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甲) 我的講道





(乙) 網上資料:



洗者若翰 ─ 救恩歷史的關鍵人物

【福音:路三1-6】

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般雀比拉多作猶太總督,黑落德作加里肋亞分封侯,他的兄弟斐理伯作依突勒雅和特辣曷尼地方的分封侯,呂撒尼雅作阿彼肋乃分封侯, 2亞納斯和蓋法作大司祭時,在荒野中有天主的話,傳給匝加利亞的兒子若翰。 3他遂來走遍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 4正如依撒意亞先知預言書上記載的:『在荒野中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他的途徑! 5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岳丘陵要剷平,彎曲的要修直,崎嶇的要開成坦途! 6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

經文脈絡

路加福音第一章至第四章13節敘述耶穌公開生活前的準備階段,福音作者都把若翰和耶穌的故事平行對比的表達出來,藉以顯示若翰是耶穌的前驅,耶穌在各方面都遠遠超過若翰洗者。然而福音前兩章偏重於耶穌的童年故事,從第三章到第四章13節則是以摘要的形式,綜合報導若翰洗者的出現、他的宣講以及被捕下獄。

這個主日的福音選自於三1-6,基本上和谷一1-8的內容是平行的,路加在報導耶穌的公開生活之前,先敘述了若翰洗者的出現,不但記載了他出現的時間和地點,也藉著引用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經文更清楚地強調,若翰洗者的出現在救恩史中的重要意義。

救恩歷史與世界歷史

今日的福音經文一開始,就以六個不同的方式指出若翰洗者出現的時間(三1-2),這是表達以下的敘述都是在「世界歷史」中發生的事,強調了耶穌的事件是真實的在人類歷史中的事件。

凱撒與羅馬總督

「凱撒提庇留執政第十五年」大約是主曆28-29年左右,當時巴勒斯坦地區居於羅馬皇帝的統治之下。比拉多是在猶太地區的第六任羅馬總督,他的執政時間在主曆26-36年之間,耶穌就是在這位羅馬總督的執政期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分封侯

福音中提到加里肋亞的分封侯黑落德,這個人並不是大黑落德,而是他的兒子黑落德安提帕,「分封侯」的意思是統治四分之一地區的最高長官。分封侯黑落德統治加里肋亞地區的期間相當長,從耶穌前4年直到耶穌後39年;因此,耶穌的整個公開生活期間,都在這個人擔任地方首長的統治之下。黑落德的兄弟斐理伯則是在耶穌前4年到耶穌後34年的期間治理巴勒斯坦東北地區四分之一的領土,是當地的分封侯。

大司祭

猶太大司祭原本是終身職,但在羅馬統治期間,他們常常干涉宗教事物,甚至撤換大司祭,因此,亞納斯和蓋法都做過大司祭。亞納斯擔任大司祭的時間在主曆615年之間;蓋法是他的女婿,在18-36年間擔任大司祭。在這些期間,二人擁有宗教的最高權威。

「先知」若翰

在這個具體描述的時間點上,若翰洗者出現於公眾之中。福音作者採用了先知蒙召的特別語言(參閱:耶一4;歐一1),敘述若翰被召叫的經過。在母胎中就被天主聖神充滿的若翰(一15),直到目前一直生活在曠野中(比較:一80),在此特定的時間他被召叫開始先知性的服務和生活(十六16)。

路加福音和馬爾谷福音的記載不盡相同。馬爾谷福音敘述若翰固定停留在一處,而路加則報導若翰走遍約但河一帶,宣講悔改的洗禮,使人得到罪赦(比較:一77),若翰宣講施教的內容,後來也成為初期教會基督徒福傳宣講的中心主題(二四47;參閱:宗二38)。

救援許諾的實現

福音作者將若翰洗者的公開生活,瞭解為依撒意亞先知書預言的救援許諾得到實現。路加引用的是依四十3-5的內容;但是如果讀者將「思高聖經」中的路三4-6和依四十3-5詳細比較,將發現兩段經文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在福音作者生活的時代,廣傳於猶太社團當中的聖經是希臘文的舊約,亦即所謂的「七十賢士譯本」,而思高聖經的舊約是根據希伯來文的「瑪索拉版本」。

初 期教會的基督徒運用這段依撒意亞先知書作為背景,藉以描述、理解「耶穌的前驅」若翰的生活和行動。和瑪竇以及馬爾谷福音相比較之下,路加的特點在於他特別 加上最後的一節經文:「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這一點顯示路加作品對於普世性救援獨特的關心,並且說明這個普世性的救援早就存在於舊約之中,而 且已經是若翰洗者宣講的目標。

綜合反省

就 今日的眼光來看,這段聖經當中所含有的歷史以及地理的資訊,當然是不夠精確的;但是在路加的時代已經足以達成他的寫作目的。路加藉著這些資料清楚的刻畫出 若翰洗者公開生活時的政治以及宗教情況,而他引用了依撒意亞先知書則更是給予若翰洗者一個特殊的重要性,將他的行動標示為許諾的實現,以及天主對於整個人 類救援福音的開始。

經由這個綜合性的表達,德敖斐羅和今天的讀者體認到,教會關於耶穌基督的教導絕非神話或童話故事,而是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是一個在眾所周知的時間,一個特定的地點所實現的事件(比較:宗二六26),而這個事件實現了早在舊約之中就已向萬民宣告的救援事件。基督信仰是一個歷史性的信仰!



將臨期第二主日(丙年)讀經釋義



 


(主題:準備默西亞來臨 -「修身 + 福傳」)


 


 


 






















讀經一:



5:1-9



答唱詠:



126:1-2, 2-3, 4-5, 6



讀經二:



1:4-6, 8-11



福 音:



3:1-6



 


 


 


A      讀經一:5:1-9


 


1.     讀經一開始便叫耶路撒冷脫去你居喪悲傷的衣裳」,表示耶京曾有「悲傷」的事,意指公元前587年的巴比倫充軍,三分之一的猶太人被殺,餘下的三分之二被充軍去了,部份猶太人逃到地中海周圍,較早前在4:8說明被充軍的原因:「我(耶路撒冷)孤苦伶仃,是為了我子女的罪惡,因為他們離棄了天主的法律。猶太人沒有遵守天主十誡,充軍四十多年間,他們痛定思痛而決意恢復聽從天主的話,因此,回國的時機成熟了,4:12說哀悼耶京失去子女的時期現在結束了。


 


2.     讀經一的作者向耶路撒冷宣佈雨過天晴了,她脫去喪服後可改穿5:2所說的「天主正義的披肩」,頭可戴「永生者光榮的冠冕」,這樣的裝扮象徵融洽、平安和繁榮得到保證,5:1表明這是永遠」的。「冠冕(diadem」屬大司祭的服飾之一(28:368:9),現在,耶路撒冷被提升至亞郎大司祭的身份,5:3說「天主要對天下萬邦顯示你的榮耀」,5:4以兩個頭銜稱呼耶京正義的和平」和「虔敬的光榮」,這均標誌着天主的榮耀。


 


3.     5:5-6相似一個朝聖,向東遠眺」便見到朝聖者,他們原來是由巴比倫出發往耶京的遺民。5:5說也有些朝聖者來自「西方」,也許是充軍時逃到地中海周圍的猶太人,5:6說充軍而回國的人是「押送步行」的,既辛苦亦很羞辱,現在不同了,他們回國時是被人抬回,好像皇子一樣」,「體面光榮


 


4.     5:7彷彿像40:3-4說過的:「有一個呼聲喊說:「你們要在曠野中預備上主的道路,在荒原中為我們的天主修平一條大路!一切深谷要填滿,一切山陵要產平,隆起的要削為平地,崎嶇的要闢成坦途!」曠野沒有水,因而沒有生命,沒有希望,但上主下令把亞拉伯的沙漠夷為平地,好讓以民平安地走過;另外,途中烈日當空,於是天主在5:8下令給與以民森林和一切香樹」,這是祂仁慈的眷顧。將臨期第二主日的讀經一想表達耶路撒冷會見到天主的光榮,因為默西亞會光榮地來臨


 


 


B      答唱詠:126:1-2, 2-3, 4-5, 6


 


1.     這篇聖詠似曾相識,的確,我們剛在常年期三十主日(乙年)時使用過。讀經一的5:1-9與答唱詠的126看似一個對話,天主在5:1耶路撒冷脫去喪服,然後披上光榮的衣冠,126:1說這是因為「上主帶領俘虜回到熙雍」,是一份意想不到的喜悅,「仿佛是在夢中」,126:2說回國的人「滿口喜氣盈盈」和「雙脣其樂融融」,不但人開心,5:9說天主也很開心。


 


2.     126:2b說眼見這大奇蹟,連外邦人都讚歎不已,5:3說這是上的「榮耀」,5:4說從此以民便可享受「正義的和平」。126:4說回國的人擔心途中很酷熱和口渴,於是天主便在5:7-8提供人的需要,祂已吩咐人夷平回程所經的高山丘陵及填平所有的山谷,又建築了森林和一切香樹,保證旅途很舒服和安全。有了這樣的安排,回國的人不會像當年充軍時「邊行邊哭」(126:6),5:6說正好相反,他們會很光榮,像皇子一樣地「被人抬回」(坐轎子)。


 


3.     耶路撒冷被人性化為母親,被充軍而準備回國的猶太人像子女們,讀經一說:「母親,歡欣吧!準備歡迎妳的子女回來」,答唱詠說子女真的回來了,他們歷經了艱辛而真的洗心革面了,喜悅地拿着悔改的果實回到耶路撒冷來。反省:作為智慧文學的聖詠展現出痛苦的價值,人面對危機時會受苦,但痛苦必有其意義,人要真的悔改,才能夠回到耶路撒冷,回到天上的耶路撒冷,天上的慈父會喜悅地歡迎我們。


 


 


C      讀經二:1:4-6, 8-11


 


1.     1:3一開始便說保祿一想起斐城的教友「就感謝我的天主」,1:5說出原因來,他們皈依後均「協助了宣傳福音的工作」,1:4也暗示他們「懷著喜悅」地祈禱,換言之,斐城的新教友既重內修生活,也重外在的福傳,他們是我們信友的典範。


 


2.     學者們相信斐理伯書保祿寫於厄弗所羅馬獄中,斐理伯的團體是保祿特別喜歡的,當地本身是一個軍事的羅馬殖民地,因此斐理伯人均持有羅馬公民身份,1:5卻說他們「從最初的一天直到現在,就協助了宣傳福音的工」,這團體因此被保祿視作摯友,所以他在1:7說:「我在心內常懷念你」,希臘語用了「koinonia」一詞來表達雙方的「夥伴關保祿肯定地說,「在你們內開始這美好工作的那位,必予以完」,所以聖宗徒十分感謝天主的這恩寵。讀經二是沒有採用1:7的,因為是談保祿即將受審和斐城團體對他的經濟援助。這與本主日的主題無關,故沒有被採用。


 


3.     感激之情,保祿便在1:8-11斐理伯團體祈禱。勿忘記中東的人事事只看人的外貌來判斷,保祿卻認為斐城的信友確能活出完滿的生命,他在1:9祈求他們的「愛德日漸增長,滿渥真知識和各種識」好能「辨別卓絕之」,且能「常是潔淨無瑕的。斐城的人越能堅持「協助了宣傳福音的工」,更能增加與保祿的「夥伴關」在本主日的福音裡,3:3說洗者若翰走遍約但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他的福傳心火一如斐理伯的信眾和保祿本人,福音的確需要宣傳,「滿渥真知識和各種識」和能「辨別卓絕之」的人自然得到豐收。我們教友要落實「卓絕之」,起碼要參與主日彌撒 "font-size: 16.0pt; mso-bidi-font-family: Arial; mso-font-kerning: 0pt; mso-bidi-font-weight: bold;" lang="EN-US"> + 看聖經 + 每天祈禱 + 關愛他人。


 


4.     讀經一是作者向母親說:「開心吧!準備好歡迎子女回來。」答唱詠說他們真的回來了。話雖如此,人有時未必一定有這樣的信心,於是讀經二說等待基督再來的期間,要彼此祈禱、彼此相愛,這樣便能配合福音強調的人神關係,人人都要先悔改來迎接默西亞


 


D      福  音:路3:1-6


1.     福音談人神關係,3:2有天主的話」一句更相似耶肋米亞先知的話(23:36, 42:6, 42:13),先知宣佈最後的審判及與天主的新盟約,路加說這新盟約關乎所有人,他似乎視洗者若輸如新的耶肋米亞


 


2.     那麼,若輸宣講甚麼呢?3:3說「悔改的洗禮」,這洗禮與我們所領受的不同,因為我們領受的是赦罪的洗禮。3:4-5很似讀經一的5:7,但靈修上意指倫理上和靈性上的皈依,3:4的「修直衪的途徑強調是為了基督而修直的,3:6耶穌來是為「凡有血肉的」,即所有的人,他們「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故人人都有得救機會。


E      四篇讀經的重要章節


 


1.     5:1:「永遠穿上天主光榮的華服。


2.     126:2:「那時,我們滿口喜氣盈盈,我們雙脣其樂融融。


3.     1:8-9:「天主為我作證:我是怎樣 基督耶穌的情懷愛你們眾人。我所祈求的是:願你們的愛德日漸增長。


4.     3:5-6:「彎曲的要修直, 崎嶇的要開成坦途!凡有血肉的,都要看見天主的救援。



 (丙) 王保誠神父資料:


【路加福音5: 17-26分享】
我們應當把軟弱的朋友帶到天主面前,藉著有信心的代禱,祈求得到天主垂聽。願我們今世虔誠地事奉上主,並期待來日得享永恆的救恩。12月7日是聖安博紀念日,求主賞賜教會不斷產生遵行聖意的偉人,勇敢而明智地治理教會,啟發人們樂於犧牲的智慧。


【Reflection on Lk 5:17-26】
This week, the readings take us to count the ways how the Lord has come to save us. Today, Jesus speaks about forgiveness. Salvation comes in the form of making us whole again from the root that breaks us—sin. By restoring the paralytic man, Jesus shows us how forgiveness and healing are the way of saving us from the power of sin.


【今天我們看見了出奇的事】
有一天,耶穌正在施教,幾個法利塞人和法學士也在座。他們是從加里肋亞和猶太各鄉村及耶路撒冷來的;上主的德能催迫耶治病。看,有人用床抬來一個患癱瘓症 的人,設法把他抬進去,放在耶穌跟前。但因人眾多,不得其門而入。遂上了房頂,從瓦中間,把他連那小床繫到中間,正放在耶穌面前。耶穌一見他們的信心,就 說:「人啊!你的罪赦了。」經師和法利塞人開始忖度說:「這人是誰?竟說褻瀆話?除了天主一個外,誰能赦罪?」耶穌看透了他們的心思,就向他們說:「你們 心裏忖度什麽呢?什麼比較容易?是說:你的罪赦了,或是說:起來行走吧!但爲叫你們知道人子在地上有權赦罪。」——便對癱子說:「我給你說:起來,拿起你 的小床,回家去吧!」那人立刻在他們面前站了起來,拿著他躺過的小床,回家去了。眾人十分驚奇,並光榮天主,滿懷恐懼說:「今天我們看見了出奇的事。」



路加福音5: 17-26【We Have Seen Incredible Things Today】
One day as Jesus was teaching, Pharisees and teachers of the law, who had come from every village of Galilee and Judea and Jerusalem, were sitting there, and the power of the Lord was with him for healing. And some men brought on a stretcher a man who was paralyzed; they were trying to bring him in and set him in his presence. But not finding a way to bring him in because of the crowd, they went up on the roof and lowered him on the stretcher through the tiles into the middle in front of Jesus. When Jesus saw their faith, he said, “As for you, your sins are forgiven.”
Then the scribes and Pharisees began to ask themselves, “Who is this who speaks blasphemies? Who but God alone can forgive sins?” Jesus knew their thoughts and said to them in reply, “What are you thinking in your hearts? Which is easier, to say, ‘Your sins are forgiven,’ or to say, ‘Rise and walk’? But that you may know that the Son of Man has au-thority on earth to forgive sins”– he said to the one who was paralyzed, “I say to you, rise, pick up your stretcher, and go home.” He stood up immediately before them, picked up what he had been lying on, and went home, glorifying God. Then astonishment seized them all and they glorified God, and, struck with awe, they said, “We have seen incredible things today.”
Lk 5: 17-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