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試列舉近日高官錯誤拋書包的例子,並指出他們錯在那裡,從而是否構成公關災難。









沒文化,必辱華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外訪菲律賓後,昨天發布了一篇網誌,題為「訪菲律賓馬尼拉說好香港故事有感 – 有利、有理亦有情」(注1),不但完美示範了何謂「辱華」,也見證今天的香港故事跟1997年相比,簡直越說越糟。
許正宇在文中驕傲地宣稱「探索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說好香港故事『心法』」,第一點是「說好香港故事須有利」,他寫道: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先賢經驗告訴我們,拜訪他國前應先準備好能為他人帶來之利,以打開溝通合作之門。」
許正宇的中文老師見到的話,應該要哭了。他引的孟子,是全書第一章第一句,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根本不是「拜訪他國前應先準備好能為他人帶來之利」,而是恰恰相反。
孟子聽到梁惠王的問題,馬上教訓對方,一味講利必將危害國家:「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所以「先賢」要告訴大家的,是仁義比利益重要。
孟子這段對話冠於卷首,我認為是任何中國人都理應看過的。就算未看過,只要對儒家有最皮毛的認知,也知道孔孟不是「利」字當頭吧。許正宇犯的低級錯誤,令我想起油塘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徐區懿華。
我早前已撰文指出,徐區懿華拋書包引《孝經》,居然是抄網上垃圾引文,把第一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竄改為「孝是德之本,依教而生」,意思截然相反。
許正宇和徐區懿華應該可以做好朋友,因為他們有兩大共同興趣:一是熱愛徵引儒家經典的第一章,二是喜歡顛覆經典原意,明目張膽扭曲中華文化,「辱華」到極點。他們似乎不知道,自己其實已危害了中共政權。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近日發布影片,跟中国人民對話,直指中共最大的謊言,就是自稱代表中國人和中華文化(注2),又說中共是「歷史上最反華的勢力」,發動了一場摧毀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文革(注3)。
蓬佩奧這樣居心叵測詆毀中共,我們本來是不信的,但看到港共官員許正宇的網誌及種種社會怪現象,鐵證如山不容抵賴,簡直是給境外勢力遞刀子,就不由大家不信了。
許正宇說好香港故事的「心法」,除了有扭曲中國文化的毛病,也遠不及當年會行會走的董建華。你沒看錯,是董建華。近日看到林妙茵在《明報》寫的〈不只因黃金遍地〉,引用了1997年10月董建華在布魯塞爾的晚宴上如何唱好香港,令人幾乎要「懷念」起董建華來。
董特首當時列舉香港的優點,包括傳媒無日無之批評政府、每星期有20次遊行等。末了他還說(我看了林的文章後,特地翻查了董的講辭,第一句是林文沒引用的):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eel at home in Hong Kong. It is more than the prospect of making money. The deeper attraction is Hong Kong, itself.(注4)
意思是:「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香港,都會感到自在寫意。不僅僅是因為那裏有利可圖。香港更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香港自身的特質。」
許正宇要「說好香港故事」,應該像董建華那樣,對各國金融領袖說「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feel at home in Hong Kong」才對——當然,之後記得要花一小時教他們用「安心出行」啊。
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 獨立媒體
李家超結論係:「宣傳好重要,宣傳先知道香港係一個桃花源,但香港不是《桃花源記》,因為《桃花源記》係一個隱世嘅地方」。佢仲話,要將香港「打造」為「不同方面嘅桃花源,話俾所有人聽,個桃花源入面有幾多棵桃花、平時點生活……」











如果桃花源廣為人識,仲可唔可以成為陶淵明筆下嘅桃花源呢?阿絲唔係陶淵明,真係唔識答。不過阿絲就記得,老師從未講過《桃花源記》同宣傳策略有關,反而同政治腐敗、追求樂土有關喎。
寫作背景 百度:王朝極端腐敗 保護貴族官僚特權
翻查中國「百度」,百度話《桃花源記》創作背景係陶淵明身處嘅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統治集團生活荒淫……賦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加上東晉王朝承襲舊制,「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令到出身寒門的陶淵明「壯志難酬」。
於是,陶淵明只好藉創作抒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再拜讀《桃花源記》,文章提到村民話佢哋嘅祖先「避秦時亂」,於是帶着妻兒嚟到呢個與人世隔絕嘅地方,至於外間之後發生咩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連漢朝都唔知,更唔使講魏晉朝嘞。
其實李特首講得冇錯,曾幾何時香港都真係一個「避秦時亂」嘅地方。至於而家?為之語塞。













“士大夫”是戰國出現的一個新概念。士大夫精神是文以載道,這個道,就是精神的所在。天地情懷 ,你可以分三部分論述, 天,地,人,何為天,何為地,人在天地中是個什麼狀態。另有文天祥之流的忠烈之士,心憂天下,以節死國;更有秦檜這樣的奸佞小人,實是儒學教育的敗類。”;劉宰評論他:“本朝人物,南渡前,范文正公合居第一。”;范仲淹的改革同道韓琦評論他:“大忠偉節,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宋代最大的改革家王安石評論他:“一世之師,由初迄終,名節無疵。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