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11年4月27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在廣州舉行起義。起義失敗後,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將散落街頭的72具烈士遺骸收殮,購買黃花崗(為一小山崗,時名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一地安葬之。“黃花崗”一名來源於“黃花”,黃花即菊花,其傲霜節操,于秋同賞,喻為英烈,十分恰當。黃花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新羊城八景之一,名曰“黃花浩月”;其與中山紀念堂一道(同為主紀念孫中山先生)于1997年被評為廣州市十大旅遊美景,題為“辛亥之光”。 下面是黃花崗72烈士的紀念碑。留意譯音跟今天不大相同!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獻石


從黃花崗往下眺


捐軀的革命軍史堅如先生


 


黃花崗獻石


黃花崗的石碑刻字以紀念先烈


黃花崗的石碑刻字以紀念先烈


黃花崗獻石



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共進會在同盟會中部總會的號召下,伺機發動起義。在1911年1 0月10日,終於成功發動了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清軍協統黎元洪被擁立為都督,並發表宣言,號召各省響應。至11月下旬,全國已有14省先後響應,宣布獨立,形成了 全國性的辛亥革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