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天,我在信箱收到一張聖誕咭,信封面的收信人是「苗博士醫生」,我不禁莞爾,我也不知什麼時侯榮升為「博士」,我連忙拆開信封看看,原來這咭是一位八十歲的李婆婆送給我的。



李婆婆性格外向開朗,每天行山晨運,跟街坊飲茶搭訕,好不快樂。她是佛教徒,深信善報,一把年紀還到醫院老人院做義工。前年她不幸發燒出疹,病了足足個多月。之後,她性格大變;鬱鬱寡歡,內向封閉,由一位「開心果」變成怨天尤人的老婦。她經常失眠,睡不著就吵醒子女,時時刻刻地吸引他們的注意,令子女大受困擾。


但家人還不知她患上抑鬱症,直至有一次她企圖跳樓自殺,家人才帶她去求診。原來患上濾過性病毒後,有些人會有持續憂鬱的症狀,部份演變成典型的抑鬱病。因為李婆婆的病情嚴重,所以我「強制性」的要她入院治療。


她初初態度十分抗拒和不合作,完全缺乏病識,也不能理解治療的重要。醫生問她十句,她答少過一句。她事後跟我說那時她只感到前面是無盡的深淵,任何人都在批評她,加害於她,連醫生也與她為敵,她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殺」,認為人只有死才得解脫。


鑑於她病重,對藥物反應又不理想,我定用「腦電治療」。


一般來說, 老人抑鬱症對物的反應沒有年輕或中年人有效, 而且因為老人身體的新陳代謝慢, 又會令到他們較易受到物副作用影響, 所以相對來說, 腦電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而且很多時候, 它比物療效來得快和明顯。


治療後的個星期,她精神气色已大有進步。她回望過去的日子,才知自已患了抑鬱症,行過了「死蔭的幽谷」。她感激我把她 從「鬼門關」拉回來。說來也抹一額汗,是的,自殺在老年抑鬱症是頗為高危的。


「遇上你,可能是我積下的善報。我從不知道我那時對一切事物的觀感是因為患了情緒病。」她事後尤有餘悸並慶幸地對我說。


跟著的日子,她在門診定期覆診。抑鬱症往往要持續吃一年或以上。見到我,她每次都很高興,還說每天也替我念經祈福。我真是很多謝她的一片真誠善意。我還知道,她若停止為我「祈福」,就會是抑鬱病復發的癥兆。


雨過天晴,事過境遷。人生的低潮,終有一天會熬得過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