自9月1日開學以來並沒有上學,學校曾經聯絡他的家人,但不成功。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表示高度關注事件,社會福利署正了解有關家庭是否受需要支援,如果死者家人有福利需要,當局將會提供協助。
![8歲幼子陳鍶滈(左)曾在繪畫及數學比賽屢奪殊榮,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相片來源: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官方網站、香港經濟日報) 8歲幼子陳鍶滈(左)曾在繪畫及數學比賽屢奪殊榮,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相片來源: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官方網站、香港經濟日報)](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topick.hket.com/res/v3/image/content/685000/685598/thumb3_1024.jpg)
8歲幼子陳鍶滈(左)曾在繪畫及數學比賽屢奪殊榮,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相片來源: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官方網站、香港經濟日報)
馬鞍山錦英苑錦雅閣一個中層單位,揭發三屍命案。其中涉毒殺兩子的父親陳振興,曾是坐擁千萬家財的電子廠東主,但數年前被出賣致生意失敗。
陳疑於事發10多日前,先後用老鼠藥毒殺10歲有自閉症的長子鍶銘及8歲幼子鍶滈,伴屍一周後,發現幼子仍有氣息,遂與幼子燒炭自殺。
警方繼續調查馬鞍山錦英苑父攬兩子自殺慘劇,死者陳振興的六弟,昨晨到沙田殮房辦理認屍手續,指稱前阿嫂自離婚後已「冇去睇三仔爺」,仍在留醫的前妻,其菜館昨照常營業;兩兄弟就讀的學校,昨晨均有向全體師生報告這宗不幸消息。
五十二歲死者陳振興的六弟阿強,昨晨到達沙田富山殮房為三父子辦理認屍手續,逗留約一小時後離去,阿強形容三父子中,以長子鍶銘屍體情況最差,已全身腫脹發黑,相信是死去一段時間所致,三人死因要待進行毒理化驗。
對有報道指,男死者姓劉前妻在離婚後,聲稱仍有照顧三父子,阿強稱並非事實,指前阿嫂「有照顧就唔會成年都無睇兩個仔啦!」更指她「利字當頭,老公唔掂就走」;現時家人最大心結,還是那位吞噬四哥生意的親人,令其四哥含恨而終。
「利字當頭,老公唔掂就走」
至於劉婦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她在大埔開設的川菜食肆,昨仍有營業,大門貼出劉婦與到來光顧的明星合照,店員指劉婦好人,亦曾見其前夫及幼子到店,對於發生慘劇感到可惜。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室
消息指,因目睹三父子死狀的前妻情緒仍激動,在沙田醫院留醫,暫未能錄取口供,警方昨曾嘗試接觸陳的胞姐提供資料,惟暫未獲回覆。
TOPick 綜合以下是這宗命案的重點:
1. 千萬家財遭出賣
涉事三父子租住錦英苑錦雅閣一單位。據了解,52歲的陳父、6兄弟姊妹中排行第4,早年在加拿大留學成績優異,事業一帆風順,曾經營電子廠及坐擁千萬家財,之後跟內地劉姓女子結婚,並誕下兩名兒子,劉婦以單程證來港生活。
但約於4、5年前,陳因被人出賣導致生意失敗,結束電子廠生意,在3年前破產,之後更輕微中風。
2. 疑因外遇致離婚
據悉,陳在中風後,把保險賠償的數十萬元交予妻子開茶餐廳,但有人因只顧生意忽略丈夫,夫妻感情轉淡,之後更有人懷疑有外遇,於年多前離婚,令原已輕微中風的他大受打擊。
3. 兒子聰明乖巧
死者鍶滈生前就讀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校長吳信昌形容鍶滈是「聰明的乖學生」,曾在繪畫及數學比賽屢奪殊榮,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事發前鍶滈無向他及駐校社工透露過其家庭背景,亦未曾求助,平日主要由父親接送,包括近期暑期活動,但當時其父並無異樣,惟他沒出席8月尾的暑期活動。
校方指將向家長發信,要求未來一周留意學生情緒是否受到困擾,今日(7日)會將第一節課改為特別堂,讓班主任疏導同學情緒,並有社工及心理學家協助。
4. 一牆之隔差一步
事發前,陳的六弟及胞姊上周四(3日)見兩子未有開學,曾上門拍門無人應,一度要求鎖匠爆門,但據悉遭管理處拒絕;六弟未幾獲事主以短訊取得聯絡,以為無事,放棄爆門。
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惟前午三父子繼續失蹤,眾人帶同鎖匠到場爆門,揭發三父子伏屍。據了解,屋內客廳梳化上遺下「死亡日記」,詳細記載跟兒子的尋死過程外,牆上亦寫滿字,包括跟太太的感情瓜葛,而警方暫未在肇事單位找到老鼠藥。
六弟昨坦言,後悔當日未有堅持爆門:「一牆之隔,做少了一步!」
6. 張建宗:事主沒求助社署
張建宗昨指肇事家庭沒向社署求助,事前難進行預防工作,呼籲家庭遇上問題應及早主動向社署或非政府機構求助,資料絕對保密;鄰里間亦應互相扶持。
至於患自閉症的小朋友方面,張稱會深入了解其是否有特別需要,而署方未有提供。
相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重案組正循謀殺及自殺查錦英苑父子三屍案
女童軍指陳鍶滈讀書叻,但好百厭。
警方沙田重案組繼續調查馬鞍山錦英苑發生父子3屍的謀殺及自殺案,死者包括52歲鬧婚變男子陳振興及其患有自閉症10歲長子陳鍶銘及8歲幼子陳鍶滈。錦雅閣案發單位今早無人,出入大廈街坊議論紛紛,大都對發生單親父親疑毒殺兩子再燒炭自殺感到難過。
在錦雅閣家住29樓陳先生指男死者外表斯文,但為人沉默。
家住高層單位的陳先生表示雖然不認識男死者,但多次搭升降機落樓外出晨運時與對方碰面,覺得案中父親為人斯文,但沉默寡言。陳先生對樓上樓下鄰居發生倫常慘案感到難過。至於管理處曾一度阻止家屬找鎖匠開門入屋視察,陳先生亦認為是管理人員職責所在。
家住錦雅閣陳小姐表示不認識該3父子,但事件令她心情沉重。她認為狠父是逃避責任,無理要兩個兒子陪死。
8歲幼子陳鍶滈是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升讀小三的學生,但9月1日開學後並無到學校上課,學校今早有童軍活動。
一名女童軍表示認識陳鍶滈,覺得他讀書好叻,但就十分百厭,知道他離世好難過,但會懷念這位同學;另一名體型略胖小童軍表示,他與陳鍶滈參加童軍兩年,試過被他踢了兩腳,覺得他比較頑皮。
與陳鍶滈認識兩年的小童軍表示曾被他踢了兩腳。
案件在昨日下午揭發,警方表示,男戶主的分居妻子找不到3人,帶同鎖匠到錦雅閣協助開門揭發命案,其中長子倒斃客廳,男戶主及幼子倒斃睡房,法醫初 步檢驗無明顯傷痕,由於單位開著冷氣及屍體有被鋪覆蓋,未能確定死亡時間,但相信已死去幾日至一兩星期不等。據悉,3名死者初步無服毒跡象,現場有燒過的 炭,死因有待進一步化驗。男戶主留下遺書,透露因家庭問題及與太太感情問題而尋死。
馬鞍山錦英苑錦雅閣,下午3時許,一名女子懷疑前夫與兩名兒子反鎖屋內,召開鎖師傅爆鎖入內,兩人甫一入屋,即聞到臭味,赫見其大仔倒斃客廳,被一張被包 裹,而前夫及細仔則倒斃睡房內,旁邊有一盆燒過的炭。警方經初步檢驗,相信大仔已死去超過10日。而女事主驚見兩兒及前夫的屍體,情緒激動,須送院檢查。前妻在場情緒激動,送院後仍未平復,須再轉往沙田醫院治理。(溫瑞麟攝)"
前妻在場情緒激動,送院後仍未平復,須再轉往沙田醫院治理。(溫瑞麟攝)
據 悉,死者包括52歲父親、兩名分別10歲及8歲兒子,警方相信有人於上月尾先用老鼠藥毒殺兩子,大仔伏屍客廳。陳伴屍多日後,發現細仔仍有氣息,再偕細仔 燒炭。警方在現場撿獲一本「死亡實錄」,記錄殺人及自殺經過,案件列兇殺及自殺案處理。3名死者的死因有待毒理化驗確定。
3死者的遺體晚上由仵工移送殮房安放,警方撿走大批證物回署調查,當中疑有多張3父子的合照。
馬鞍山錦英苑三屍命案中身亡的小兄弟都愛繪畫,10歲哥哥陳鍶銘雖有自閉症,但曾在學校繪畫比賽獲季軍;8歲弟弟陳鍶滈更是品學兼優,成績名列前茅,深獲老師及父親喜愛。但父母的破裂婚姻,加上父親中風、失業,令兩兄弟天降橫禍,早早離開世界。
陳 父與姓劉前妻誕下兩兒,10歲的哥哥鍶銘在沙田區一特殊學校升小五,8歲孻子鍶滈則在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升小三,鍶滈成績出眾,一年級在亞太兒童藝 術家繪畫比賽憑一幅火車畫奪得幼年高級組季軍,二年級時英、數、常識科更排全班三甲,校內數學比賽亦奪三等獎,父親最疼錫他,但可悲的是,他與哥哥均死於 父親之手。
專家:不應剝奪子女生存權
本身是智障兒童父親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稱,照顧智障兒童家長壓力甚 大,因「(智障童)唔識聽人講,會突衝出馬路,又會無端端搞人,少啲體能都照顧唔到」,他遇過不少家長面對困局時漸喪失生存意志,他寄語家長多出席分享 會,透過傾訴互相勉勵,無法處理情緒時應向社工求助紓緩精神壓力。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指,單親爸爸基於傳統家庭觀念自尊心 強,遇情緒問題或羞於向社工求助,終因心竭力疲自尋短見,甚至怕兒子無人照顧而欲同歸於盡。但他強調父親應知道子女是獨立個體,不能剝奪其生存權利。他呼 籲家長遇困擾時可向社工求助,甚至可安排子女暫託管在寄養家庭,令自己情緒有平復的機會。
■記者莫家文
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單親爸爸基於傳統家庭觀念,自尊心強,遇有情緒問題羞於啟齒,不懂如何向外人表達,亦不會主動向社工求助,最終因心竭力疲,產生自尋短見的念頭,甚至欲怕兒子無人照顧,決定同歸於盡。
他 認為,身為父親的角色,必須知道兒子是獨立個體,不能剝奪其生存權利,亦不可能擔心兒子無人照顧,自殺時與兒子同歸於盡,目前社會福利署及其他社福機構有 向單親爸爸提供家庭輔導服務,若經過社工評估後發現有經濟困難或情緒問題,會因應情況給予適當支援,甚至可以安排子女暫時托管在寄養家庭,待父親平復情緒 或可以維持生計的情況下一家團聚。
24小時求助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多種語言):28960000
生命熱線:2382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