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洞奇、水秀、山清、石美堪稱“四絕”,千百年來陶醉無數文人墨客。區內勝景繁多,以一江(漓江)、兩洞(蘆笛岩、七星岩)、三山(獨秀峰、伏波山、疊彩山)最為秀美。
漓江山清水秀,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覽區。
民俗風情 :桂林現如今聚居著瑤、侗、壯、苗等28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少數民族給桂林帶來了濃鬱的民俗風情、社交婚俗。
瑤族的傳統舞蹈長鼓舞(又稱黃泥鼓),舞姿優美,鼓影紛飛;侗族有自已的民間戲曲--侗戲,“月也”聯歡,豐富多採,氣氛濃鬱。並以建築藝術見長,高超的建築藝術,以風雨橋、鼓樓為代表;瑤家的“打油茶”有客必敬情誼深;壯族特有的“歌圩節”(又叫“三月三”)、“拋繡球”及“背新娘”、“砍梯”、“拆橋”、“對歌”等獨特婚俗別有風致;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剪紙、手飾制作等工藝美術瑰麗多彩,馳名中外。“踩月亮”(亦稱走寨)、“游方”(又叫趕坡會)、“對歌十八規”又是苗族人表達情感的方式。
距桂林市100公里的龍勝,是瑤、侗、壯、苗等少數民族聚居之地,著名的龍脊梯田境內,布滿了濃厚民族風情的黃洛瑤、銀水侗寨等民俗村寨。桂林市臨江路兩江口,又建有漓江民俗風情園,將瑤、侗、壯、苗族的文化、藝術、民俗、歌舞、餐飲匯聚一體,在歡歌中體驗民族風情,令人留連忘返。
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當地的美食也是有口皆碑。
地方菜綜合了湘菜的酸辣和粵菜的清鮮,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味,白果燉老鴨、荔浦芋扣肉、馬蹄炒雞球、羅漢汽鍋雞、烤乳豬都是桂林的傳統名菜,頗值得一嘗。傳統名吃靈川狗肉,更是盛行不衰。
街頭小吃更是一絕。桂林米粉是眾多游客來桂林尋找的目標之一。還有獨具民族特色吃法的恭城油茶。被稱為各地油茶之冠,享譽桂北和廣西各地。
桂林有六處主要美食街:濱江路美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朝陽路口)、桂林美食城(汽車站左側200米處)、雉山路美食街(美食城對面)、最有名的桂林人旺角美食街(中心廣場鐘樓附近)。
特色:
1、恭城平樂一帶縣城佐食則較為考究,請人喝油茶往往擺上一桌小吃,就像請客吃飯。
2、侗族以油茶敬客是一種禮節,主人雙手捧茶敬客,並說謙恭的話,善歌者還以歌代言,客人必須喝完兩碗,才算給主人面子,也是取“好事成雙”之意。兩碗之後不想再喝,便將碗筷一並交給主人,如果只交碗不交筷,則表示還想繼續喝,主人就高高興興地再斟滿一碗油茶送到客人手里。
3、瑤族則在第一、二碗送來時不送筷子,並將米花、炒豆之類的小吃加入碗里。喝完碗里的茶還留些小吃在碗底,以示有余不盡,直到喝第三碗才送上筷子,所以客人必須喝三碗以上,只喝一兩碗,主人會不高興的。
又益軒粉店(解放西路)、榮貴米粉店(市內有很多分店)、劉伯娘米粉店(市內有很多分店)、石記米粉店(解放西路微笑堂側門對面街,24小時營業)、勝利米粉店(瓦窯路口勝利樓)。
特色:
1、桂林人食用鹵菜米粉的方法:先拌勻幹吃,吃完後再盛骨頭湯慢飲,方可品味出米粉的全部滋味。
2、桂林米粉以馬肉米粉最受歡迎。
提示:桂林米粉一般很辣,不吃辣的要提前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