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情侶間最愚蠢的提問,大抵是:「情人中,你最愛的是不是我?」
曾幾何時,我的一位男性朋友就被這麼問及。朋友是個嚴肅的人,事出突然,他沉思有頃後,竟然答不知道。為此,其女友耿耿於懷,沒多久後朋友被對方提出分手。
女人這樣問,離不開兩個理由:一)鬧信心危機,想要證實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分量;二)信心爆棚,不過想要樂一樂,聽聽情人的讚美。是故,不管動機屬哪者,否定的答案只會帶來悲劇。
最愛是誰?大概在每人心底裏都有答案,但其實這個答案,並非單純取決於那人本身,還有當時的劇情和那個階段的自己,三個因素交織起來,構成了喜愛的感覺。
拿看電影打比方,喜歡《非誠勿擾》中的舒淇,不等於同樣喜歡《非誠勿擾2》中的舒淇——喜歡一個人的感覺與發生的故事不可分割,劇情不同了,好感度可以截然不同。也就是說,如果讓他的最愛和次愛交換時空,邂逅的背景改變,深愛的程度或會對調。不能成為情人的最愛,不等於就比不上誰,怪只怪時間、地點、際遇不同,更何況情人的心境、愛情觀難免隨年月改變,當年的他相信戀愛大過天,不顧一切,所以刻骨銘心;現在的他以事業為重,即便遇上夢中情人,也只視作業餘性質。
郭富城與章子怡在電影中飾演愛滋病人,遭隔離的一男一女在世人眼裏已失去愛的權利,結果正因誰都不怕被誰感染,兩人日夜翻雲覆雨,愛得死去活來。欠缺精神表述、側重欲望的一部電影卻取名《最愛》,最愛是誰?也許在時間的河流裏,遇上甚麼處境,要比遇上哪個人更為關鍵。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