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我的講道
(乙) 網上資料
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乙年)讀經釋義 (主題:得到「安息」六之一) 讀經一: 智7:7-11 答唱詠: 詠90:12-13, 14-15, 16-17 讀經二: 希4:12-13 福 音: 谷10:17-30 A 簡 介 1. 智慧書約於公元前一世紀寫成,多數猶太人和基督教徒都不承認它屬教會正典,他們只承認以希伯來文寫成的聖經書卷,不過,有些學者相信智慧書的原文是以希臘語寫成的。 2. 智慧書的結構:智1-5談善人為何會受苦,他們受苦並非受到天主的懲罰;相反地,惡人雖然看似開心,其實並非如此。智6-9解釋為何善人會受苦,要免受此苦,人應該尋找「智慧」,智9是高峰。智10-19列出一些確實的義人例子,包括亞巴郎、依撒格、梅瑟等,他們遵守了天主的誡命而得到賞報。 B 讀經一:智7:7-11 1. 要得到智慧,智7:7說:「為此,我曾祈求,天主就賜給了我聰明;我曾呼籲,智慧的神便臨於我身。」重點是「祈求」天主,不像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教學的方法,他喜歡在走廊和花園周圍講學傳授智慧。智7:8談智慧的價值,她比「王權和王位」還大,連世人所迷戀的財富也不能與她相比,智7:9便列舉了世人所喜愛的「寶石」、「黃金」、「白銀」,但在智慧面前這些的確是小巫見大巫。智7:10說人人皆重視「健康和美色」,但在智慧面前仍無與倫比。 2. 智7:11的「美物」是上天賜與撒羅滿君王的,君王理應歡天喜地,事實並非如此,從上文看,智7:1-6說恰好相反,君王的誔生和死亡均與庶民無異,舊約很多書卷不停讚美撒羅滿的智慧,只有智慧書指出他跟平凡人一樣。如果循這思維看,平凡的我也可像撒羅滿般充滿智慧,條件是信德,信德較洗者若翰更大,因為瑪11:11說:「在婦女所生者中,沒有興起一位比洗者若翰更大的,但在天國裡最小的,也比他大。」 3. 智7:22-24告訴我們智慧多麼美好和充滿美德,智7:25-26指出其來源,「智慧」來自天主,因此是聖的。智7:27-30解釋有了智慧,便會「使他們成為天主的朋友和先知。」智7:22-8:1指出她的「智慧」究竟是甚麼,希臘語把智慧人性化為一個女性,撒羅滿祈求得到智慧,猶如祈求一個妻子似的,智7:10節說:「我愛她」,智7:11說有了她便一無所缺。耶穌在若15:15也曾說過:「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讀經一裡作者「祈求」得到「智慧」,若告訴我們耶穌就是人要尋找的「智慧」,有了祂,便成為天主的「朋友。」 C 答唱詠:詠90:12-13, 14-15, 16-17 1. 撒羅滿求了「智慧」,我們的回應便是詠90:14的答句:「上主,讓我們飽享你的慈愛,歡欣鼓舞!」詠90:12所祈求的是「求你教導我們詳數年歲」,這話表示生命彷彿只像曇花一現,可為的不多,因此,人是很有限的,所以作者在詠90:13祈求天主說:「求你快來憐恤你的僕役!」領經的第二段(詠90:14-15)談得到「智慧」所帶來的效果,我們向天主承諾不再浪費時間,也祈求祂賜我們「能歡欣鼓舞,天天愉快」,這是智7:22-23所沒有包括的。 2. 詠90:17祈求天主賜與「廣施仁風」和「工作順利成功」,因為作者自知生命短暫,即使如此,明認自己生命短暫已是人的智慧了,我們較會善用時間,這也算是人適當的回應了,智慧書就是叫人去尋求「智慧」,因為連身為君王的撒羅滿的生與死都與常人無異,只要我們承認自己的渺小,也是我們的智慧,我們的生活也會過得喜悅。 D 讀經二:希4:12-13 1. 希伯來書不是保祿的作品,其內容關乎耶穌,但以舊約的背景而寫成,當時基督宗教尚未算獨立的宗教,而是從屬於猶太教的一部份,直到公元70年為止。作者要表示,舊約一直講論的大司祭,其實就是耶穌基督。 2. 希4:12說「天主的話」比「雙刃的劍」更鋒利,能「直穿入靈魂(soul)和神魂(spirit)」,很多人都認為「靈魂」才有生命,身體是沒有生命的,身體只是包著靈魂的皮囊。其實並非如此,「神魂」是指有生命的人,猶太人是分不開靈魂和身體的,勉強分辨時,猶太人便把人的身體稱為「神魂。」 3. 希4:12說聖言穿入人的「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意即祂完全知道人心底深處的情緒和思想,天主是全知的。路加福音記載當聖母獻耶穌於主堂時,西默盎說:「至於妳,要有一把利劍刺透妳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很多人誤解這話為「十字架下的聖母哀傷到心如刀割」,真正希伯來思想的意思是:瑪利亞內心深處的一切,天主都知道,她在聖言中是沒有秘密的,因此「人心中的思念」都會被「顯露出來。」 4. 同樣,耶穌十二齡講道時,路2:51說:「衪的母親把一切默存在心中。」很多人誤解為聖母不明白事件真正的意義,卻憑信德而仍然接受。真正的意思是:聖母接觸了聖言之後,便事事都以聖言的角度去理解天主的啟示。一個懂得祈禱的人也會有這樣的觀念,聖母把自己一切的事都讓天主知道,也接受祂的挑戰,然後作自我反省,作默觀和更新。 5. 讀經二與其上文迴然不同,希3:7起談梅瑟帶領以民邁向福地,但自己卻無法進入「安息。」希4:1說天主賜給人「安息」,「我們就應存戒心,免得你們中有人得不到安息。」猶太人有安息日,希4便是要探討基督徒的安息,這「安息」就是天國,梅瑟自己都不能進入福地,我們又如何可以進入「安息」呢?讀經二是要指出人的能力有限,必須要依賴大司祭,有「聖言」的幫助,「雙刃的劍」便能「直穿入靈魂和神魂,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且可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 6. 讀經一的智7:25說「她是天主威能的氣息」,「氣息」即天主的口,亦即是「聖言」,希4:12說「天主的話」知曉人心一切,因為祂就是「智慧。」答唱詠說我們祈求天主賜與人智慧,只要人承認自己的渺小和不足,全能的天主便會恩賜。希說有了智慧,便能進入「安息」,但天主的「利劍」要挑戰我們,是一份深度的靈修。 E 福 音:谷10:17-30 1. 耶穌在谷10:18-19叫那少年遵守天主的誡命,雖然那少年人也如此做,但谷10:21說他卻捨不得「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重要的片語是「施捨給窮人」,如果人肯這樣做,便能得到天主的「安息」。富少年做不到,但谷10:28說宗徒們卻「捨棄了一切,而跟隨了你」,他們的賞報始於今生的百倍的賞報,而來世會獲賜永福。 2. 教會禮儀乙年的28至34主日共六個主日整體是要教訓人如何才可進入天國。 主日 主題:「安息」(進入天國) 28 進入天國不是靠人的財富 F 四篇讀經的重要章節 1. 智7:10:「我愛她,勝過愛健康和美色,我以她比光明更為可取,因為,由她而來的光輝,從不暗淡。」 2. 詠90:15:「你磨難我們,使我們受苦多少日子,求你也使我們多少年月時日歡喜。」 3. 希4:12:「天主的話確實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種雙刃的劍還銳利,直穿入靈魂和神魂,關節與骨髓的分離點,且可辨別心中的感覺和思念。」 4. 谷10:26b-27:「「這樣,誰還能得救?」耶穌注視他們說:「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 (丙) 王保誠神父資料 【變賣你所有的一切,跟隨我】 【Reflection on Mk 10:17-27】【Sell What You Have, Follow Me】 7 馬爾谷福音10:17-27分享】
耶穌正在出來行路時,跑來了一個人,跪在他面前,問他說:「善師,為承受永生,我該作什麼?」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善?除了天主一個外,沒有誰是善 的。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他回答耶穌說:「師傅!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耶穌定 睛看他,就喜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因了這話,那人就面 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有許多產業。耶穌周圍一看,對自己的門徒說:「那些有錢財的人,進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門徒就都驚奇他這句話。耶穌又對他們 說:「孩子們!仗恃錢財的人,進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天主的國還容易。」他們就更加驚奇,彼此說:「這樣,誰還能得救?」耶穌 注視他們說:「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卻不然,因為在天主,一切都可能的。」
馬爾谷福音10:17-27
As Jesus was setting out on a journey, a man ran up, knelt down before him, and asked him, “Good teacher, what must I do to inherit eternal life?” Jesus answered him, “Why do you call me good? No one is good but God alone. You know the commandments: You shall not kill;you shall not commit adultery;you shall not steal;you shall not bear false witness;you shall not defraud;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 He replied and said to him, “Teacher, all of these I have observed from my youth.”Jesus, looking at him, loved him and said to him, “You are lacking in one thing. Go, sell what you have, and give to the poor and you will have treasure in heaven; then come, follow me.” At that statement, his face fell, and he went away sad, for he had many possessions.
Jesus looked around and said to his disciples, “How hard it is for those who have wealth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 The disciples were amazed at his words. So Jesus again said to them in reply, “Children, how hard it is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 It is easier for a camel to pass through the eye of a needle than for one who is rich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God.” They were exceedingly astonished and said among themselves, “Then who can be saved?” Jesus looked at them and said, “For men it is impossible, but not for God.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for God.”
Mk 10:17-2
我們要以超性的信德,活出對永生的盼望,天主會留下天國的永福給樂意為主捨棄的人。祈求聖言啟發每個人對天主聖善的敬畏,幫助我們在聖神的光照下,在生活中找到天主,選擇以聖善的生活跟隨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