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東諺語曰:「寧食天上 二兩,不食地下半斤」。因此人們看準天上飛鳥禾花雀,使禾花雀成為粵菜三絕之一。因愛吃灌漲後的稻花而得名。此鳥比麻雀略大,肉豐骨細,確是一種美食。


禾花雀是一種候鳥,每逢秋冬之交成群南來,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農民,待他們一到,便布下天羅地網,


禾花雀的製作方法有很多,:焗、燜、炸和蒸等,在三水、廣州等大賓館與酒家,都有這味菜式,還配上雞肝、臘肉、蠔油等,非常鮮美!


捕捉禾花雀,須午夜張網,雀群於黎明前大片飛掠,便起網盡入其中,即於就近溪河中浸死,因禾花雀膽子極小,最受不得驚嚇,一受到驚嚇就馬上消瘦,得之無用。接著是褪毛,褪毛很講技巧,須左手持雀,右手姆指順毛柔力輕推,用力太大會連皮推甩,那就失真,逆毛也不行。禾花雀如經冷藏或冰鮮,雀肉內的水份給抽乾了,肉身粗糙,既霉又有渣,味同嚼蠟,因此在異地吃到的禾花雀,鮮有甘腴美味的,一定要去三水當地品嘗,並找熟人關照,或問:「何以三水禾花雀出名的好?」因禾花雀從粵北飛到三水,正正是最肥美也!
  肥美的禾花雀,近尾部呈現一片黃油,身圓尾肥,滾圓如乒乓球。禾花雀兩食:一曰瓦
;一曰荷葉蒸。荷葉蒸禾花雀簡直是一絕,那鄉村小酒家,未必是什麼大廚師,但當地名菜却做得甚為精采。少許柱侯醬、紹酒、薑粒以及紅棗絲,蒸出來香氣撲鼻,雀身明亮有光澤,尾部一抹黃油,黃澄澄的煞是可愛!


廣東人吃禾花雀,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開始,近年出土的南越王墓中,便發現了200多隻禾花雀的骨骼。吃禾花雀不但飽口福,還是一種滅害之舉-因為禾花雀每天要吃300粒穀,一年即要吃一斤。單在三水、南海等地,每年便捕捉百萬隻以上,這數目便可觀。


禾花雀成為粵菜三絕之一。禾花雀現在是中國的受保護的動物.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明知是非法加工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而食用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setstats

1



本文原載於200910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