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查朝軍殺中國邊民事件 .馬建波 |
遇害邊民的生命昭示什叫「尊嚴」;必須嚴懲兇手,中方須調整對朝戰略關係及應對策略。 |
馬建波﹕澳洲南澳國立大學MBA碩士。長期在中國財政系統工作,現為港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沃德國際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師。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這是一首五十年前神州大地廣為國人傳唱的戰歌,也是七十年代前出生的中國人至今耳熟能詳的「經典」。
這首歌濃縮了千百年來,中朝人民血脈相通和唇齒相依的命運,體現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朝鮮(北韓)人民無私無畏、不怕流血犧牲的奉獻精神。可以說,鴨綠江就是中朝人民的友誼之江,是緊繫中朝人民世代友好的紐帶橋樑。
然而,遺憾的是今天的鴨綠江不再平靜,它已翻捲起中國人民的怒濤波瀾。就在幾日前的清晨,一排排呼嘯而來的子彈劃破了鴨綠江兩岸的和諧與寧靜,朝軍對中國邊民的血腥射殺,挑醒了中國沉睡的神經。一樁令人震驚和困惑的事件發生了:幾個手無寸鐵的中國公民竟然在邊境貿易過程中,遭到朝軍的定靶射擊,終釀成三死一傷的慘案。
注意:這是慘案,因為這是一樁必須尋根究底、必須向中國人民交代清楚的公案。
關於朝軍槍殺中國邊民的事件, 六月八日 已得到中國外交部的證實,北京已向朝方提出嚴正交涉,有關事態也正進入調查之中。
這次慘案,早在幾天前香港就已有消息傳出,朝方理由為「中國邊民越境走私,所以射殺之」。這簡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強盜邏輯。中朝邊民互市,即「邊境貿易」(通稱:邊貿)古已有之,七十年代後更發展迅速,進入新世紀已有相當規模。邊貿是正常的通關貿易(即外貿或大貿)的必要補充,也是一種古老樸素、兩國民間貿易的基本方式,在大貿不太正常或穩定,以及通關局限的格局中,它是一種主要的國際貿易方式。
況且,中朝之間的邊境貿易也是得到兩國中央和地方政府認可的貿易方式,中國同其他周邊國家邊貿,如中俄、中印、中緬、中越等邊貿均發展良好。
所以,平壤的「解釋」並不構成朝方軍人剝奪中國邊民生命的理由,相反這是朝方明目張膽的挑釁行為。隨著調查的深入,真相也將浮出水面,但筆者相信這不是什麼意外或失誤,這是朝軍狂妄自大和對中國長期不滿的極端表達。
朝鮮一直是美國和西方眼中的「頭號流氓國家」,筆者對這個稱號一直不敢苟同。然而,今天筆者困惑了,這可是中華同胞的四條鮮活生命啊,豈能如獵物般肆意妄殺?要知道,他們的父輩或許曾是六十年前抗美援朝的勇士,曾為了朝鮮兄弟的獨立與自由,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道付出過巨大代價。北韓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難道我行我素、製造威脅、挑釁事端就是西方所謂的「流氓邏輯」?「天安號」事件尚且撲朔迷離,對中國邊民的射殺,難道又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也許有人會問:朝軍為何不把人先抓起來,問清楚再定奪。是啊,筆者也感納悶,美國的記者越境,可以先抓起來再跟美國叫板,然後讓前總總統克林頓帶回;韓國的遊客越境,也就如同中國的邊民待遇,一槍斃命。這是對人權、生命的公然踐踏。
多年來,中國為朝鮮進行了巨大的經濟援助,北京為東北亞局勢的和平與穩定也進行著積極務實的努力。中國所主導的朝核六方會談,就因朝鮮的變化無常或美國的制裁動議,而時有中斷,難以順利進行。如今的朝鮮就如同一個被寵壞的孩子,頤指氣使,不可理喻。
朝鮮出格的作為已將中國拖入了被動的戰略境地。曾經同志加兄弟的戰略夥伴,如今顯得陌生而怪異,總是置區域和諧而不顧,頻頻刺激西方和日韓的神經。亞太區域已隱現軍備競賽的危機,美國的航母也虎視耽耽中國的咽喉要塞——黃海。中國的國防戰略與亞太和平已受到嚴峻的挑戰和威脅。
所以,北京應當冷靜思考,重新定位亞太地區的安全戰略,並重新考量對朝的外交策略。鴨綠江畔我丹東邊民遇害,再次給中國敲響了警鐘,中國必須高度關注這個東亞鄰邦的貿然舉動。
中國總理溫家寶說得好:「要讓中國人活得有尊嚴!」這不僅僅是國內的人權與尊嚴;更是中國人在國際上的人權與尊嚴。生命沒有了,何以為尊嚴?因此,我們需要還原事實的真相,需要讓丹東遇害的生命告訴我們什麼叫「尊嚴」。中國需要強大的戰略國防,但更需要牢固安全與自主的戰略邊防,我們不能將自己的邊防冀望於鄰邦的國防。
因此,我們堅決支持中國對平壤提出的嚴正交涉,對朝軍的粗暴行為更應表達強烈抗議。我們必須讓朝鮮對中國邊民的無辜傷亡,作出清晰合理的解釋,必須嚴懲兇手。長遠而言,中國必須思考和重新定位,調整對朝戰略關係及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