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綠水」曾是太魯閣族人的陀優恩部落,距今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立霧溪沿岸時,依靠部落間的社路相互聯繫,而這條社路就是「綠水步道」的前身,日本人發動的太魯閣戰役,就是沿著社路攻打太魯閣族人,太魯閣戰役之後,日人繼續清理道路並在沿線紛紛設置軍警駐在所、教育所,以達到操控太魯閣地區的目的。從「綠水地質景觀展示館」旁的階梯開始上行,穿過樹林、小橋後,會來到一座僅容一人通行的隧道,雖然沒有照明,不過隧道不長,出了洞口就是古道的部分,路基就開鑿在峭壁上,沿著山壁開鑿的古道,已加裝了欄杆和解說牌,臨崖而立,可以俯瞰中橫公路穿過腳下及整個綠水河階地和立霧溪河谷。


【綠水合流步道】也是原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分,步道的二端入口分別是在「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合流營地」。步道全長2.0K,路況良好,平緩易行,沿途有茂密的森林、斷崖地形、岩聲植物與人文遺跡,跟【砂可礑步道】相同,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景觀步道。



歷史人文

綠水步道原是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合歡越嶺古道,距今約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翻越中央山脈定居立霧溪沿岸時,依靠部落間的社路相互聯繫。


日本發動的太魯閣戰役,就是沿著社路攻打太魯閣族人,太魯閣戰役之後,日人繼續清理道路並在沿線紛紛設置軍警駐在所、教育所,以達到操控太魯閣地區的目的。


1927年太魯閣峽獲選為台灣八景之一,1932年花蓮港廳與台中州分別著手合歡越道路踏查,1935年2月從花蓮港廳至台中州霧社路段終於暢通,此路線改稱為合歡越嶺道路。


其中從合流到綠水這段古道,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整修為綠水步道,保留了大部分古道的路跡。
 

第一站 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


綠水步道的入口位於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旁,前往綠水步道之前,可至展示館參觀,並蒐集相關資料再出發。
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展示內容包括有台灣的形成、板塊運動、太魯閣峽谷的形成、河階地的形成、岩石褶皺、斷層、節理等地形、岩石的礦物構造等。

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
 

第二站 樟樹林


步道上的樟樹林下時常散發著一股清香,樟樹可以提煉樟腦、無煙火藥、甚至木材可提供建材用途廣泛,從清領到日治時期,是爭相採伐的對象。它不僅造就了早期台灣的經濟發展,卻也為了爭奪樟樹,而引發許多征戰。
原本台灣低海拔大片的原生樟樹林,歷經百年的浩劫後,已所剩無幾      綠水步道的樟樹林,應是民國4、50年代的造林。

樟樹林
 

第三站 小吊橋


穿過樟樹林之後不遠,有兩條緊鄰的無名小溪,久旱不雨時,溪水經常乾涸。小吊橋橫過小溪,長僅十餘公尺,兩岸林蔭鬱密幽靜。吊橋一端有三顆巨石,其上分別刻上變質砂岩、綠色片岩、變質礫岩,可在此認識這三種岩石。

小吊橋
 

第四站 小山洞


小山洞長約三十公尺,如果沒有帶手電筒,扶著山壁行走,約在山洞中段,對面洞口光線就可以透進來。小山洞並非合歡越嶺道原有的,而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方便遊人行走所開鑿。走出洞口,一片大理石斷崖矗立著,古道與現代的中橫公路在斷崖上下方並列,古今道路在此形成強烈對比。

小山洞
 

第五站 斷崖


步道橫切過斷崖,站在斷崖上視野開闊,中橫公路在腳底下穿過,立霧溪在此有一個大轉彎,形成曲流地形,向西可以眺望不遠處的綠水管理站座落在河階地上;向東則合流露營區就在立霧溪與公路中間。
此段的植物受到地形的環境影響幾乎都是幾乎都是岩生植物,包括台灣蘆竹、太魯閣櫟、車桑子、萬年松、卷柏等,甚至還可見到從中高海拔下降到此生長的台灣刺柏,這是因為此地岩石的環境造成中高海拔植物下降生長的特殊現象。

斷崖
 

第六站 弔靈碑


步道上弔靈碑是日治時期留下的石碑,由整塊原石刻成,碑文上有「弔靈」二字,並刻有四名日本警察的名字,年代從大正五年至大正十一年,應是紀念當年殉職的警察所立。
弔靈碑的存在,也可證明此路為古道的一部份。

弔靈碑
 

第七站 產業道路


步道末端接到一條寬闊的產業道路,往下走即可到中橫公路。產業道路為向陽坡面,生長的植物大多是喜嗜陽光的陽性植物,包括構樹、血桐、野桐、九芎、羅氏鹽膚木、山黃麻、小葉桑等。

產業道路
綠水步道沿途有吊橋、有山洞,還有森林和斷崖地形,2公里的路程走起來一點也不無聊,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裡,很有特色的一條步道。斷崖結束後,出現一座山洞
沿著陡峭、險峻的山壁而行的蜿蜒古道,
站在斷崖上,可俯瞰立霧溪谷與綠水河階。
旅遊叮嚀:
1.本步道屬自然原野區域,生態豐富請注意安全。

2.步道中段之小隧道長約30公尺,請手扶岩壁,緩步通過。

3.水急流湍,禁止游泳及涉溪。

 


太魯閣國家公園景觀最佳觀賞季節:

★春季季節:

◎ 3月下旬~4月中旬 →水蜜桃花季、櫻花季─蓮花池、中橫公路的天祥路段

★夏季季節:

◎ 5月下旬~6月上旬 → 紅毛杜鵑花季、玉山杜鵑花季、南湖杜鵑花季→ 審馬陣山一帶、合歡北峰、南湖群峰、合歡東峰、奇萊主、北峰稜脊西側崩崖

◎ 6月中旬~7月上旬 → 臺灣百合花季─多加屯山、合歡山山區

◎ 6月中旬~10月中旬 → 溪流景觀─立霧溪上游流域、南湖溪、神秘谷

◎ 6月中旬~7月中旬 → 稀有植物花季─南湖山區、奇萊山區、清水大山

◎ 6月中旬~8月上旬 → 虎杖花季、碧綠的高山草原景觀 →合歡山山區、審馬陣山、奇萊群峰

★秋季季節:

◎ 10月下旬~11中旬 → 楓葉秋紅景觀─林道沿線兩旁、中橫公路的大禹嶺至天祥路段

◎ 11下旬~12下旬 → 霜景─各山區的岩屑地地表

★ 冬季季節:

◎ 12月下旬~隔年4月上旬 → 雪季─南湖山區、合歡山山區



花蓮小吃


































































地區 / 景點 所在位置 美食小吃
溝仔尾夜市  明義街與自由街之間  山海產、麻糬、粟餅、花蓮薯、柴魚、洛神花、筒仔米糕、鮮魚沙西米、龍蝦 
花蓮市  公正街  小籠包、煎餃、筒仔米糕、排骨湯 
花蓮市  信義路、中正路  扁食 
花蓮市  中強街  牛肉刀削麵、酸辣湯 
花蓮市  軒轅路  廣東粥、港式點心、蜜汁燻鵝、冰醉雞、芝麻蝦、魚翅灌湯包 
花蓮市  林森路  翡翠海膽、奶油焗龍蝦、蓮花蟹肉羹、山藥涼糕 
吉安鄉  豐村十六股  烤毛蟹、水煮毛蟹 
萬榮鄉  萬森路  滷豬腳、滷結腸 
鳳林鎮  中正路  菜包、草仔粿、發粿、碗粿、粄條 
壽豐鄉  池南村池南路  金線蓮土雞、蝦餅 
壽豐鄉  鹽寮村  龍蝦、九孔、鮮魚、炒山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