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甲) 我的講道:



(乙) 網上資料:



為真理作證的君王

【福音:若十八33-37】

天主教會在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這個節日在教會中出現的相當晚,1925年才由教宗碧岳十一世訂定為教會的節日,教宗保祿六世在1970年決定將這個節日移至常年期最後一個主日慶祝。

【經文脈絡】

馬爾谷福音對於耶穌基督的描繪側重於「受苦的人子」圖像,比較不強調耶穌基督的君王性身分,因此,常年期乙年最後一個主日的福音選讀再次跳出馬爾谷福音的循環,而選自若十八33-37。這段十分簡短的經文是比拉多審問耶穌的一部分(若十八28〜十九16),欲明白這段在主日聚會中公開誦讀的福音內容,必須先掌握比拉多審判耶穌的整個過程。

耶穌受審的敘述

若 望福音的作者加大篇幅報導耶穌受審的過程,使這段記載成為若望福音苦難敘述的中心部分。整段報導顯出高度的戲劇張力,耶穌受審的過程並非只侷限在一個法庭 中進行,而是在總督府「內部大廳」以及「外部庭院」之間不斷交換的場景。總督府外庭院籠罩在「黑夜」之下,猶太人、司祭長以及僕人們站立其中;總督府大廳 內則是「燈火通明」,只有耶穌獨自和比拉多對話;而比拉多則來回奔走於大廳內外(黑暗與光明)之間,這個往返的舉動顯示他猶疑不決的情況。耶穌和比拉多的 談話內容,正是眼前所發生的事件最深刻意義的解說。透過君王性的頭銜,清楚的顯示出基督論的基本觀點,耶穌藉著自我貶抑使祂的君王性得以顯揚(但是,只有 相信的人可以了解這個啟示)。在敘述的過程中,耶穌的君王性越來越清楚,直到最後比拉多公開宣揚耶穌是「猶太人的君王」雖然是以罪狀牌的形式宣告。

羅馬的審判情況

福 音的描寫符合羅馬時代的審判情況,審判者對原告與被告雙方一一提出質詢審問,被告也有機會發言為自己辯護;然而在真正的羅馬審判庭上,辯護者的答辯應該是 公開舉行的,耶穌和比拉多在總督府大廳內的對話卻是私下的,猶太人被排除在外,根本完全不知道談話的內容。這個情況乃是為了配合若望福音的寫作需要,因為 根據福音先前的敘述,耶穌已經不再對猶太人公開發表談話了(參閱:若十二36)。

猶太人:耶穌的控告者

比 拉多關於耶穌君王性訴求的問話,顯的十分突然、缺乏上下的關連。這是福音作者以比較自由的方式交代,他由歷史情況了解到猶太人對耶穌所提出的控告。這一點 可以由耶穌最初的回答和比拉多的回應中清楚的看出來。並非羅馬人主動逮捕耶穌,而是猶太人誣告祂是暴亂份子,事實上也是司祭長、長老、經師和全體猶太人 把耶穌交給了羅馬總督(參閱:谷十五1)。

耶穌的王國

由 於耶穌目前在羅馬的審判庭上,任何熱忱派、或者政治性的誤解都不再可能發生,因此,耶穌可以公開地談論祂的君王性和祂的王國。耶穌明確地答覆比拉多說: 「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36)耶穌的能力與權威都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為天主作證,整部若望福音就是敘述耶穌如何完成了這個啟示的使命。因此,「耶穌的王國」不可和「天主的國」混淆不分。事實上在若望福音中「天主的國」幾乎完全隱退在幕後,僅僅在耶穌和尼苛德摩的談話當中出現過兩次(若三35),而且是比較符合若望團體的末世論的形式。耶穌的君王性是由天主而來的,因此,祂向這個世界提出質問的方式將啟示帶給世界,目的是召叫一切由真理而來的人,做出跟隨祂的抉擇。

比拉多:真正的受審者

在這個審判的情況中,主要角色徹底的被顛覆、轉換,情況顯示比拉多被轉換成必須做出決定的一方,他被要求表達他的信仰。比拉多原本是審判者,現在竟然變成被要求做出決定的受審者!

接受「真理」,進入「天國」

四 部福音作者敘述耶穌受審的事件時,都指出人們針對祂的君王性提出控告和質詢。但是,惟獨若望福音採取「對話」的形式報導整個經過,在對話中耶穌針對這個問 題,給予了一個非政治性的答覆。若望福音中羅馬總督比拉多所提出的問題,和瑪竇記載的耶穌童年故事中,東方賢士所提出的問題十分相似:「新誕生的猶太人的 君王在那裡?」(瑪二2) 瑪竇福音中的經師們並不能給予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是,若望福音的耶穌則是明確地啟示,祂的王國並非「來自」於這個世界,而是「為了」這個世界而來的。耶穌 的王國是為給天主的真理作證,使一切和真理相遇,並且做出抉擇接受真理的人,能夠明白耶穌所做的一切,進而得以進入天主的國。

基督普世君王節(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基督為王,直到永遠)



 



 























讀經一:



7:13-14



答唱詠:



93:1, 1-2, 5



讀經二:



1:5-8



福 音:



18:33b-37




 



 



A        



 



1.     基督普世君王節是教宗庇護十一世於公元1926年訂定的,在每年十月最後的主日慶祝,目的為提醒世人宇宙的主是耶穌基督,也為在萬國萬民間建立和平。讀者會感到奇怪,既然如此,這慶節為甚麼不在十月底慶祝呢?這是因為梵二決定改為每年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慶祝,好把全人類祝聖而獻給耶穌聖心。



 



2.     基督是聖父所傅油成為永遠的大司祭和普世君王的,作為大司祭,祂自願在十字架上奉獻了自己的性命,藉著祂那完美的祭獻,一次而永遠地贖回了整個人類。作為君王,耶穌統御整個宇宙,然後把真理和生命的王國獻給全能天主聖父,這王國充滿了正義、和平及仁愛。



 



 



B      讀經一:達7:13-14



 



1.     達尼爾先知書的結構分為三部份:



 



        (a)   1-6達尼爾和其同伴被召選進入巴比倫的宮廷中,記錄期間所發生的事件;



 



        (b)   7-12達尼爾默示性的神視;



 



        (c)   13-14達尼爾的其它事件。



 



讀經一選自第二部份,是五個神視中的首個,有四隻巨獸出現,而人子乘着雲彩降下,走向「萬古常存者。



 



2.     先看上文,7:3達尼爾在異象中見到「四種巨獸中出來」,「」在聖經中是恐佈的,1:2說「深淵」是「一團黑暗」的,在舊約裏,「」與天主為敵(74:13)。11:7說那巨獸來自深淵,到21:1的新天新地時,「」便消失了。「四種巨獸」象徵耶穌時代前的四個王國 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



 



3.     讀經一7:13所說的「相似人子者」並非指默西亞,其原意指7:18的「至高者的聖民」,意即以色列子民,這民族先後被上述四個帝國所迫害。面對着長久的痛苦之下,以色列子民的信德動搖了,故先知的神視是要鼓勵人保持熱忱和信德,要相信終有一天,他們會當家作主。對這樣的詮釋,讀者會感到猶疑,因為四福音使用「人子」一詞八十多次,而且耶穌也自稱為「人子」(14:62),事實上,「人子」在舊約中出現了數百次,意指「人,子民,人類之子,世人,亞當子孫,我或本人的自稱。



 



4.     7:13的「人子」與7:14頗有關係,先知勸勉眾人要持守信德,而受苦中的以色列子民信了先知的話,結果可以進入天主的神國,接受天主所賜的「聖潔」、「尊榮」和光榮的「國度」,成為永不敗壞的神國。至於耶穌自稱為「人子」,是因為那神權的王國改變成默西亞君王自己,這詮釋是耶穌前約一兩世紀的哈諾客書寫的。因此,耶穌基督便是那默西亞君王,我們便慶祝基督普世君王節。



 



 



C      福  音:若18:33b-37



 



1.     18:28-19:16是一個完整的單元,其結構如下:



 















































a



外面



18:28-32猶太領袖們要求判耶穌死刑



b



 



室內



18:33-38a比拉多耶穌首次對話



c



 



外面



18:38b-40比拉多認為耶穌無罪



d



 



室內



19:1-3:苦鞭


+ 戴茨冠苦刑



c’



 



外面



19:4-8比拉多再認為耶穌無罪



b’



 



室內



19:9-11比拉多耶穌二次對話



a’



外面



19:12-16猶太領袖們獲許判耶穌死刑




 



2.     從這交錯法的結構可見,整個單元的重心在於19:1-3基督被嘉冕為君王,因此19:1-3看來更適合作為這慶節的福音。



 



3.     福音中比拉多耶穌所發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這顯示猶太人曾在背後向代表羅馬帝國的總督比拉多中傷耶穌,表示祂意圖叛亂而成為猶太人的君王,若望福音前十七章從來沒有稱耶穌為「猶太人的君王」,可見祂受到了政治迫害而背負這政治罪名。耶穌比拉多回答說:「這話是你由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我而對你說的?耶穌這話是要刺激比拉多的良心作反思,但比拉多18:35說自己不是猶太人,「猶太」一詞即「讚美天主的人」,比拉多說自己不是「讚美天主的人」,可惜的是,當時那些持「讚美天主的人」身份者卻想殺死天主子!



 



4.     18:36-37耶穌直言承認自己是「君王」,但其王國不屬於這世界,耶穌跟着在18:37說:「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這話立即帶領我們回到10裏,10:27共鳴了耶穌現在的話:「我的羊聽我的聲音。



 



5.     耶穌18:37說,作為「猶太人的君王」,祂要為「真理」作證,比拉多18:38的回應(「什麼是真理」)乃源於猶太人的文化,為猶太人來說,「真理」並非在於事實的真相,而在於眾人認為某事是真的或是假的,即使法庭判定某人無罪,如果眾人認為他有罪,便算有罪,所以當比拉多出來聲稱耶穌無罪時,眾人卻大喊:「釘死祂!



 



6.     比拉多有耳而聽不見耶穌所說的「真理」,他猶如被西滿伯多祿削下了右耳的瑪耳曷18:10),因此他聽而不聞,只無意識地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除比拉多外,唯一宣認耶穌是天主子者乃19:3時的羅馬士兵們:「猶太人的君王,萬歲!」記得這些人都不是猶太人!



 



 



D      讀經二:默1:5-8



 



1.     1:4說致書給「個教會」,「」象徵完美,「恩寵平安」乃默西亞時代的特恩,這種問候風格很有意思,希臘人喜歡用「恩寵」來問候人、而猶太人則喜歡用「平安」來問候,可見作者要暗示耶穌的訊息是給普世人類的。「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者」乃雅威聖名的詳述,雅威即「我是自有者」(3:14),天主是歷史的主,也是永遠的大主。「寶座前的七神」象徵着天主的權威,祂是全知的,舊約裏的4:10已提過:「這七盞燈就是那遍察全地的上主的眼睛。」同樣,5:6也說「羔羊(指耶穌基督) … 的七隻眼。



 



2.     1:5用了三個頭銜稱呼耶穌:「忠實的見證,死者中的首生者,和地上萬王的元首」,「忠實的見證」源於撒下7:14:「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若是他犯了罪,我必用人用的鞭,世人用的棍,來懲戒他。」這是天主給達味的許諾,無論達味犯了甚麼錯,天主只會懲罰他,但不會離棄他。1:6耶穌使人「成為國度」和「成為 … 司祭」,意謂恩賜人分享其君王職和司祭職。這與我們的洗禮相關:受了洗的人成了聖神的宮殿(格前6:19),也接受了司祭的職務,基督徒因此也像耶穌一樣成為祭品,就如伯前2:9說我們是「特選的種族,王家的司祭,聖潔的國民,屬於主的民族。



 



3.     1:7耶穌乘著雲彩降來」,這當然指末日,能看見祂的人乃「那些刺透了他的人」,這話也吻合12:10的話:「他們要瞻望他們所刺透的那一位:哀悼他如哀悼獨生子,痛哭他像痛哭長子」,「瞻望他們所刺透的那一位」,匝加利亞先知早耶穌三個世紀前已說了這話,3:14說當「人子也應照樣被舉起來」,人才肯相信。作者這樣說,是要鼓勵受迫害的人要懷着希望地等待。



 



4.     1:8『阿耳法(alpha)』和『敖默加(omega)』分別是希臘語首和尾的字母,為要表示天主是一切的始和終,祂超越歷史、時間和空間,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者」作者所見的神視是要反映當時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因祂聽命至死,帶給了基督徒希望,祂「救我們脫離我們的罪過」,也使我們「成為國度,成為侍奉他的天主和父的司祭」,作者提醒讀者要感謝救主之恩。



 



 



E      答唱詠:詠93:1, 1-2, 5



 



1.    答句是93:1:「上主為王,以尊威作衣冠。」這話吻合了本主日的主題:「基督普世君王節。」領經的第一段要讚美上主的德能,上主的「尊威」和「德能」都是無限的。領經第二段要指出天主這些德能的功用:「奠定了大地塵寰,大地塵寰不再搖撼。」根據希伯來的宇宙觀,大地是由數支大柱支撐着的,洪水也不能把人沖走,只有天主才能穩定大地,祂是宇宙的君王。作為君王,天主必有其「寶座」,座落於雲倉上和高山頂,這話可見於11:465:7,天主的「寶座」是其權威,既穩定亦永恆。



 



2.     領經的第三段是93:5,強調天主神聖之所在,天主的「殿宇」最能彰顯祂的「神聖」,聖殿既是祂的「寶座」,也是祂在世上的住所。



 



3.     答唱詠沒有使用93:3-493:3有「江河」,而93:4滔滔洪水」和「汪洋大海」,這些均屬反對天主的惡勢力,因為在舊約裏,河流往往象徵以色列的仇敵:尼羅河象徵埃及46:70)、幼發拉河象徵巴比倫27:1)、而底格里斯河象徵亞述帝國(8:7)。當基督為王時,一切惡勢力已被消除,不必再提。



 



4.     本主日四篇讀經如何連接起來呢?讀經一裏,達尼爾預言天主會賜與人子者統治權、尊榮和國度」,福音中的比拉多羅馬兵士都宣認耶穌為「猶太人的君王。」讀經二說復活的主乃「地上萬王的元首」,祂的王權是永遠的,1:7說到末日時,人人都能目睹,答唱詠呼喚大家齊聲讚美君王,要前往祂的殿宇去朝拜祂。



 



 



F      四篇讀經的重要章節



 



1.     7:14他的王權是永遠的王權。



2.     93:2:「你的存在,從恆古即已開始。



3.     1:8:「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將來永在的全能者上主天主。



4.     18:36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丙) 梁啟光神父的資料:


基督君王節:慶祝人類因耶穌而偉大


(圖片:耶穌基督是宇宙、真理和生命的君王)


這主日是禮儀年的年終;我們與教會一起慶祝基督君王節,向世界公開宣認耶穌基督是宇宙的君王、真理的君王、生命的君王。在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刻,我們慶祝耶穌基督的偉大,我們實在也是慶祝全人類在浩瀚宇宙前的偉大,人類原本在天主眼中的偉大。



《若望福音》記述,猶太人和司祭長把耶穌交給比拉多,控告祂「自稱為猶太人的君王」(十九21),甚至「自充為天主子」(7節),因而要求比拉多把耶穌處 死。比拉多於是審問耶穌是否他們對祂的指控屬實,是否耶穌真是君王。耶穌供認自己確實是君王;但祂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祂來到世界上是為給真理作證(十八 33-37)。猶太人和司祭長其實不知所云,而比拉多則根本不在乎耶穌到底是誰,也不關心什麽是真理。在他看來,不管耶穌真是猶太人的君王與否,不論耶穌 作證的真理是真是假,對羅馬帝國都毫無威脅,也無傷大雅(若十八38)。可是,我們卻有必要認識耶穌何以為王,體會耶穌所作證的真理何其真實。


在聖經的思想中,君王是天主在世的代表。在南國猶大,這個君王的職位世襲相傳。聖史瑪竇在耶穌的族譜中就反映了這信念,他追溯耶穌的先祖直到達味王和亞巴 郎,稱耶穌為達味之子(瑪一1-17),以證明耶穌真是君王,是「猶太人的君王」(二2)。聖史路加認同這觀點,但他追溯得更遠,直到亞當,天主之子(路 三23-38),也就是天主在世的「肖像和模樣」(創一26-27)。無論如何,聖經始終強調,天主自己才是真正的君王(弟前一17),世上的君王只是代 表天主治理人民。


在耶穌的時代,猶太人並沒有君王,他們連國家也沒有;他們只在宗教上還有一些自治的權利。他們的國家那時早已被羅馬帝國占領,他們只能在心中、在祈禱中殷 切期待一位君王,一位能將他們從羅馬人手中拯救出來的默西亞君王。因此,有項君王的任務迫切等著一位君王來執行,但那位君王就是遲遲不來。不少的猶太人既 盼望耶穌就是那位要來完成這項任務的君王,卻又害怕耶穌難當重任。因為,這項任務一旦開始了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的話,就如司祭長所說的:「羅馬人必 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除掉」(若十一48)。猶太人的害怕終究強過他們的盼望,所以他們決定按照大司祭蓋法的建議處置耶穌:「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 免全民族滅亡」(若十一50)。耶穌證實自己真是君王,真正的君王為了百姓決不顧惜自己的性命。


我們在這節日誦讀的《若望福音》從一開始就假定我們都懂《創世紀》的創世記述。在起初天主以話語創造了宇宙萬物,祂在六天內創造了一切,又在第六天創造了 人。天主依循一個我們現在認為是自然的進化施行創造。祂先造宇宙萬物:白天、黑夜(創一3-5),天空(6-8)海洋、陸地、植物(9-12),日月、星 宿(14-19),游魚、飛禽、走獸(20-25)。創造了宇宙萬物之後,天主才說道:「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26節)。


「我們」一詞可以有多個解釋,但在此也可以理解為天主邀請祂先前所造的宇宙萬物一同參與人的受造。宇宙萬物從此就期待受造界的高峰,即人的到來,一如保祿 所說的:「凡受造之物都熱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直到如今,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嘆息,同受產痛」(羅八19,22)。而人本身則彰顯天主自己的臨在,是 宇宙萬物可辨識出的天主的肖像和模樣。因此,人也被天主授權管理宇宙萬物(28節)。


天主完成了創造工程後,在第七天休息,並祝福了第七天,定它為聖日(創二1-4a)。天主在這一天不再做任何別的工作,只祝福。因此,這第七天並非結束的 一天,而是天主所祝福的一天。天主之前所施行的一切創造,從備受祝福的這一天開始就由人來繼續和發展,因為人現在就是天主自己臨在的肖像和模樣。如此一 來,人實在堪當作君王,是天主在宇宙萬物前的代表。


在《創世紀》中,「人」指的是全人類(創一27);但引用在《若望福音》時,「人」指的是要我們仰觀瞻望的耶穌「這個人!」(若十九5),「你們的君 王!」(14節),宇宙萬物的登峰造極,天主完美的肖像和模樣。「祂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因為天上和地上的一切都是在祂內、藉著 祂、並且為了祂而受造的。祂是元始,是死者中的首生者,在萬有之上獨占首位,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在祂內」(哥一15-19)。


在這背景下,耶穌給比拉多的答覆就更加意義顯然了。耶穌是君王,但祂是一位完全不同性質和等級的君王。祂不只是猶太人的君王,甚至也不只是世界的君王(若 十八36)。祂的王權從永遠伸展到永遠,「永存不替;祂的國度永不滅亡」(達七14)。祂的王權存留在真理的領域內,為的是給真理作證(若十八37節)。 祂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祂的真理也同樣不屬於這世界。祂擁有君王絕對的尊榮和權威,但在世界上祂卻極其溫和,與悲者同悲,能夠同情人的弱點和苦難,藉此給 人展示天主最真實的樣貌。這就是耶穌作證的真理。


真理在此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在聖史若望的詞彙中,「世界」是充滿惡勢力的地方,總是反對天主,總是「喜愛黑暗」、「憎惡光明」(參閱:若三 19-21)。而耶穌就是來到這樣的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因此,這真理也確實就是:無論世界充滿多大的惡勢力,耶穌總不離去;無論世界有多黑暗,耶穌仍 在,且充滿光明,「黑暗決不能勝過祂」(若一5)。


在基督君王節,我們的確是慶祝耶穌的偉大,慶祝基督真理的偉大:祂始終與我們同在,而且同在到底,不棄不離。我們實在也是慶祝人類的偉大,因為人類可以因 跟隨耶穌而重新成為天主完美的肖像和模樣,實現天主原本對人類的意願。耶穌最後證實說:「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若十八37)。願我們人人都 「有耳」聆聽耶穌真理的聲音,並因祂而成全。阿們。


張德福神父


(丁) 王保誠神父的資料:


【若望福音18:33-37分享】
我們在禮儀年終時,慶祝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使我們再一次地宣告耶穌基督是宇宙萬物、人類團體的君王;如聖保祿所說的:「因為基督必須為王,直到把一切仇 敵屈服在祂的腳下。」(格前15:25 )基督的王國是內在的、精神的。我們固然切望天主的國能廣及人間各地,但首先應讓天主在我們心內為王,棄絕罪惡。我們要真心真意說:我們相信基督為王,直 到永遠。


【Reflection on Jn 18:33-37】
Whatever Pilate’s world presents – dehumanization, discrimination, the use of human lives for personal ad-vancement, killings, complete disregard of human dignity – in any situation we testify, as did Christ, to the truth – God made and loves this world, and so God gave us Christ as King – to lead us all to a new realm in the here and now. No matter what the world around us looks like; no matter what becomes or befalls us, Christ is King, and thanks be to God!


【你說的是,我是君王】
那時候,比拉多對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君王嗎?」
耶穌回答說:「這話是你自己說的,或是別人論及我,而對你說的?」
比拉多答說:「莫非我是猶太人?你的民族和司祭長,把你交給我,你做了什麼?」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如果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耶穌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若望福音18:33-37


【You Say I Am A King】
Pilate said to Jesus, "Are you the King of the Jews?" Jesus answered, "Do you say this on your own or have others told you about me?" Pilate answered, "I am not a Jew, am I? Your own nation and the chief priests handed you over to me. What have you done?" Jesus answered, "My kingdom does not belong to this world. If my kingdom did belong to this world, my attendants would be fighting to keep me from being handed over to the Jews. But as it is, my kingdom is not here." So Pilate said to him, "Then you are a king?" Jesus answered, "You say I am a king. For this I was born and for this I came into the world, to testify to the truth. Everyone who belongs to the truth listens to my voice."
Jn 18:33-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