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樓價瘋狂,無殼蝸牛只能蝸居劏房。中大與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研究發現,劏房戶的平均租金佔收入比率(租收比)逾四成,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不足 48平方呎,等於懲教署監獄囚倉的人均標準空間。學者指租金持續上升,劏房戶只能越搬越細、租住環境更惡劣、更偏遠的劏房。
記者:譚靜雯
全港約有8.64萬劏房戶,若以每戶3人計算,即大約有近26萬人居於劏房。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土地資源及房屋政策研究中心與全港關注劏房平台,過去半年透 過實地測量、訪問租客等方法,研究全港7個區包括觀塘、上環及深水埗,共66個劏房戶的租金、家庭收入和居住面積等。
租金佔收入比率逾四成
研究發現,劏房戶平均租金佔收入比率達百分之41.1,遠高於國際標準租金佔收入三成的比例,也較2013年長策會委託「政策二十一」進行同類的調查增加11.9個百分點。
租 金上升,但劏房戶的居住面積「縮水」。研究發現,劏房戶整體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7.8平方呎,較兩年前同類調查居住人均面積67.6平方呎大減近三成,也 比公屋人均居住面積最低標準75平方呎更低。47.8平方呎面積,只等於懲教署監獄囚倉的人均標準空間,或三分一個標準車位,或觀塘新盤觀月.樺峰的兩個 半工作平台。而4人及5人劏房家庭的居住環境最惡劣,人均居住面積分別只有約29及約31平方呎。
研究又發現,劏房戶在2013年只需動用約三成收入,就可租住一個約67.6平方呎劏房,但至今年就需動用七成收入,才可以租住面積一樣的劏房。
負 責調查的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副所長姚松炎教授指,按國際人均居住面積最低標準,美國、日本及台灣一人住戶,平均居住面積最低分別為150、199及141 平方呎,但本港劏房戶平均人均居住面積只有約48平方呎,居住環境十分惡劣。他指本港劏房戶面對租金上升問題,只能越搬越細,「連公屋戶嘅最低標準都不 如」。
姚松炎又批評政府過往的租收比調查以中位數形式計算,未能反映劏房戶的實際居住問題,更會將影響政策的制訂,「有可能斷錯症落錯藥,搞亂緩 急先後」。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賴建國倡政府應盡快推出短中長期措施,包括將「非公屋、非綜援住戶生活津貼」恒常化,以及將巿建局的空置單位、及政府部 門的空置宿舍,改成過渡性房屋,改善劏房戶的生活狀況,長遠就要增建公屋。
48方呎有幾大?
【兩張乒乓波枱】 每張23平方呎
【一個囚犯空間】 懲教署院所標準集體囚倉的人均空間為49.5平方呎
【本報訊】市區舊樓劏房密佈,但樓價高企,即使劏房環境惡劣也有價有市。單親媽媽何女士一家三口居住在葵涌一個只有70平方呎的劏房,但月租達3,000 元,呎租高達43元,租金已佔她收入逾四成。何女士坦言,為繳付劏房租金,每月只能節衣縮食,「惟有買少啲肉,一個月都煲唔到一次湯,就算煲湯都只可以買 最平嘅凍肉」。
業主轉嫁大廈維修費
何女士居住的唐樓單位,位處大廈頂層八樓。單位一劏三每戶佔70平方呎。何女士一家三口,人均面積只得23.3平方呎。劏房單位今年12月租約期滿,她已 要擔心業主或會加租,「呢幢大廈做緊維修,業主會將維修費轉嫁租客,如果再加多500蚊真喺唔知點算,好徬徨」。
劏房單位環境惡劣,有木虱、牆身也有裂縫,但環境較好的劏房動輒7、8,000元,難以負擔。何女士月入約7,000元,3,000元租金已佔她收入逾四成。她坦言,為繳付劏房租金,每月只能節衣縮食。
社 工唐先生月入2萬元,仍要蝸居在工廈劏房,「以前住唐樓一個70呎劏房,環境好差,一落雨成堆曱甴湧出嚟,嗰時業主要加租2,500蚊加到5,000 蚊」。他約幾個月前搬到工廠大廈一個約100呎劏房,月租約2,600元。他說﹕「我收入都算唔差,但冇理由用晒收入畀租,我都要有自己人生規劃。」
■記者譚靜雯
■消防處防火組人員昨再到財利工廈調查。張軍攝
【本報訊】觀塘駿業街財利工業大廈整幢被改建成劏房事件,多個政府部門連日調查,昨日消防處人員上門巡查兩小時,屋宇署則指發現工廈1樓至5樓被分間成多 個劏房,並曾入內調查。有上址居民稱除接到「封口令」,昨日更接到逼遷令,要求即時遷出及搬走床鋪衣櫃,感到十分無奈。
代理稱退兩個月按金
財利工廈有劏房出租曝光後,前日有住客稱接到業主的「封口令」,要求不要跟傳媒對話。昨日更有住客稱接到地產代理電話,要求他立即搬走,「我唔理你,你自 己搬走」。更提示搬走大床等傢俬,以證明「無人住」。他指出,地產代理稱會退還兩個月按金,若不主動搬走,今日會強行入屋搬走傢俬。
對突然被逼遷,有住客稱「好無奈」,他指3個月前有地產代理介紹財利工廈有劏房出租,而簽租約當日負責管理財利的琼姐亦在場,當時琼姐稱「如果有人問起,就話係辦公室」。對逼遷令只有無奈接受,但仍未找到合適的新居所。
消 防處前日派員巡查財利工業大廈時發現防火設備過期,防火通道阻塞,昨中午12時許,3名消防處防火組人員手持該工廈資料再來調查,逗留兩小時後離去。屋宇 署昨回覆指,經派員入大廈視察後,發現工廈1樓至5樓被分間成多個劏房,署方人員曾進入部份劏房視察,未發現有人居住,至於其餘未能入內視察的劏房,署方 將繼續跟進。如發現有劏房用作住宅,將按《建築物條例》發出命令。
不過據住客出示租約,顯示租約期至2017年2月,租約中「LANDLORD」(業主)是劏房天后郭秀琼持有的「鴻高興業有限公司」。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財利工業大廈並沒有任何租約紀錄。
■記者張軍、黃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