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東話開心大發現:我們經常說:旅行的話,我唔"恨"去印尼;她"恨做明星"恨"到發燒。廣東人為何把想說成"恨"的?


其實,"恨"該為幸。幸除了可解釋為幸福、幸運外,也可以解釋為希冀、渴望、想。如:「幸能笑納」、「幸勿推卻」。


大家勿以為廣東話是有聲無字的語言,其實單以"幸"一字,又一次證明廣東話非常古雅了:


《後漢書.卷二九.鮑永傳》:「臣事更始,不能令全,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


漢王充《論衡·死偽》:“文王見棺和露,惻然悲恨,當先君欲復出乎,慈孝者之心,幸冀之意,賢圣惻怛,不暇思論...."


從上述文獻證明,"🥰😚幸"這個動詞至少有2000年歷史了。


可能大家又會問,明明讀出來的是"恨"音的!對!相信唸為恨,是廣東話最早期的懶音之一,情況就如把恆生銀行唸為"痕身銀焊"一樣吧。


廣東話是活化石,令古字現時仍然有活力。不把它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簡直是一種可惜和浪費。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