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五) 仰光至丁茵
遊覽次序: u伊洛瓦底江丁茵水中佛塔 (Midstream Kyauktan Pagoda, Irrawaddy River)、v瑞光大金塔(ShweDagonPagoda) 東南亞三大古跡之一w喬達基塔( Chauk Htat Gyi Paya ) |
一個能讓您的精神與身心靈洗禮的地方。這裡的風土民情 ,淳樸民風 ,生活簡樸,簡單知足 ,淡淡微笑 ,平和善良。
景點介紹:
丁茵水中佛塔位於緬甸仰光仰光河三角洲東側的小漁村丁茵鎮,建立在河中心的小島上,與其它佛塔相比,更顯得別具一格。丁茵曾是葡萄牙殖民時期的港口。
佛塔位於河中心,參觀水中佛塔需要乘渡船。一個巨大的白玉佛像安坐在金色的小塔身之中。與其它佛塔相比,更顯得別具一格。清晨中薄霧籠罩下的景觀更是令人著迷。
水中佛塔的外形呈紅、金色,中間的白玉佛像給人清雅莊嚴之感,是仰光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地標。
伊洛瓦底江(緬甸語:ဧရာဝတီမြစ်,erawa.ti mrac,/ʔèjàwədì mjɪʔ/;英語原稱Irrawaddy,現稱Ayeyarwady),
參觀水中佛塔需要乘渡船,沿徙可以看到丁茵大橋和具有濃郁殖民色彩的丁茵小鎮,這裡曾是葡萄牙殖民時期的港口,秀麗的田園風光和綠樹叢中點綴的緬式高腳茅屋別有一番風情。
此外,信徒多在這裡放生魚,遊客也可以餵食這些魚。
個人感受或經歷:
今日較昨日遲 morning call,因為丁茵較昨天到的勃固省短一截。這個鎮的漢語譯名跟演藝界前輩同名。丁茵,(Ting Yan,1940年-),原名鄧聘珍,香港著名的資深播音員及演員, 1960年代加入麗的電視,既在電視演出,也在麗的呼聲聲演廣播劇。1980年代經常演出香港電台的教育電視節目,當時小朋友最為認識。1986年,丁茵參與無綫電視處境劇《城市故事》,飾演母親一角,與曾近榮、溫兆倫、劉淑華、梁思浩飾演主角一家五口,最為人所熟知。
如今,我將步履的是緬甸一個揉合了歐陸與亞洲佛教的小鎮。多年前,我唸小學時四年級,已知中南半島(又稱印支半島)西部有個叫緬甸的國家。後來唸中學,得知抗日時期緬北芒友中國軍隊大捷,打開滇緬公路,令中國物資得以補足。此外,也知道亞洲首位聯合國秘書長汝丹 (U Thant,其他地方譯吳丹,1909年1月22日-1974年11月25日)是緬甸人。除此之外,一無所知,因為當時一般的香港人不會到緬甸旅行的。甚至,當年香港根本沒有直航機到仰光。要到緬甸,實在困難重重。
芒友即是現在哪個城鎮?老師沒有回答我,多年來,我自己猜想,應該是密支那吧?因為在緬北較有條件和著名的市鎮,非密支那莫屬。
然而,今早導遊琳琳給我們介紹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緬甸東北邊陲小鎮木姐(緬甸語:မူဆယ်;英語:Muse)木姐是撣語地名音譯,原意為「繁華熱鬧的城鎮」,毗鄰中國雲南,他們的薪金,比在緬甸舊首都仰光賺的還多,前者平均月薪為2000至3000元人民幣;而仰光一般普羅大眾只有800多元至2千多元港幣,資深工程師才數千元。不過,在仰光工作必須懂緬甸話。😘🤩😍😎😋🤑🤑🤑
我再在網上翻查資料,無意中得知木姐竟然就是當日抗日重鎮芒友!多年來的謎團,今年始能弄清楚,多年來想了解緬甸這個距離香港說遠不遠,但說近也不近的亞洲神秘國度,又竟然因為本來想去斯里蘭卡不成而到了這個國家。換句話說,我對緬甸多年的不了解,今年戊戌年可親身踏足此地了解一番了。
沿途風光秀麗,尤其開闊的丁茵河,在橋上看下去,是一條恬靜的河道。
丁茵水中佛塔坐落在河中的一個小島上,從島上望向河的另外一邊彼岸... 田野鄉間的景色也分外迷人...
此時,司機肋助理在丁茵橋上示範如何穿著男性籠基,手法十分嫻熟,而且相當迅速,我們無不給予熱烈的掌聲。
據悉,英治時期,緬甸建了丁茵橋;當然今天的丁茵橋是由中共建設,他們在網上吹噓如何如何加強中緬關係,和改善緬甸的交通。
導遊琳琳介紹了緬甸的火車所到之處,以及設備,火車所到之處有曼德勒、蒲甘等地……
不久到了丁茵。在碼頭門口有不少個體戶,以售賣為主。我們馬上就在碼頭等候上船,真的在水中央的。
這麼秀麗的景色,令我趕緊按下快門,記錄南洋氣息的伊洛瓦底江伴隨著數棵棕櫚樹,一座座頂上鑲了金色裝飾雕刻的綠色佛寺把佛寺和大自然揉合起來,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
之後,一輛船駛來,接我們到彼岸。臨下船時,數名男孩用普通話叫我們小心下船。這些男孩態度誠懇,普通話說得純正。
格局簡單而密。正門的右邊的佛壇的守門獅子很大隻,牠的體積比中國獅龐大,可是牠反而面向寺院。此情況,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真的叫人大開眼界。
一些佛像跟真人極神似,一些佛像則深深地藏在雕刻了金黃色的花卉佛龕之中,無論是佛像,還是花卉,雕刻手工精緻,還有一個塔傘。
可惜的是,逛了不久後,傾盆大雨。唯有暫時躲在佛寺內避雨。
位於伊洛瓦底江丁茵水中佛塔 (Midstream Kyauktan Pagoda, Irrawaddy River)內有三座蒸餾水機,只貼上緬甸文,所以不知所云。不過,發現3部機的文字內容是不同的。歡迎知情者告知,但在未知真相前,嘗試猜猜看:很可能是佛門清水,歡迎享用;或佛門清水,請簽香油後享用........?😁😆😅😄😀🤣🥳
避雨不忘欣賞。除了供奉佛陀外,還有一些讓人靜坐於蒲團默想的佛壇。不過,看來他們並不是打坐,而是普通的盤腿坐著,大概因為小乘佛教中,沒有禪修這回事,但萬萬不能主觀地認為他們不是禮佛,或者不夠虔敬。
緬甸的尼姑的袈裟粉紅色,比中國漢傳佛教的灰色袈裟漂亮得多。他們對佛教的文化已經根深蒂固,對於家裏有人出家也是好事情,然而,緬甸的男女權利十分不平等,即使是出家修行方面,男女也是不一樣的。男人可多次出家多次還俗,而女人出家為尼則有兩種說法:一是不允許還俗,一生與佛燈為伴。而另外一種說法則是只有一次還俗機會,要麼終生為尼,要麼還俗後再不能踏入佛門。無論哪種說法是正確的,與男人相比,女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不過與男僧侶絳紅色的僧袍相比,緬甸尼姑的服裝卻是相當令麗。
之後我們到了一個講因果報應的走廊。它比香港的虎豹別墅簡單得多:而且因果報應故事較少而刑法沒有那麼殘忍,而且場面沒有恐怖。
在佛教來說,因果報應與六道輪迴,是宇宙間的本然現象,並非有個主宰者在分發或管理。若說有東西在管理,那這個東西就是「法則」,就是「真理」在管理。有人以為報應是「閻羅王」在宣判,其實,會遇見閻羅王宣判,這代表此人已經投胎地獄了,而投胎地獄是當事者自己去的。說來也奇怪,為何有人願意投胎痛苦的地獄,然後還要被閻羅王再審判一次呢?
當你心善,自然投生善處。當你心惡,自然投生惡處。簡言之,什麼樣的心,就投胎什麼樣的世界,宇宙間的輪迴就是這樣。
心地瞋怒嚴重的人,死後自然投胎地獄,該人心地有多惡劣,地獄就有多恐怖。
當你的心地有多善良,你的世界就有多美麗。這也可以說,每個人都創造了自己的世界。
什麼是地獄?在基督宗教裡,舊約聖經沒有地獄的直接記載,只有陰間、冥府這些概念,指人死後會去陰府,那裡似乎沒有活動(訓9:10),且滿佈蛆蟲(依14:11),是惡人停留的一處地方,而天主是不會讓聖者、義人流落在陰府的(詠16:10;14-16)。新約描述的地獄除了有蟲外,更有永火,耶穌就曾說:地獄裡蟲子不死,火也不滅(谷9:47b-48a),而新約提及惡人死後要在地獄受永火之苦的章節不少:
沒有關懷拉匝祿的富翁,死後在陰間的火燄中極其慘苦(路16:24b);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必被砍倒,投入火中……糠秕要用不滅的火焚燒(瑪3:10b;12);誰若向自己的弟兄說「瘋子」,就要受火獄的罰(瑪5:22);天使將莠子(邪惡的子民)收集起來,用火焚燒;將作惡的人收集起來,扔到火窯裡(瑪13:38-42);可咒罵的,到永火裡去吧(瑪25:41);誰若朝拜了那獸和牠的像,必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遭受烈火與硫磺的酷刑(默14:9-10);有火從天主那裡降下,吞滅了受撒旦迷惑的人,他們日夜受苦至無窮之世(默20:7-10);死亡和陰府被投入火坑,沒有記載在生命冊上的人,就被投入火坑中(默20:14-15)。
另一方面,天主教教理1035條談到地獄,仍按傳統指下地獄的靈魂要受永火的苦痛,但也同時指出,地獄主要的痛苦是與天主永遠的分離,亦即是一改聖經對地獄受火刑的教導。
在 fb看到一個網友寫道:
有一個女天主教徒叫U,她有一個家庭,但完全沒有母親緣和手足緣。睇相佬曾說:
(1)如果你有事 千萬不要和你母親商量,因為沒用的,找爸爸可也。
(2)你有事,你的弟妹完全不會幫你,但他們有事,你會很用心也盡力幫助他們。
(3)你要過繼給別人,才會有幸福的。
可能你們都認為,U不是信天主教嗎?為何……
事實上,由小到大,U的媽媽非常偏心,很痛惜妹妹,但經常無故打罵她。U的妹妹後來順利考上大學,U擔心自己進一步被母親比了下去,已步步為營,盡量叫自己爭氣,否則連站立的位置也沒有了。
U很照顧弟弟,他被人欺負,便出街接他回家,免得他被人襲擊,又同他在媽媽面前講好說話。長大後,他工作不順利,又抑鬱,U楝隻耳仔出來聆聽。但其實她的弟弟為人很反骨,總之U對他好的東西,他完全還給她相反的,簡言之,就是恩將仇報,例如家姐U在家中受盡白眼,他沒有說一句公道話,還落井下石;家姐見工一時不小心忘記帶應徵地點的地址,叫他幫助,他完全不肯,事後還學是非告訴母親,家姐返工不能留在家中等裝修工人,他有時間也不肯留在家,結果令那工人白來一次,還賴家姐事前沒有好好告訴他。其實,是他自己不肯幫,根本不是沒有事前告訴他。這個反骨弟弟後來工作較順利,就回到二家姐身邊,加上排斥U的系列,他罵女朋友罵到人家離他而去,叫大家姐U幫他箍煲,U照做,相反之前他嘲笑她自作多情。
U的弟弟曾報警把U送進精神病院,令她白白錯過好友的婚禮,後來上天也證實U沒有精神病。畢竟,好友結婚她是錯過了。
這個U後來被弟弟徹底排斥,他認識新女朋友後,全家人只有她從未見過女朋友,連結婚也不邀請她。他們名義上是奉女成婚,但女兒是否一定是他經手成了天大的疑團。
U這廿年來,表面上一定要繼續做個好天主教徒,不要令耶穌失光環,自己失見證,但她深信自己在家庭事件上就算不對,但她相信世上沒有第二個家庭如此嚴重傷害一個家庭成員。於是乎,什麼有人來到世上是討債的,有人來到世上是還債的;無冤不成夫婦,無仇不成父子和今生前世,U是接受的。她深信自己前世一定非常拽拽豬,否則怎會攞命咁攞,唔重要的,唔對準來攞?
說到這裡,U已泣不成聲,耶穌的寶血為她而流,但既不能應用在家庭上,甚至只是連解釋也不能,但U堅持耶穌是她的好拍檔,並以基學為體,佛學為用的原則下活下去。加上最近數年來,另一天主教內姊妹也返佛教地方學習,但仍是天主教善會會員,令她覺得無問題;如果有基督徒問,U,究竟你信咩春野?U說她此生還了許多家庭債,她自己只是應用不了基學,借用佛學來填氹,總比跌落無底深潭好,如果將來耶穌要算她的帳,她也無言。
我們有鑑於此,初步可以得出:基督宗教的仁愛是美好的,但對於沒法改善的人際關係例如上文不能改善的姊弟關係,因果報應就可以平衡當事人的心理。
回程時,在丁茵伊洛瓦底江畔的海中佛塔,看到一群照顧街渡乘客上落,拿行李的男孩,事後問乘客要錢。其實他們連書也沒錢唸,每天在服侍客人。昨天在勃固大金塔看見有些青少年衣衫襤褸。香港最窮的,只是住數十呎劏房。緬甸卻是……😭😢😖🙁😣😥😮🤐
抵達彼岸後,到小商店享受旅行社安排的免費椰青。
丁茵水中佛塔地址:Kyauktan Yele Pagoda ,Thanlyin, Kyauktan Township, Yangon, 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