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烏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是江南著名古鎮之一,歷史上這個小鎮曾出過64名進士、161名舉人,茅盾、沈澤民、嚴獨鶴等名人更是爲小鎮增添了幾分顯赫。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讀書處,鎮上的西柵老街是旅遊的主要景點。

烏鎮街道上清代的民居建築保存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這些老房子裏。烏鎮從1998年開始發展旅遊業,目標是使烏鎮保持一百年前的老樣子。

烏鎮的小吃很多,杭白菊、絲棉被等都是很有名的,東柵的“林家鋪子”也應該去看看。




我們今天的主管活動是"睇水",因為早上先到烏鎮,下午到海寧縣觀潮,翌日再到西湖和胡雪岩故居。


這天的天氣不甚理想,還飄著雨的,從而擔心拍出來照的照片不吸引。幸好迷人的風景始於留住觀賞的雅興。水鄉是旅遊景觀中最美麗的景色之一,所以不少旅遊雜誌經常找水鄉做題材。


我每走一步便留意值得拍照的景點,因為留下美好的回憶是旅客的其中一個目的,即使國慶的烏鎮已擠得水洩不通,低我還是應拍就拍。遺憾的是領隊不斷催促,因為生怕趕不著下午一時十分的錢塘海寧漲潮。



江南是多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坐落在一片青山綠水之間,輕柔的流水,精巧的石橋和古典的民居,充滿詩情畫意。而俗語說:「要看江南水鄉,不如到烏鎮」,「烏鎮」自古繁華,地處浙江北部,不僅具有清雅古樸的水鄉風情,更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風韻。




姑蘇留都之前戶 嘉湖浙甸之後屏

烏鎮古稱「烏墩」,春秋時為吳疆越界,吳國曾在這裏戍兵以防禦越國,故又名「烏戌」。到唐代咸通年間始稱烏鎮。烏鎮地當水陸要衝,古時處在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地,有「姑蘇留都之前戶,嘉湖浙甸之後屏」之稱,

烏鎮又是周邊地區的集商重地,規模鼎盛時達十萬人之多,在歷史上有過「富商大賈數千輦萬金而來」的繁華景象。但是這一切毀於19世紀中葉的戰火之中。但從現存的古鎮建築中仍可看出些許當年的盛景。

烏鎮境內河網密佈,縱橫的溪塘穿街傍市,大運河繞鎮而行,溪上有座座小橋,小船在水中穿行,岸邊綠樹成蔭,鎮中的點點滴滴皆透出悠然的水鄉韻味,千百年來,民居臨河而建,傍橋而市,悠遠的古岸、水閣和廊棚綿延千餘米。一條千年老街在蜿蜒曲折地緩緩伸向前去,望不到盡頭。青石板路的兩旁則是古樹、廟宇、深宅大院和木柵黑瓦的儉樸民居,令人想起久遠的往事和千年的遺韻……




烏鎮的靈氣——水閣

與其它江南水鄉小鎮一樣,烏鎮的格局是「家家面水,戶戶枕河」,但充滿靈氣的水閣卻是烏鎮獨有的特色民居。

烏鎮的街道臨河而建,臨河的一邊稱作「下岸」,街道的另一邊則稱作「上岸」。位於下岸的民居有一部份伸出河面,依靠打在河床中的木樁或石柱支撐,上架橫梁,擱上木板,人稱「水閣」,好似將傣家的吊腳樓搬至江南的水鄉之中。

水閣三面有窗,窗旁有門,門外有延伸至水下的石階,居民可以臨河打水,洗衣洗菜,或者將竹籃從水閣上放下來,向過往船隻買菱、買藕、買蝦、買魚。而在水閣中臨窗而坐,欣賞水氣濛濛的古鎮,使生活多了一份悠閒,烏鎮也因水閣更顯溫婉。


烏鎮:


 


風情獨具的茶館

茶館是烏鎮另一種獨特的風情。歷史上,不足萬人的烏鎮茶館竟然有六十幾家,可以說是茶館遍佈,茶客如蟻。

茶館因規模、檔次的不同有高低之分,面對的茶客也不同。像地處中市的訪廬閣、三益樓、常春樓、一洞天、明月樓、天韻樓等屬雅致的高檔茶館,稱為「街莊」,而一般普通得小茶館分散在鎮子東南西北四個小柵,稱為「鄉莊」,來此喝茶的都是四鄉里來鎮上辦事的農民,但這種小茶館更具有原始風味。訪盧閣茶館最負盛名,相傳因茶聖陸羽曾來此拜訪茶館主人盧仝而得名。

每天清晨,當烏鎮還處於一片嫋嫋的晨霧之中,水鄉的百姓生活就在茶館淡淡的水煙中展開了。




上:各式各樣的陳年老酒



上:烏鎮用板藍根染製的布料


下列這一組照片是2004年10月1日國慶到海寧縣觀潮:









下圖:杭州西湖


Image:West Lake.JPG


杭州浙江省省城,全省政治,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歷史文化名城副省級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城市,環杭州灣經濟圈中心城市,位於浙江省北部,錢塘江入海口,京杭大運河南端。


杭州具有秀美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並擁有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西湖風景區。


自古以來,杭州的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等美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諺,一直廣為流傳。13世紀馬可波羅稱讚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天城」。著名的土特產包括絲綢西湖龍井等。杭州市的城市品牌是「生活品質之城」!


杭州的絲織手工相當了得:



 

上海杭州行程.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