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年前,如果你問澳洲人“臭豆腐”是什麼,99%的澳洲人會搖著頭說“NO”﹔而現在,如果你再問澳洲人這一問題,絕大多數澳洲人都會豎起大拇指說“OK”。

  短短幾年時間,是什麼原因改變了澳洲人對臭豆腐的認識?其實,是一個留學澳洲的浙江青年創造了一個商界奇跡!

  拜師學藝

  走在澳洲唐人街上,空氣中滿溢著臭豆腐的香味。這是從一家叫“中國臭豆腐”的店裏飄出來的。即使在這樣的高溫天氣,古樸的店內也無空位可尋,更有六七位顧客頂著太陽,在櫃檯前排著隊,眼睛直盯著炸臭豆腐的那口鍋,等待著臭豆腐出爐。不僅在唐人街上,現在澳洲很多街頭都有這樣一家“中國臭豆腐”專賣店,老闆就是尚未畢業的浙江留學生唐琳。

  此前,在悉尼大學讀書的唐琳,因家境一般,經常邊讀書邊打工。唐琳以前做過4種不同的工作,最後一次是在唐人街的老鄉餐館當服務員。剛上班沒幾天,店裏來了幾名浙江客人,一坐下,客人便問:“你們這裏有紹興的臭豆腐賣嗎?”唐琳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客人掃興地說:“你們不是浙江餐館嗎?怎麼連臭豆腐也沒有?”客人走後,他試探著對老闆說:“既然澳洲買不到臭豆腐,我們為什麼不做一些賣呢?”老闆卻說:“我也這麼想過,可澳洲不比中國,除了少數幾個華人知道臭豆腐外,澳洲人根本就不知道這是什麼,他們習慣吃西餐,對臭豆腐這種陌生的東西聞著都怕,哪會吃啊!做臭豆腐肯定不會有市場!”



  為了確定臭豆腐在澳洲到底有沒有市場,唐琳進行了一次市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澳洲只有不到2%的人知道臭豆腐是什麼,而這些人又幾乎全是華人。但唐琳不死心,他堅信中國臭豆腐在澳洲有市場前景!

  於是,他通過國內網站瞭解到臭豆腐的製作方法,但他知道僅僅瞭解還不夠,必須拜師學藝。由於往返機票費用太貴,他已經兩年沒回家了,但這一回唐琳咬咬牙決定回去一次。

  其實,唐琳從小也愛吃臭豆腐,尤其喜歡吃自家樓下一個老師傅做的臭豆腐,據說這個老師傅從17歲開始炸臭豆腐,整整炸了60年,用當地人的話說“都成精了”。唐琳向老師傅表示要學藝,結果吃了個閉門羹,原因是老師傅認為這只能家傳不得外傳。唐琳軟磨硬泡,老師傅才知道他要把臭豆腐做到澳洲去,看在他的誠心上最終答應了他。


  澳洲創業

  拜師學藝一個月後,唐琳回到澳洲,也學著師傅,一個爐子,一口鍋子,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地下室。工具雖然簡單,但很快做出了像模像樣的鹵水。可是,正當唐琳架起簡單的爐灶、在學校附近準備開張時,員警沒收了他的工具,並且警告他,如果再這樣賣臭豆腐,就要重罰他。原來,臭豆腐的臭味讓澳洲人實在聞不慣,投訴了他!

  難道就這樣放棄賣臭豆腐?唐琳陷入了困境,他想到了唐人街家鄉老闆開的飯店,如果自己生產,放在店裏讓其代銷,這樣就可以免遭員警罰款。第二天,唐琳向老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開始老闆怎麼也不同意,後來被唐琳纏得沒辦法了,只好說:“讓餐館代理經營可以,但你得提供一份臭豆腐衛生檢測合格的相關報告。”

  唐琳嚴格按生產工藝製作出來的臭豆腐居然沒有通過澳洲食品衛生檢測局的檢測———鹵水裏的大腸桿菌超標。最後他分析製作流程,發現是豆豉出了問題。他在一家農場花高價購買了一批無菌高蛋白豆豉,又不顧手疼,幾乎熬了兩天兩夜。這一次,終於做出了合格的臭豆腐,食品檢測局的報告顯示:一切指標合格,其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

  臭豆腐擺在飯店裏,一個禮拜僅賣出去了一份。唐琳覺得要想打開澳洲市場,一定要先從華人中打開市場,而要打開華人市場,又得先從中國留學生中人手……於是,唐琳聯繫了悉尼一些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聯誼會,親自帶著臭豆腐去給他們免費品嘗。當月,店裏賣出去了80多份臭豆腐!

  可中國留學生畢竟是少數,唐琳的市場目標是更多的華人以及整個澳洲。唐琳與老闆一商量,決定在週末舉辦一場“嘗中國臭豆腐,感受融融鄉情”的活動,並且把臭豆腐作為“壓軸大菜”。結果等這道菜一上來,不少人驚呆了,有的人甚至還熱淚盈眶,最後竟然變成了對臭豆腐品足論道的聚會。

  開專賣店

  此時,唐琳已經動起了另外一個腦筋。為了讓臭豆腐更具有品牌效果,唐琳與老闆商討開了一家“中國臭豆腐”專賣店,沒想到幾乎轟動了整個唐人街,“5元人民幣8小塊的臭豆腐是貴了點,但比起國內的小攤子經營,開個專賣店老百姓才覺得新鮮、乾淨,肯定有人覺得值。”

  開業第一天,顧客排著長隊,當然都是些當地華人,只有幾個澳洲人聽了介紹覺得稀奇才湊熱鬧來了。

  唐琳知道要想把生意做好,必須讓澳洲人認可臭豆腐。

  唐琳通過多次試驗發現,先把臭豆腐通過油炸至黃色,再用荷葉包裹,在煎牛排的時候,放入底部,臭豆腐和荷葉的香味都會浸入到牛排裏,這比澳洲正宗的牛排更香氣逼人。唐琳把這起名為“中國牛排”,這“中國牛排”一面市,立刻引起了愛吃時髦東西的澳洲人的興趣。除了堂食,唐琳還提供包裝外帶,他為臭豆腐量身定做了一個精品包裝盒,客戶完全可以攜帶方便,送給親戚朋友也拿得出手。

  唐琳的專賣店生意越來越紅火,這個“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東西,讓許多澳洲人紛紛豎起大拇指:“Inimitable! Inimitable!”(無與倫比的!)

  越做越有膽識的唐琳拿出了一份計畫書,他竟然要把臭豆腐店以連鎖專賣的形式加以發展,有統一的店內裝潢設計,統一的包裝盒設計等等。

  在唐琳的成功經營下,到2006年2月,他已經在澳洲開了14家連鎖店,每個月的純利潤高達10余萬美元,一年就是130余萬美元,即使按四六分成分到唐琳頭上,至少也有80多萬美元。連唐琳當初也沒想到,自己一個尚未畢業的大學生,居然可以掙這麼多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