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送李願歸盤谷序    韓 愈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閒,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


  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峻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採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汙穢而不羞,觸刑闢而誅戮。儌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而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之中,維子之宮。之土,可以稼。之泉,可濯可沿。之阻,誰爭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兮,終無生以徜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釋:

【注釋】
1陽:山的南面叫陽。盤穀:在今河南濟源北二十裏。


2盤旋:同盤桓,留連、逗留。


3廟朝:宗廟和朝廷。古代有時在宗廟發號施令。“廟朝”連稱,指中央政權機構。


4進退:這裏指任免升降。


5旗旄(á矛):旗幟。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裝飾的旗幟。


6才畯:才能出眾的人。畯,同“俊”。


7便(pián駢)體:美好的體態。

8惠中:聰慧的資質。惠,同“慧”。


9(jū:衣服的前後襟


10(yì):遮蔽,掩映。


11黛: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以畫眉。


12負恃:依仗。這裏指自恃貌美。


13憐:愛。


14(wù霧):厭惡。


15車服:代指官職。古代以官職的品級高下,確定所用車子和服飾。


16刀鋸:指刑具。


17理:治。唐代避高宗李治的名諱,以“理”代“治”。


18黜陟(chùzhì處至:指官吏的進退或升降。


19形勢:地位和威勢。


20趑趄(zīū資居:躊躕不前。


21囁嚅(nièrú涅如:欲言又止的樣子。


22刑辟(pì譬):刑法。


23昌黎:韓氏的郡望。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標郡望。


24(gǔ:播種五穀,這裏指種穀處。


25(yǎ):幽遠。


26廓其有容:廣闊而有所容。其:猶“而”。


27(liáo:屈曲。


28徜徉(chángyáng常羊: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譯:


太行山的南麓有個叫盤穀的地方。盤谷中間,泉水甜美而土地肥沃,草木豐茂,居民稀少。或者說:“因為它處在兩山環抱之間,所以叫‘盤’。”或者說:“這個谷,境地幽靜而山勢險阻,是隱居的人盤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願就隱居在這裏。


李願曾經發過這樣的議論:“人們稱之為大丈夫的,我太知道了。那就是要施利益恩澤於人,讓自己的名望聲譽昭著於世。他們坐在廟堂朝廷之上,任免文武百官,輔佐天子發佈詔令。到了外地,就樹起旗旄,羅列著弓箭,武士在前面喝道,隨從把路都堵塞了,供應服侍的人,拿著各自的東西,夾道賓士。喜有賞,怒有罰。才智傑出之土擁滿跟前,道古稱今地讚揚他們盛大的功德,教對方聽起來很入耳而不厭煩。此外還有那些眉毛彎彎臉蛋兒豐滿的美人,聲音清脆而體態輕盈,外貌秀美而內心聰穎,飄動著輕輕的衣襟,低拖著長長的袖子,撲面粉白而描眉黛綠,舒適地養在一列列的後房裏,失去依仗而妒忌別人受寵,為了博取憐愛而鬥美爭妍。這就是那些被天子賞識、為當代出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啊。我倒並非厭惡這些而故意逃避,只是人各有命,不可能僥倖得到。


“要是在草野之間過窮困的隱居生活,登高可以望遠,一天到晚坐在茂盛的樹林裏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潔淨。從山上采來的,甘美可口;從水中釣到的,鮮嫩可食。生活作息沒有一定的時間,只要舒適就行。與其當面聽到讚譽之辭,不如背後不遭人譭謗;與其身體得到快樂,不如內心無所憂慮。不受官車官服的束縛,也沒有遭刀鋸刑戮的危險,天下治亂不須知道,貶謫升遷一概不聞。這是那些生不逢時的大丈夫所能做的,我就是這樣做了。


“另外一種人則在公卿的門前伺候,奔走於勢利途中,腳剛邁出又猶豫不前,口剛張開又囁嚅不語,處於污穢之中而不知羞愧,觸犯刑律而將遭誅戮,即使這樣還想萬一能僥倖發跡,直到老死而後已,在為人處世上哪種人賢哪種人不肖呢?”


昌黎韓愈,聽了這番話而不覺心氣為之一壯,就敬他的酒為他唱了這首歌說:“盤穀中間,有你先生的家園。盤穀的土地,可以種植。盤谷的清泉,可以洗濯可以盤桓。盤穀山勢險阻,又有誰來爭奪你先生的住所?又幽又深,空闊得能廣為包容;又彎又曲,走過去又繞回到原處。讚歎盤穀的樂趣啊,快樂久長。虎豹的腳跡遠去啊,蛟龍逃遁深藏。鬼神守護著啊,呵禁不祥。注意飲食啊長壽而健康,沒有不滿足的啊又有什麼奢望?給我的車轄上好油啊還喂好我的馬,跟隨先生你去盤穀啊,讓我一輩子在那兒棲息徜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解】


李願是韓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詳。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冬,韓愈在長安等候調官,因仕途不順,心情抑鬱,故借李願歸隱盤穀事,吐露心中鬱抑不平之情。首段述盤穀環境之美及得名由來。接著三段借李願之口,運用兩賓夾一主的手法,寫了三種人:聲威赫赫的顯貴、高潔不汙的隱士和趨炎附勢的官迷,於映襯、對比中表達他對官場腐化的憎惡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古人在朋友臨別時,常常賦詩為贈,“序”是闡述贈詩的緣由和意旨的。本文末段“歌曰”以下就是贈詩。歌辭極言隱居之樂,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儷而富於變化,流暢生動,和諧可誦,有一唱三歎的情致。相傳蘇軾最愛此文,評價很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