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大陸微信群出現不少轉貼,稱「林彪日記正式出版」,不少人為之一振,即時想到四十九年前震驚海內外、林彪叛逃的「九一三」事件。但打開貼子又有些哭笑不得,才知所謂的「正式」消息仍是十多年前的舊聞,而且該「林彪日記」也非在大陸上櫃,而是在海外出版。至於貼子披露的內容,多為人們已知的林彪片言隻語,還有些介紹就像雖生動、但粗糙的「紀實文學」。比如,林家三人對談時,「林立果看看父親,覺得心頭一酸」;「生怕他因為激動而生病」;「葉群像小姑娘似地抱著雙膝聽講」等。試想,他們三人都於七一年的「九一三」去了天國,三人談話的細節又有誰知道?
不過,在中年以上的讀者看,「林彪日記出版」消息不論新或舊,仍令他們激動,心中泛起漣漪,青蔥歲月記憶也被喚醒。是啊,在火紅年代的當時,誰沒有把紅寶書捧在胸前,莊嚴地揮動單臂,喊過「敬祝偉大領袖毛主席身體健康、萬壽無疆;敬祝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轉眼間,林彪又成了「當面喊萬歲,背後下毒手」、謀害毛主席的陰謀家,是妄圖投靠蘇修、萬惡滔天的賣國賊。驚天動地的這一刻,大多數年輕人首先反省早前那些年,「當面喊萬歲」這種分明裝模作樣、愚昧十足的行為自己也沒少幹,也不由為當時唯恐念錯祝詞的懼怕感到羞愧。
真正令中國人猛醒的是,傳達林彪事件時公開的《五七一工程紀要》。其中,稱中國文化大革命是「絞肉機」,形容知青上山下鄉是「變相勞改」,五七幹校等於「變相失業」;而《紀要》中最為驚悚的是,把毛澤東比作「當代秦始皇」,給民眾留下極深印象。由此可印證,七六年北京百萬市民為悼念周恩來聚集天安門,喊出「秦皇的封建時代已一去不返」口號,就是《五七一工程紀要》的迴響。半年後,毛澤東去世,江青集團的四人幫也成階下囚。中國天地一新,換了人間。
林彪事件過去已近半個世紀,當年的熱血青年已是白髮蒼蒼之輩,可是談及「九一三」仍津津樂道,如數家珍。七零後、八零後中間,對林彪事件感興趣的也大有人在,有些更成為令過來人佩服不已的學界翹楚或「網紅」。原因無他,林彪事件是文革的階段性標誌,也是神州現代化最不可忽視的分水嶺,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改天換地、澎湃洶湧的思想解放運動也因它而起。
林彪事件真相一段時間裏模糊矇矓,誤判、誤導及疑點也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思維的深入,「九一三」的緣起及脈絡日漸清晰。比如,有觀點認為,林彪已被中共及毛澤東選定為唯一接班人,而他又立兒子林立果為接班人,此事戳痛毛的心,毛、林因而最終反目成仇。該結果曾經看似有道理,因為毛澤東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無後乎?中國的習慣,男孩叫有後,女孩不算。我一個兒子打死了,一個兒子瘋了」;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的「始作俑者是我,應該絕子滅孫」。
林立果的崛起是關鍵
林立果的崛起引起毛的嫉妒?嫉妒,人之常情中最激烈、最不可抑制的情緒。可是在另一邊,林彪的人之常情即舐犢之情同樣激烈、不可抑制。問題是,毛澤東認為,選定接班人是他的事,而確認「接班人的接班人」,當然仍由他說了算。而毛的這一權力林彪不僅不承認,還把「立太子」之事辦得聲勢逼人,囂張到無法無天地步。而且,如此迫不及待,還是在九大確立林彪為毛澤東接班人的黨章墨跡未乾的數月之後!
事緣林立果在空軍幹部大會上作學習毛澤東思想的「講用報告」。林彪手下各將校紛紛表態,稱林立果「放了一顆政治衛星,是天才」;是「第四個里程碑」;「是全才、帥才、超群之才,是第三代接班人」等。林彪聽了報告錄音後也喜不自勝、讚不絕口,說「不僅思想像我,語言像我,聲音也像我」。
但是,為林立果量身打造的天才論,不僅沒給「林太子」帶來政治榮耀及扶搖直上的聲望,卻惡作劇般地,把不可一世、虎視神州的林彪集團,引入萬劫不復的滅亡深淵。
一九七零年八月下旬,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召開,林彪率大批與會者圍殲毛澤東寵臣、文革派靈魂人物張春橋,而張的「滔天大罪」就是否認毛澤東是天才。林彪沒想到的是,精心推出的天才論讓他們輸掉至為關鍵的「痛擊張春橋之役」。
ULAN BATOR, Mongolia - Photo obtained by Kyodo News recently shows the wreckage of a plane which crashed in Mongolia in 1971, killing Lin Bao, China's No. 2 leader at the time. (Kyodo)
[caption id="attachment_41090" align="alignnone" width="787"]

From left: Chinese top communist leaders Zhu Enlai (1898-1975), Prime Minist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its inception in 1979 until his death, Mao Zedong (1893-1976), leading theoris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chairman of the party and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and Lin Piao (1907-71), minister of defense and supporter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ave 03 October 1967 at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the "Little Red Books" as they review troops celebrating the 18the anniversary of the Republic. (Photo by AFP)[/caption]
原來,毛澤東此前已否認自己是天才,而此時的林彪還在重溫文革初贏得領袖空前榮寵的舊夢,他當時的致勝法寶就是吹捧毛是「世界及中國千載難逢的天才」。而毛澤東後來變得分外厭惡天才之稱,林彪竟全然不知。這樣的疏忽愚鈍、自己把自己蒙在鼓裏,若擱在戰爭年代,是最不能原諒的錯誤,屬於那種舉槍自盡都不嫌過份的恥辱。但林彪可能到死都不明白,政治上的昨是今非、故弄玄虛及兵不厭詐,是永恆不變的行為準則。憶想早年,林彪已是赫赫有名的戰將,仍被毛澤東戲稱為「娃娃」,難道這就是他終生的「桂冠」?
林彪「立太子」惹得毛澤東不快?的確,毛得知此事後說過,不能把二十幾歲的人捧為超天才,「這沒有什麼好處」。但人們沒發現毛說此話有多麼輕描淡寫。可以說,毛在這方面並無攀比之意、嫉妒之心。不,不是說毛毫無林彪那樣的舐犢之情,文革中毛不也同樣把二十多歲、入世未深的女兒李納派去《解放軍報》掛帥?更不要說,毛還讓夫人江青、侄兒毛遠新掌控局面,替他們營造人人自危的政壇氛圍。但是,毛澤東一旦見到李納工作中力不從心的窘態,及時命令她「下崗」;毛澤東有時批評江青嚴厲得不給任何情面,也許他為妻子設計的角色是:未來當政壇主人的「主人」。至於毛遠新,也看得出,毛從無立他為太子的想法,僅希望他將來忠實輔助江青。有目共睹的是,直到毛離世,「毛大侄」仍只是伯父與政治局之間的聯絡員。
毛屬意張春橋接班
不得不說,毛澤東是一個友情重過親情、「新知」勝過「舊雨」的人。那麼,這個讓毛澤東將一生的知己、鐵桿與愛將林彪幾近冷血拋棄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張春橋,因五八年一篇謬論盡出、讓學問家不堪卒讀的《論破除資產階級法權》大受毛澤東青睞,更被引為知己。據了解,後來張春橋進入中央高層,是其中唯一不被毛澤東批評過、說過重話的幹部。他才是毛心儀的「接班人」。
也在九大立林彪為接班人的黨章墨跡未乾的數月後,毛澤東興沖沖向林彪推薦張春橋,建議讓他成為中共「接班人的接班人」。林彪不露聲色表示,還是在「紅小鬼」中挑選吧。的確,像胡耀邦、蕭華及陳丕顯等一類年富力強的 「紅小鬼」還大有人在。可張春橋在林彪心目中,是一尾令他怕得毛骨悚然、恨得牙癢癢的眼鏡蛇啊。對此,毛澤東也許毫無所知,也可能一清二楚,但不管知不知情,毛向林徵求意見是再糊塗愚笨也沒有的行為!此舉也為日後中共高層一場場刀刀見骨的政治廝殺埋下禍根。
其中,最先來到的,當然還是整個林彪派系的動搖、潰敗與毀滅。要說毛澤東料事如神,冷靜面對、完美收拾了這一慘局也非事實,而是當他聽到林彪叛逃並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消息時,大失常態地仰天長嘯,痛罵周總理、江青和自己竟被林彪騙了這麼多年!
這一刻,從來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也無人比肩的權謀大師毛澤東,淋漓盡致地展露了自己的人性,竟然也天真得像可愛「娃娃」。林彪的覆滅是毛澤東一生中遭受到最沉重的打擊,使他原本仍顯生龍活虎的健康快速走進下坡路。
在民間,人們在聽到林彪等人灰飛煙滅的消息時,也在靜默中隱隱聽到文革結束的驚雷,真切感到江青集團離這一天也不遠。恍如昨日啊,難忘的一九七一年,驚心的「九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