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報專訊】通訊事務管理局公布亞洲電視主要投資者王征干預亞視日常運作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王征才是亞視真正「話事人」,違反他於一○年向廣播事務管理局(通訊局前身)作出承諾,即他無權對亞視行使實際控制,而亞視作為持牌機構亦違反有關發牌條件,故重罰亞視一百萬元,是本港開埠以來政府對免費電視台作出的最高罰款。至於亞視執行董事盛品儒亦因未有履行其職務及在調查期間提供誤導性資料,通訊局指他不再適合管理亞視,要求亞視七日內終止他的職務及董事身份,成為本港電視史上,遭政府勒令撤職的第一人。
本身並非香港永久居民的王征自一○年注資亞視成為主要投資者後,多次向外界堅稱沒有參與亞視的業務運作。不過,調查報告卻揭示他「講大話」。該報告在一一年七月至一二年六月進行,向逾五名亞視現任或前任行政人員收集資料及會談,當中包括一名亞視董事。有關人士提供大量亞視每周行政會議的會議紀錄,指證王征廣泛地參與亞視的日常運作,其中包括節目製作、銷售及市場推廣與業務發展等。
通訊局其後向亞視索取有關資料,再發現王征在一○至一一年在有關會議的出席率有一至兩成不等,其身分是盛的私人顧問。
不過,通訊局則發現,盛與王簽訂的私人顧問協議,盛無權控制王征獲取資料的權限,包括機密及商業敏感資料,而盛作為亞視執行董事的委任信顯示,除非得到董事局批准,盛不可向第三者披露有關機密資料。
部分會議紀錄被刪除
通訊局主席何沛謙批評,有關委任協議純為掩飾,以讓王征可以操控亞視日常運作。何又指,王本身並非香港永久居民,加上有關事件,好可能不再是亞視或電視台的「適當人選」,亦影響他日後申請成為電視節目服務持牌人機構的表決控權人或董事。
此外,盛品儒亦被指向通訊局提供誤導資料,因盛提供的三十二份每周例會會議紀錄中,十六份與相關人士提供的會議紀錄有出入,而不同處主要與王征參與會議討論有關。當中六份的內容明顯曾被刪除,另有十三份王征的名字在「因事缺席而致歉」一欄中被刪除。
誤導性資料已交警方
何沛謙質疑,比較相關人士提交的會議紀錄,王征曾在會議紀錄中作出十一次「訓示」及「指示」的字句,當中,有九次是來自五份會議紀錄,而該五份會議紀錄正是亞視以有關人士離職為由,未有向通訊局提交,且盛刪除或修改的資料,主要與王有關,是想刻意淡化王參與亞視日常運作,有關資料具誤導性,已交予警方跟進。何又指,會以掛號信形式通知亞視,亞視須在下月二十二日或以前繳交罰款,如亞視不服有關判決,可在三十日內向行政會議提出上訴。
至於亞視前高級副總裁(企業發展及對外事務)鄺凱迎,經調查後得以脫身。
盛品儒只透過書面聲明回應指,四年來他的家族為亞視投入現金十六億港幣,無一分錢是銀行貸款,變化有目共睹,亦受到觀眾和對手的高度重視;他亦為亞視戰鬥到了最後一刻。至於亞視會否就報告作出上訴或盛品儒會否離職等問題,亞視發言人指沒有進一步補充。
被問及亞視將於今年十一月前需遞交續牌申請,會否影響其申請時,通訊局稱關注亞視的企業管治差劣,又指亞視牌照在一五年屆滿,當局指到時會一併考慮和處理。連同今次罰款,亞視自一○年起,因違反《廣播條例》遭有關當局判罰共一百六十九萬元。
通訊局的調查報告原應在去年年中公布,但因亞視提出司法覆核阻止,與通訊局多次對簿公堂,終審法院在上周四駁回亞視上訴,令亞視終極敗訴後,令該報告昨日得以面世。
****************************************************
誤報江澤民死訊 王征涉幕後黑手【太陽報專訊】【駐台記者謝中凡報道】通訊事務管理局調查證實王(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今次調查報告主角之一、亞視執行董事盛品儒,被通訊局狠批提供誤導資料,其聘請王征為私人顧問只屬一種虛假「門面」安排,圖掩飾王征實際操控亞視,是管治惡劣。報告更反映王征多次「插手」亞視新聞部,如製作「感動香港」及收視調查記者會,均顯示由他作決定。
盛聘王任顧問 圖掩飾實權
調查報告指,盛品儒與王征在一○年四月十五日簽訂了顧問協議,王征以私人顧問身分參與亞視日常管理運作,給予建議,但不是亞視員工。顧問協議更規定,盛需讓王征往亞視所有地方,參閱所有亞視文件、紀錄、財務帳戶、報告、機密資料、接觸管理層等,但盛無權控制王征取用甚麼資料,更須每月支付顧問費。
不過,盛品儒獲亞視委任的信件內容規定,盛未得管理層批准,不能向第三者泄露機密。通訊局認為,盛與王征的顧問協議,可能已違反委任條款,且王征顧問身分已超逾一般顧問關係,通訊局懷疑純是掩飾、一個「門面」協議。
通訊局並用嚴厲措詞,對亞視企業管治感到遺憾,例如在一○年三月廿三日會議上,董事局批准委任盛品儒為執董,但會議記錄未有確認及無記載條款,盛自行簽署確認委任信;同年十一月廿七日至一一年十月三日,亞視董事局一年內從無開會,形同虛設,只得盛品儒行使「隱含權力」。
王征更被報告揭露影響亞視新聞部,其一例子是製作《感動香港》節目,當局收到證人供稱,《感動香港》由王征建議及交新聞部製作,他更主持會議,經常直接向新聞部發出決定性指示,例如受訪者名單,更要求安排節目在黃金時間最佳時段播放。
********************************************************************
王「插手」新聞部 董事局如虛設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纏擾兩年,通訊局引證亞視主要投資者王征對亞視實際操控的調查報告,早在去年六月完成,亞視卻以報告調查過程不公為由提司法覆核,先勝後敗,終審法院最終拒絕受理亞視上訴要求,加上本周三頒下書面判決理由,說明通訊局調查已平衡告密者私隱與亞視的利益,原本可早一年公布的調查報告,昨終於解封曝光。
調查沿於二○一一年六月,通訊局前身廣管局接獲一封告密信,要求當局調查王征操控亞視問題,當局隨後續接獲兩宗市民投訴,指懷疑亞視大股東黃炳均持有百分之五十二點四表決權股份,是王征的委託人,促當局調查王征實際操控亞視的角色。
當時亞視員工曾去信董事局關注王征角色,同年七月發生全球震撼的亞視新聞誤報江澤民死訊後,令公眾更質疑王征涉「幕後黑手」,觸發通訊局決定對亞視及王征展開調查。
誤報江澤民死訊 王征涉幕後黑手
*******************************************************************
【太陽報專訊】【駐台記者謝中凡報道】通訊事務管理局調查證實王征不當干預亞洲電視日常運作,亞視股東兼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對調查結果持正面態度,其代表、亞視董事黃寶慧則肯定通訊局調查結果,將發函要求亞視召開董事會討論落實建議。有立會議員及學者均指是次懲處較嚴厲,反映當局對亞視甚不滿,有議員指若亞視管理問題惡化,應考慮提早收回牌照。
現時身在台灣的蔡衍明指,他對亞視持開放態度,希望能與適合的夥伴一起合作,為了亞視好,有需要他可將手中部分持股、甚至全部股份賣掉,任何情形都可接受。其代表黃寶慧則指,王征領導的管理層在年多以來以各種手法企圖掩飾亞視內部問題,亦掌控董事會,蔡衍明欲召開董事會亦不可能,甚至查閱財務報告亦需入稟法院,不合理情形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是次調查終證實王征不當干預亞視,她盼望通訊局正視傳媒管理層需有專業質素及社會責任的問題。
何沛謙(右)批評,盛品儒不但容許王征參與亞視日常運作,更向當局提供誤導資料。
議員:應考慮收回牌照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成員莫乃光認為是次懲罰合乎市民期望,認為政府日後如處理亞視續牌申請時需考慮是次事件,亦應密切監察亞視營運問題有否惡化,如有應考慮提早收回牌照。另一議員何秀蘭認為王征對亞視的干預實屬離譜,相信裁決能起阻嚇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則認為,是次處罰之嚴厲是電視史上罕見,相信當局將來處理續牌或出新免費電視牌照時都會比較審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