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用自: http://blog.yahoo.com/_RIHS6SKTT63WNL4FX7RLYJJCFQ/articles/644371
西馬侖是2006年第七個引致香港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同時,天文台發出自2000年以來11月份首次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颱風(超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的路徑圖
西馬侖在10月27日清晨於馬尼拉以東1390公里處發展成一股熱帶低氣壓。它初時向西移動,同日轉向西北偏西移動及增強為一股熱帶風暴。西馬侖在10月28日清晨進一步增強為一股強烈熱帶風暴,再於同日下午增強為一股颱風。

→超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29日約上午8時的可見光圖片。
西馬侖於翌日下午達到其最高強度,中心附近估計最高持續風速及最低中心氣壓約為每小時195公里及930百帕斯卡,此強度屬新修訂的熱帶氣旋分類之超強颱風級別。晚上,西馬侖橫過呂宋後減弱為颱風。

→2006年10月30日下午8時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的熱帶氣旋路徑圖。該中心預料西馬倫西移,直趨越南。
西馬侖影響菲律賓時,造成19人死亡,15人失蹤,另58人受傷,數千人要疏散。菲律賓氣象局須發出四號熱帶氣旋警告,表示風力達每小時185以上每公里小時。此外,超過5 000間房屋被破壞,農作物損失超過20億美元。

→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31日約上午2時的衛星圖片。
颱風西馬侖於10月31日轉向西北移動,稍為靠近廣東海岸。加上有預報指出,西馬侖會趨向廣東海岸。因此,香港天文台於下午2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颱風西馬侖位於香港之東南偏南580公里。

→2006年10月31日下午8時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的熱帶氣旋路徑圖。該中心改變預測,預料西馬倫會直趨廣東海岸。
西馬侖於10月31日轉向西北移動,稍為靠近廣東海岸。加上有預報指出,西馬侖會趨向廣東海岸。因此,香港天文台於10月31日下午2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颱風西馬侖位於香港之東南偏南580公里。

→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1月1日約下午2時的紅外線衛星圖片。
11月1日,西馬侖在良好的環境中再度增強,其強度徘徊在每小時160公里之強颱風級別,一個直徑40公里的風眼在中心密集雲層區下發展。路徑方面,西馬侖開始移動緩慢,於11月1日下午至翌日初於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30公里處幾乎停留不動。

→ 大尾篤在2006年11月1日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變化。
受到西馬侖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在11月1日吹清勁至強風程度北至東北風,離岸海域風勢更為強勁,高地間中吹烈風。大老山、大尾篤及啟德錄得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分別為67、45及31公里,最高陣風則達每小時87、70及65公里。

→2006年11月1日上午8時的地面天氣圖,當時華南海岸受到西馬侖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
由於港內未吹強風,所以天文台未有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天文台總部在11月1日下午4時錄得最低每小時海平面氣壓1 010.3百帕斯卡。11月2日本港離岸海域繼續吹東北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

→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1月2日約上午8時的衛星圖片。
受到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它於11月2日開始減弱,晚上它減弱為一股強烈熱帶風暴,並轉向西南偏南移動。天文台在11月3日下午1時3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強烈熱帶風暴西馬侖位於香港之西南偏南610公里。
在西馬侖影響下,本港各站所錄得的最高陣風、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風向
11月3日晚上,西馬侖減弱為熱帶風暴,翌日早上進一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在其後48小時,其強度徘徊在每小時45公里,衛星圖片亦顯示其低層環流中心。最終,西馬侖於11月6日在西沙島東南偏南約400公里處消散。
→熱帶低氣壓西馬侖在2006年11月5日約下午8時的衛星圖片。
西馬侖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總部衹錄得微量雨量記錄。九龍灣在11月2日發生一宗由陣風引致的工業意外使到一名工人受傷外。此外,一人在開往澳門的噴射船上受傷,另一人在堅尼地城墮海受傷。本港並沒有嚴重破壞的報告。
西馬侖是2006年第七個引致香港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同時,天文台發出自2000年以來11月份首次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 颱風(超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的路徑圖
西馬侖在10月27日清晨於馬尼拉以東1390公里處發展成一股熱帶低氣壓。它初時向西移動,同日轉向西北偏西移動及增強為一股熱帶風暴。西馬侖在10月28日清晨進一步增強為一股強烈熱帶風暴,再於同日下午增強為一股颱風。

→超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29日約上午8時的可見光圖片。
西馬侖於翌日下午達到其最高強度,中心附近估計最高持續風速及最低中心氣壓約為每小時195公里及930百帕斯卡,此強度屬新修訂的熱帶氣旋分類之超強颱風級別。晚上,西馬侖橫過呂宋後減弱為颱風。

→2006年10月30日下午8時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的熱帶氣旋路徑圖。該中心預料西馬倫西移,直趨越南。
西馬侖影響菲律賓時,造成19人死亡,15人失蹤,另58人受傷,數千人要疏散。菲律賓氣象局須發出四號熱帶氣旋警告,表示風力達每小時185以上每公里小時。此外,超過5 000間房屋被破壞,農作物損失超過20億美元。

→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0月31日約上午2時的衛星圖片。
颱風西馬侖於10月31日轉向西北移動,稍為靠近廣東海岸。加上有預報指出,西馬侖會趨向廣東海岸。因此,香港天文台於下午2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颱風西馬侖位於香港之東南偏南580公里。

→2006年10月31日下午8時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的熱帶氣旋路徑圖。該中心改變預測,預料西馬倫會直趨廣東海岸。
西馬侖於10月31日轉向西北移動,稍為靠近廣東海岸。加上有預報指出,西馬侖會趨向廣東海岸。因此,香港天文台於10月31日下午2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颱風西馬侖位於香港之東南偏南580公里。

→強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1月1日約下午2時的紅外線衛星圖片。
11月1日,西馬侖在良好的環境中再度增強,其強度徘徊在每小時160公里之強颱風級別,一個直徑40公里的風眼在中心密集雲層區下發展。路徑方面,西馬侖開始移動緩慢,於11月1日下午至翌日初於香港之東南偏南約430公里處幾乎停留不動。

→ 大尾篤在2006年11月1日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變化。
受到西馬侖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在11月1日吹清勁至強風程度北至東北風,離岸海域風勢更為強勁,高地間中吹烈風。大老山、大尾篤及啟德錄得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分別為67、45及31公里,最高陣風則達每小時87、70及65公里。

→2006年11月1日上午8時的地面天氣圖,當時華南海岸受到西馬侖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
由於港內未吹強風,所以天文台未有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天文台總部在11月1日下午4時錄得最低每小時海平面氣壓1 010.3百帕斯卡。11月2日本港離岸海域繼續吹東北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

→颱風西馬侖在2006年11月2日約上午8時的衛星圖片。
受到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它於11月2日開始減弱,晚上它減弱為一股強烈熱帶風暴,並轉向西南偏南移動。天文台在11月3日下午1時3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強烈熱帶風暴西馬侖位於香港之西南偏南610公里。
在西馬侖影響下,本港各站所錄得的最高陣風、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風向
|
11月3日晚上,西馬侖減弱為熱帶風暴,翌日早上進一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在其後48小時,其強度徘徊在每小時45公里,衛星圖片亦顯示其低層環流中心。最終,西馬侖於11月6日在西沙島東南偏南約400公里處消散。

西馬侖影響香港期間,天文台總部衹錄得微量雨量記錄。九龍灣在11月2日發生一宗由陣風引致的工業意外使到一名工人受傷外。此外,一人在開往澳門的噴射船上受傷,另一人在堅尼地城墮海受傷。本港並沒有嚴重破壞的報告。
颱風西馬侖可以指:
- 強熱帶風暴西馬侖 (2001年),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 颱風西馬侖 (2006年,即本文所指的颱風),200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曾增強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的五級強度;
- 熱帶風暴西馬侖 (2013年),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