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的二伯是天主教的狂熱份子,歧視基督新教的弟兄姊妹。其實我和曦明舉行婚禮時已知會行禮的教堂,而主持婚禮的宋神父亦知悉,我們會邀請牧師來分享。

我的新教弟兄姊妹非但沒有反對這一切,而且持的態度很開放,更給予衷心的祝福。反觀曦明的親弟姊妹很偏頗,好像認為只有天主教教會才是基督宗教的唯一教會,其實他們的想法非但沒有愛心,更與1963年的梵二背道而馳,在信仰方面來說是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人。

以下是梵二於1963年對其他宗派的看法:

基督徒合一運動
《信仰自由宣言》、《大公主義法令》和《東方公教會法令》等文件的通過,標志要改變過去唯我獨尊的立場,尊重每個人的信仰自由,對歷史上造成的教會分裂作了自我檢討。教宗公開表示歉意,撤消1054年對東正教宣布的絕罰令,對新教在承認存在差異的同時,強調信仰的一致性。專門成立“基督徒合一秘書處”,作為謀求合一的常設機構。

以上資料可在下列網頁找到:http://www.tianzhu.org/tw/tz_boardl.php?page=1&show=5&bo_id=16266

況且,香港的教堂在大多數的彌撒裡,亦多次跟信徒表示,要為合一好好禱告,可是以本人的二伯為首的家人仍然食古不化,是合一的絆腳石,口口聲聲說要有愛心的二伯非但沒有愛心,而且陽奉陰違地不聽從天主教會合一的呼籲,還在吃飯時嘲笑本人的婚禮真特別,叫牧師上來,只是沒有叫和尚上來,更甚的他以前說反基督新教的教會等於認別人做老豆,看來他連基本的基督宗教知識也懂個屁,當基督徒當到如此質素,莫道不可悲。

記得彼得的反應(16:21-23):彼得聽到耶穌說要到耶路撒冷受苦受難、釘十架而後復活,就拉著耶穌,勸祂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彼得的「勸告」,有些版本作「諫責」,即有責備耶穌之意,彼得於此時彷彿是以同等的身份與耶穌說話了。為什麼會如此呢?大概是彼得自以為耶穌把天國的鑰匙給了自己,自己也有著無比的權柄了,所以就驕傲了。彼得的驕傲又可以自他的「勸告」內容看出來。彼得說「萬不可如此」,這句話於原意有「神不容許這事發生」的意思,語氣是強硬的,反映了彼得的驕傲。為何彼得被耶穌稱讚後,就立即驕傲起來、甚至拒絕神的意思呢?他的行為其實並不難理解,我們再查看路加福音22:24,就知道門徒在最後晚餐後,也爭論誰該為大了。事實上很多時我們作基督徒的也是如此,自以為自己在神裏有一些成就了,就驕傲了,憑自己的意思行事,不尋求、甚至拒絕神的意思了,與弟兄姊妹間也因驕傲而不合一了,終予撒旦可乘之機。http://www.tpahk.com/site/modules/wffaq/article.php?t=968

相關連結:

二伯何旭明錯在哪裡?

信仰是否要信到如痴如醉才是耶穌的好門徒?

牧師在教堂舉行婚禮致詞不以為奇,但奇就奇在於天主教堂致詞!

 

梵二以後的合一情況

基督教神學之根基與天主教神學有何不同之處?

此外,結婚時,我弟弟跟他的兒女合作不來,事後他大讚自己的兒女如何能幹,我的弟弟如何如何不濟,為人非常自大,我不是不給人批評弟弟,而是他可建議他怎樣做,甚至教導他也可以,為什麼處處跟他的兒女作比較和從而踩到人家一錢不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