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 故事梗概:楊白勞是老一代農民的代表,勤勞、忠厚、善良。他是地主黃世仁的佃農,租種黃家六畝地,年年欠東家的租子,老還不完;借了黃家的錢,可這驢打滾(指高利貸)的債也永遠還不清。因為交不上租子、還不了債,楊白勞一到快過年的時候,不得不離家出去躲帳。
他到除夕的深夜裏才偷偷地回家來,為過年帶來三樣東西:兩斤白麵、一根紅頭繩和兩張門神。白麵是特地為過年包餃子而買的,他們平時是買不起也吃不上的;紅頭繩是給心愛的女兒的過年禮物。這表明家境貧苦可又希望能有一個起碼的人的生活。那門神,雖是迷信之物,卻也反映了渴望擺脫貧苦的的被壓迫受剝削的生活,過上平安、美好的生活的要求和願望。他對生活的低微、樸素的要求願望,始終也未能達到。
大年三十的深夜,楊白勞躲帳剛回到家,地主就派狗腿子來逼討租債,強逼楊白勞在心愛的獨生女兒的賣身契上按了手印。地主是借逼討租債,逼迫楊白勞賣女兒,是想霸佔喜兒。楊白勞曾想“找個說理的地方去”。但在那黑暗腐朽的社會裏,哪有窮人說理的地方。黃家的狗腿子穆仁智不是對楊白勞說過這樣的話嗎?“縣長和咱們少東家是朋友,這就是衙門口,你到哪里說理去!”楊白勞性格中是有懦弱的一面。他忍辱負重,對地主階級的壓迫剝削不敢有反抗的表示,甚至連外出逃荒也因“熱土難離”而下不了決心。他最後在孤苦無告、萬分悲憤與愧疚中被逼上了絕路,喝鹵水自盡了。
楊白勞是在封建地主階級長期的壓榨之下尚未覺醒的老一輩農民的典型形象。他的悲慘結局是對萬惡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有力揭露和血淚控訴。
喜兒是《白毛女》的主人公,也是全劇著力塑造的反抗的年輕農民形象。她的性格特點和生活道路與楊白勞截然不同。她活潑、可愛、天真、淳樸,應該有她的歡樂和幸福。可是,她卻受到了一系列的嚴重的打擊,長期在苦難中受折磨,但並沒有被壓倒。她的性格在不斷發展,最後反抗性格發展到了最高點。喜兒是一個善良、美麗的農村姑娘。
在第一幕裏,她還是活潑、純真的少女。熱愛自己的父親,熱愛生活,對生活懷著天真的幻想。父親的慘死,自己被搶入黃家,這突其來的嚴重打擊,她不能理解,“為什麼窮人這樣苦呵?為什麼富人這樣狠?
復仇的意志支持著她在非人的環境中活了下來。《白毛女》既是楊白勞的屈辱史,更是喜兒的復仇篇。
ü 結構嚴謹:《白毛女》圍繞喜兒命運的發展這條主線,安排了扣人心弦的戲劇情節。命運大起大落,人物個性色彩鮮明強烈。結構上,線條單純,環環緊扣。劇作中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在語言和音樂等方面的特點與成就也都很突出:許多歌詞的語言就是詩的語言。如《白毛女》不僅傾訴了農民的苦難,也表現了他們強烈的求生願望,不向命運低頭,當喜兒逃出黃世仁的魔掌時唱曰:〝想要迫死我,瞎了你的眼窩!舀不乾的水;撲不滅的火!我不死,我要活!我要報仇,我要活!楊白勞躲帳回家,從懷裏掏出給喜兒買的一根紅頭繩時的唱詞:〞“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錢少不能買,扯上了二尺紅頭繩,給我喜兒紮起來!哎!紮起來!”又如地主黃世仁強迫楊白勞在女兒賣身文契上按了手印後把他趕出黃家大門外,楊悲憤得昏過去後剛蘇醒過來時的唱詞:“老天殺人不眨眼,黃家就是鬼門關!”這些唱詞本身就是詩,優美的詩的語言,押韻上口,適宜吟唱。前一段唱詞表現了楊白勞無錢給女兒買花的歉疚和對女兒深摯的感情與對生活的熱愛。後一段唱詞是對萬惡的地主黃世仁的揭露和控訴,表現了萬分悲憤的感情。劇中人物的語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徵。就以對待過年為例,不同人物所表達的語言也各不相同。
參考資料: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著作者:黃修己,出版:中國圖書刊行社
鳴謝:網上文豪沙丘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