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瑪加伯下》並非上卷的延續,著重於一系列事件,著重於猶大瑪加伯和他的弟兄所作的一切;他怎樣清潔了偉大的聖殿,怎樣祝聖了祭壇,怎樣與安提約古厄丕法乃及他的兒子歐帕托爾作戰, 怎樣天主從天顯現,援助了那些勇敢為猶太教作戰的人,致使少數的人能驅逐野蠻的大軍;又怎樣天主大慈大悲地憐憫了他們,使他們收回了舉世聞名的聖殿,灰複了京城的自由,重整了快要廢棄的法律等等事項;強調被迫害的信徒的希望和苦難,對苦難和死亡、以及天主的公義有很深刻的見解。這卷書(和《達尼爾》)是《聖經》中首次確認死者復活的書卷,如同後一個時期的《智慧書》。 |
為明瞭本書的歷史,首先必須明瞭猶太人當時所處的光景。自從亞歷山大大帝佔領了波斯和近東各國以後(公元前333年),所到之處,必盡力推行希臘文化,將所征服的人民全都希臘化。當時所謂希臘文化,原是唯理和唯物主義。亞歷山大死後,他的大帝國為部下將領所瓜分;割據敘利亞的,是色婁苛朝代。這一朝代的君王仍本著亞歷山大的遺志,盡力推行希臘文化,以改變猶太人的宗教和法律,強迫他們接受希臘文化。不少猶太人誤中了色婁苛王的陰謀,背棄了信仰,叛離了祖國。正當此時(公元前167年),猶大瑪加伯五兄弟集合了忠於宗教,熱愛祖國的志士,團結起來,展開了捍衛宗教信仰的聖戰。血戰三十餘年,終於恢復了祖國的政治和信仰的自由。
《瑪加伯上》卷,原文本是希伯來文,但早已失傳,今所存者,只是希臘譯文。上卷所記述的,是瑪加伯兄弟三人相繼率領人民作戰的豐功偉業。卷首為緒言:記述猶大瑪加伯的家世(1,2章)。上卷正文可分為三編:前編記述猶大的奮勇作戰和獲得的勝利,以及他最後的壯烈犧牲(3:1-9:22);中編記述約納堂英勇殺敵的事蹟,及其輝煌的戰果(9:23-12:53);後編記述息孟爭取信仰自由的種種事蹟(13:1-16:22)。
《瑪加伯下》卷,為另一作者所編,是雅松「五卷史書」的撮要(見加下2:23);原文是希臘文。
此書可分為兩編。首為緒言:說明編撰此書的原委(1,2章)。前編記述猶大瑪加伯怎樣率領人民抗敵,怎樣爭取了宗教的自由(3:1-10:9);後編記述他怎樣維護了宗教的自由(10:10-15:37)。
《瑪加伯上》卷只是敘述史事,和史事的發展情形;但下卷的作者卻不然,他用史事來說教;為此在敘事時,常流露出他對宗教的熱誠。在信仰和神學方面,他有一些新的觀念:如論復活、來世永生、為亡者代禱、去世的聖者為在世的信徒代禱等觀念,這些都是在舊約其他經書內,所從未提及,或欠明確的道理。
本書上下兩卷既為希臘文,以巴力斯坦猶太人的經書目錄為正經的基督教派,多不以此二書為正經;但天主教及東正教自古即採用「希臘七十賢士譯本」,常以此二書為正經。本書上下兩卷成書的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一百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