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專訊】視、聽均有殘障的女學生,以唇讀書溫習,在文憑試奪得35**的佳績,叫全城感動,卻喚起一闕殘障狀元求職悲歌,令人反思殘疾人士就業難的問題。


曾被譽「香港聾人狀元」李菁,打破聽障考生歷年來在中學會考的最高分紀錄,並在嶺大畢業,卻發出數百封求職信不獲聘,連快餐店也因是大學生而拒聘,最終跳樓亡。其姐寄語主包容殘障人士。


失明弱聽考生曾芷君靠自創唇讀,在今屆文憑試奪35**上,李菁的姊姊看完媒體報道後,於其個人社交網寫:「似曾相識的新聞。讀好書了,出到社會又會點?有幾多老能包容他們?」這段說話,在連日來全城發出的掌聲中,道出殘障狀元的悲歌。


成績單狀寫上「圾」


「我不是盛載圾的『圾箱』。逃避是我的原罪,痛苦是我的命運。」(李菁網上日誌節錄)。


看着妹妹題《零價》的網誌文章,李從中知道妹妹因工作問題而感到自己沒價20083月,年僅26歲的李菁終承受不住壓力自殺,離開人世。李在妹妹死後發現,原來生前將所有的成績單、狀、文憑裹在一起,並在上面以大字寫下——圾」。


李菁在1歲多時因發燒而聽覺受損,需戴上助聽器及接受語言訓練。天資聰穎的,中學獲派Band 1學校,可惜完成中一課程後,該校校長以資源不足由,要求退學。李慨歎,事件對妹妹影響不少,「就算讀得好又點?原來都會被人出校。」後來妹妹轉 到何文田一所中學讀書,並在99年會考取得2A3B的佳績,再到嶺南大學修讀社會科學。然而,妹妹大學畢業後,只找到在痙攣協會當文員的工作,「與其他大 學生一樣,畢業後()也希望工作可學多些、發揮多些。」


盼社會漸改善制度配套


表示,妹妹希望尋覓更好的工作,故當文員一年後辭工,其後寄出200多封求職信,甚至向麥當勞求職,對方卻以「大學生,請不起」由拒


直至中文大學主動邀請兼職從事究及協助弱聽小孩,李菁才結束長達近3年的待業生活,但長久的失意,已為她選擇走上路埋下了伏綫。


妹妹李菁的事件不是單一的個案。」在朋友口中聽到這句說話,使李決定化悲憤力量,在妹妹離世4個月後,透過賣出妹妹的遺物所獲得的4,000多元,與友人成立了「龍耳社」,冀助聽障人士就業。


從媒體看到今年文憑試考生曾芷君的故事,勾起李無限回憶,說:「成功了,故事好多人『like』又點?好多人都只是『click』完就算。問 題是,如果有聽障人士來見工,會點?如果有同事是聽障人士,又會點?其實大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李最希望能先打破社會對「聽不到就是溝通不到」 的一大誤解,並逐步改善社會對支援殘疾人士的制度及配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