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是基督的人了!,序言:本文的寫作是為了慶祝本人領洗十週年(1995年4月15日)這個盛大的日子。從這天起,我再不是普通人了,而是一個有身份的人――我已是基督的人。 大綱;1.領洗的過程 2.這十年內我的信仰經歷 3.我的感想 4. 我的靈命(周遭的人對我的意見) 5. 轉會的感想 本文採用環敘法而成。環敘法是以一個敘點為中心,採用多次穿插,把若干事件或場面的片段連接起來,使之環環相扣,渾然一體。在環敘法之中,用以敘述的各種片段之間,以及這些片段與敘述點之間必須有內在的聯繫。或是同一人物的種種活動,或是同一事件的種種場面,或是同一場合的種種景象,都要能聯繫一起共同回環同一敘述點,從而多角度及多層次地刻劃所表現的主題。本文以受洗的一刻為主幹,十年內的信仰經歷為樹枝,樹枝圍繞著樹幹。 這是三千多日前的往事了。1995年4月15日對本人來說絕對是重要的日子。如果在那天出生的嬰兒,今天他已是一位十歲的小朋友了。時間過得快如火車,一切發生的事像火車外的景物,一一都往後退,退得如彩帶子般,留下來的只有人的回憶。 天主教會選擇復活節替人洗禮的意義在於象徵我們死於罪惡,以及活於基督。 當天晚上九時許,九龍城盛德街聖母配書院裡,熊神父問:“你願意成為基督徒,並願意接受聖教會的教導嗎?” “我願意。” “妳願意棄絕罪惡,好能得享天主子女的自由嗎?” “我願意。” “妳信全能的天主聖父創造天地嗎?” “我信。” “妳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由童女瑪利亞所生,受苦受難,死而復活,現今在天上享受光榮嗎?” “我信”。此時,聖洗禮儀已接近高潮,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以前的信仰經歷,熊神父此時開始舉起雙手,他一邊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一邊輕按著我的頭部,說:“Maggie Aggie(我的聖名)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為妳受洗。語畢,他便舉起貝殼,聖水隨即淙淙地流到我的頭上,這時是晚上九時廿一分,我仍記憶猶新,而所發生的事也歷歷在目。我在短短的幾十秒忽然低下頭來,忽然又好奇地仰望神父怎樣為我施洗。無論如何,我就在這短短的幾十秒分享到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成為天主的子女。 代母Anne(勞錦珠女士)一直在旁負責我受洗的禮儀。她與我後來更發展成為亦師亦友關係,對於我靈程的成長、糾正我信仰的問題,實在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好友黃婉麗(Cecilia)在這黃金十年蒞臨觀禮(受洗及加入信義會)並陪伴我多年,黃太謝子慧更不厭其煩地聆聽並分析我的難題,就算自己的家人也不及她所付出的。 新的生命,新的開始,以後我就是耶穌基督第N位的門徒了,衪是我的牧者,我是衪的羊。一首歌詠非常適合當時我的心情;主為我牧,我一無所缺,衪領我到茵茵的草地。 我小時唸良友之聲,許多愛的故事感動了我,最經典的是其中一個故事說兩姊妹準備參加明天的聯歡會,學校要求穿白色裙子,於是,這兩姊妹興高采烈地預備好漂亮的白裙子。由於姊姊很喜愛那條裙子,簡直愛不釋手,並預早穿上,在家心雀躍地跳舞。不幸地,由於打翻墨水,姊姊的白裙子弄髒了,哭了一夜。富同情心的妹妹不忍姊姊的傷心,主動表示願意和姊姊穿校服。不久,一名親友前來探訪,送了一些很合宜的禮物給她們-兩條白色的裙子。這個故事深深感動著我,妹妹已經擁有她最心愛的東西,但也有同情心,放棄既有的東西,這才難能可貴。想當基督徒的種子漸漸在我的心萌芽了,而且愈來愈覺得當基督的人是光榮的事,有了愛,世界就充滿朝氣,彷彿生滿了花草樹木的,你想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啊! 之後,無論小學,或後來到何文田某中學就讀,看見老師對公教背景的同學說:「誰已領洗的,就帶領洗回來……..」或差遣一些已受洗的同學做宗教的服務工作,我都有點兒眼紅,他們好像地位高了一點,但其實自己都信了!看見某些公教同學對人的冷漠,有時會對天主祈禱曰: 「哼!我有機會領洗的話,一定比你們的表現好!」我真的很羨慕在搖籃時代便受洗的人們。我不斷祈禱,天父終於答允我多年的渴求,安排我在1995年4月 15日加入衪的大家庭! 熊神父舉起雙手,他一邊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一邊輕按著我的頭部,說:“Maggie Aggie(我的聖名)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為妳受洗。語畢,他便舉起貝殼,聖水隨即淙淙地流到我的頭上,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人,很少願意當基督徒,因為他們覺得信自己便成了。我是少數自我為中心的基督徒,接受耶穌當救主是福分,我在那時那刻不禁眼眶通紅,以前的罪過隨即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新生命,將來有機會享受天國的福樂。可見耶穌真的很愛世人,當然包括自我中心的人。 領洗後,我經常到石峽尾的聖方濟各堂望彌撒,認識了美籍德裔的江天文神父。日耳曼人曾入侵他國,屠殺大量猶太人,許多人對之產生仇恨感。世事無絕對,教導我做個有信德的人,及替我辦告解的,是一位日耳曼人。江神父字字珠璣,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信仰是相信我們未見的事情,他說從前有一個小朋友問他見過天主沒有?又問他相信天主嗎?他又開玩笑說幸好那名小朋友沒有問他既然沒有看過天主,那末為什麼相信衪的問題。他在此彌撒裡,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我們上巴士,不會先檢查車長有否車牌,我們仍然安心坐下來,等待他載我們到達目的地。這個既生動又真實的例子,對於我這名巴士熱衷者而言,很有深刻的體會,天主不是無時無刻地帶領著我們嗎?我們是衪的 “乘客” ,古時衪帶領猶太人出紅海,逃離埃及人的魔掌,如果我們信任衪,服從衪,衪何嘗不會帶領我們有適當的出路? 江神父是首位替我辦告解的神父,我的罪是在我未受洗前所犯的,他沒有問我做了什麼錯事,反而針對我受洗後的日常過失,並著我回去後,該以那篇聖經作為默禱。當時的我有著被強烈寬恕的感覺,新約中的扎凱(撒該)、不是被耶穌原諒後感到十分欣慰嗎?被耶穌接納後,除了悔改外,還主動地四倍償還欠款人的債項。江神父並著我回去後看看某段經文,以及多祈禱。因為自己走錯路而困擾多時終於得到解決,真的可以如釋重負了,以前只希望那件事完全沒有人知道,沒科到主動而勇敢的走到主的面前,承認罪過後,心情完全輕快,更重要的是有力量。從那天起,我沒有再怪責自己,而是繼續追隨上主,方向明確化!我至今仍然記得江神父的高大個子、高鼻樑和外貌慈祥的長者。 剛過今年的清明節,記得那時我每逢清明節或重陽節都會到聖方濟各堂望彌撒。江神父解釋煉獄的部分說理。他指出煉獄就是讓人淨化之地,因為他們的過錯而暫時不能與天主共聚,但他們的苦難其實相當於一個小朋友很想到海洋公園,然而他的家長不帶他前往那般小而已。他還著我們記得要為已故親友禱告,因為他們的立功時間已過去了。我非常認同神父的說法,慈悲的天父怎會放棄我們全人類呢?況且諸聖相通是互相關懷的表現,這種關懷遠遠超出人間與靈界。信仰告訴我死亡並不可怕,真正的可怕在乎我們有沒有履行上主的旨意。 江神父也不盡是嚴肅地說教,他告訴我們他在1960年初到香港學習廣東話時,不明白為何廣東人稱掃墓為拜山。後來教導他廣東話的仁兄指中國人的墓地多建於山上,並習慣在清明及重陽慎終追遠。一位日耳曼裔的慈祥長者,儘管現在已沒有回聖方濟各堂望彌撒,但仍不此你曾在我的信仰生活冊中寫下的每一句每一字。當然還有一位我忘記名字的外籍神父,四眼,較江神父胖,他曾笑著給我們思考:當我們受苦時,會否埋怨天主呢? 無論我在那裡,領洗的一剎那並沒有遺忘。熊神父舉起雙手,他一邊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一邊輕按著我的頭部,說:“Maggie Aggie(我的聖名)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為妳受洗。語畢,他便舉起貝殼,聖水隨即淙淙地流到我的頭上,冷冰冰的聖水灌在頭顱上,使我有力量、使我振奮,聖水洗清我的原罪,聖水給我新的生命。當時身穿淺粉紅全身裙子、上身穿粉紅通花長袖薄外套,彷彿一名小天使。未知將來我到天家時,會有怎樣的身軀?直至2003年4月接受牧陳師主持的學道班,他問我將來我們得到永恆的生活時,我們會有怎樣的身體?在我印象中,這題目是我在全個學道班中,最不會回答的題目。我感到慚愧,這可能暗示了我要加倍努力,對主的話要敏感些,愛護最小的兄弟姊妹,這是耶穌給我們的命令,只有這樣,世人才能認出我們是耶穌的信徒。但願我將來能十拿九穩地享受天國無窮的福樂,有一個光榮的身軀。 自從1998年起,我的就業情況不甚穩定,加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開始對信仰動搖。我真想以另一些理論幫助自己,並且愈來愈不相信聖經那種以愛心互相扶持會存在於人間,總之由那時開始,我還覺得天堂永生完全是遙不可及的事,眼前的事未解決,豈想到將來那般遙遠的事?我那時的心態,跟兒時愛主和渴望快點領洗簡直成強烈對比。熊神父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聖水灌在我的頭的感覺變得乾涸,印象也愈來愈濛瀧起來,直至2001年仲夏…. 5月27日生日那天,陽光普照,我首次在武術比賽獲得二等獎,重拾掉下已久的自信。再過一些日子,在我突然有厎靈感,寫了《海浪論》: 其實人間的所謂「吉凶」,就像海浪一樣,要來的,始終會 到來。每一個派代表每一件事件, 人置身於海灘之中,相信很難不給海浪沖激的。當然每個人處的位置都不同,被沖激的程度也有異。一次我和友人暢泳於碧波中,有時我給浪打個正著;有時則是她給浪打個正著。 當然,海浪也會帶給人們舒適、興奮的感覺,因為浪花有時會送來陣陣清涼的感覺,使悶熱的天氣帶來點點涼意;當浪花送來陣陣暖流時,使剛下水的人有種溫暖,不致著涼。 富貴榮華的浪花送來,人就大富大貴; 功名利祿的浪花送來,人就名利雙收; 很巧合,過了數天,我夢見耶穌背著我繞過一群惡人而行。我當時不明所以,究竟是日有所思呢?還是真的是耶穌給我的啟示?想來想去,不得而知。 蛇年(01)年7月3日的一個下午,我正在深水埗選購電腦書。忽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原來是一位自稱陳小姐的女士問我是否仍然找工作?我當然回答說沒有,之後她著我明天二時到油麻地上海街面試。 終於到了美國國慶日。我由於省下不必要的開支,加上那時體型較胖想減肥,故習慣了如果面試的地點是土瓜灣、佐敦、油麻地等地,會選擇步行前往。那天烈日當空,氣溫超過三十度,步行不久便已汗流浹背了。心想這三個月來不知見過多少份工,結果都是沒有回音,剛過去的六月下午,多數在家收看無線電視的新扎師兄消遣,減少待業的失落感。在炎熱的香港市區走路,一點也不愜意,因香港的市區熱島效應十分厲害,這種感覺大抵代表著數月來的感覺,每一刻每一秒都在煎熬。我想這次又是敗興而歸了,數天前到油麻地面試的工作,不是沒有任何消息嗎?終於到了目的地。既然已到,就必須積極地完成這個面試。十六樓啊,乘電梯吧!祝君好運! 電梯門甫打開,看見一個小型木書架,擺放著宣傳單張。仔細一看,並非普通單張,而是福音單張。啊,這是一家基督教的機構。心情是悲喜交雜,喜的是它是一所督教機構――有使命的,傳揚主的福音,悲的是我是天主教徒,雖然大家都相信耶穌,但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基督教教會都承認天主教,記得以前嘗試電話應徵某基督教機構的工作,對話間對方認出自己有天主教背景而告吹。不過,既然陳小姐主動約我前來面試,一定閱讀過我的履歷,權且試一試吧,千萬別到重要關頭退縮,否則必定無可能。 這是一所非常細小的商廈單位,內裡擠滿各年齡的人,他們都忙個不停。陳小姐是一位慈祥的女性,她馬上接見我,我坐在窄窄的房間,乘電梯時的擔心反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和。她問我一條問題,直至現在,我仍深刻記得。她問我什麼人需要耶穌?我當時回答說什麼人也需要。她隨即帶我到酒樓找鄔牧師。後來才得知陳小姐是鄔牧母,他們的辦事處便是T機構,她和牧師說現在忙於街頭籌款,以日薪一百元聘請我作臨時工。 呆待了三個多月的我當然答應,反正是基督教的機構,我挺想體驗一下在福音機構事奉的滋味。回到辦公室,我便跟剛才見到的年青人一起工作,記得第一位認識的是 Jacky,另一位是鄧昌升,我們準備解字,和剪紙,準備明天為期十日的街籌,雖然忙碌,但心情卻是輕快,沒想到面試成功,更沒想到面試後馬上工作。我在此一幹就幹了十四個月頭。我是該機構十一年(2001年)來首位天主教同工。 當天,熊神父舉起雙手,他一邊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一邊輕按著我的頭部,說:“Maggie Aggie(我的聖名)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為妳受洗。語畢,他便舉起貝殼,聖水隨即淙淙地流到我的頭上,每點水洒在頭,也滴心田,主的聖水固然清盡我的原罪,也清洗我不少往事,現在不是十分清潔亮澤嗎? 整個七月,我們忙過不停,大部分都在戶外工作,走遍了華富、愛民、旺角、銅鑼灣、長康,體力勞動,可是大家的合作,令工作順利,尤其到每層樓派愛單張,了解一下一般市民的家庭情況,感到頗有趣。七月尾開始負責室內的工作―― 用Excel計算辦公室的開支。有了工作,心情相當舒暢,顯得自己有用處,何況是福音的工作。記得七月廿八日當天,是我和親人一塊兒到丹霞山等地旅遊的廿年紀念日,那時我很開心,所見的事物在香港從未見過的,回家後以兩個下午寫下我一生首部遊記――一名小四生以有限的文筆去完成她旅遊中的所見所聞。正如現在是我受洗十週年一樣,以十年有限的靈命寫下這段日子的感受及所見所聞,一切由天父帶領,一如當年熊神父舉起雙手,他一邊拿起盛滿了聖水的貝殼,一邊輕按著我的頭部,說:“Maggie Aggie(我的聖名)現在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為我受洗。每滴聖水代表每一時刻、每件事… 受洗後較為有意義的是在01年十月底,我和鄔氏夫婦一同前往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和巴馬瑤族自治縣脤災。這兩處均是偏遠的山區,交通極為不便,山路崎嶇,而且到較有規模的城市動輒花數小時車程,物資匱乏,當地人民生活水準其低。一些年紀跟我差不多的巴馬瑤族自治縣的女災民甚至連縣政府門面的數個字也不會閱讀,年青一代很多跑到廣東謀生去了。他們對物質的要求並不高,在我們眼中覺得普通的東西,但他們已覺得十分好,各人都開心地接受物資。耶穌說為最小一個做就是為衪所做,但願環江和巴馬的同胞能有足夠的糧食,當然更重要的是希望他們藉此機會領會到靈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當基督徒的最大意義是能夠履行耶穌的旨意,是我在賑災期間的最大領會,也是我受洗後最大的體驗。加上在T機構認識了不少靈命強的弟兄姊妹,對本人的信仰有莫大的裨益,如Peter兄經常揉合學識與信仰開啟本人的茅塞 聖水的澆灌、聖靈的教導使生活變得有意思。03年再次改變工作環境,由自由的工作模式轉到一分鐘也不能遲到的銀行,的確需要時間的適應。幸好我在這一年認識到一些好同事,幫助是我這位已信的人的模範,我在這百忙的工作中增添不少喜悅。更重要的是,繼01年後,我進一步跟基督教的弟兄姊妹建立緊密的接觸--在聖靈降臨節正式加入信義會,我現在已有會友證,這是我多年祈求天基兩方面合的重大成果。我雖然只是一粒小沙,在教會史決不會有任何名字留下,但意義卻是無比的重要,我的加入,正正告訴主內朋友,以致未信的人,我們耶穌的子民是團結的。由 1517年直到2003年的今天,足足四百多年了,正所謂天下之大,久合必分,但久分也必合的,傳道書一語道出了.其次意義重大亦在於當年馬丁路德分裂出來的教會是信義會,而我今日轉到此會,代表著在一定程度上,兩方面的弟兄姊妹已有一個小合一了!主內合一大團結萬歲,光榮永遠歸於三一神! 值得高興的是該會承認天主教的洗禮,所以本人無須重洗,只是接受信義會的教導便是,至於聖母,陳牧師說如果不視聖母為神也沒問題的。陳牧師更對執事說,我已是基督的人,一來大家相信同一神,其次我當年的洗禮是正確的,該予以豁免重洗。總之,感謝天父和耶穌基督賜予我聖靈,好使我在生之年以及衪回歸之前認識衪。信義會XX堂的陳牧師多次聆聽我在生活上的分享,他為了幫助我面對困境,不惜放下手上的工作而替我祈禱,好使我安然面對。由於他的多次帶禱與信心穩定下來,哈!03年底的某個既令我傷心,也使我憂心的問題不僅迎刃而解,而且愈來愈理想,就是某些原本不大接納我的同事居然變得主動關心自己,甚至愈來愈稔熟。牧師的指導及帶領絕對功不可沒。對於我這個說話太直率、靈命普通的會友多番接納和多次替我代禱使我感動,他的熱心栽培和愛心的指導,無條件的接納,正是主愛我的縮影。他當天那句〝妳已是基督的人了〞好像在我的心上敲鐘般,不時提醒我擁有這個身分,也有這個身分相應的任務。更神奇的是每當我想起〝妳已是基督的人了〞這句話使我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我已充滿聖靈,當然沒有理由不繼續努力向著標竿直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