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祂不是死人的,而是活人的天主。」


舊約聖經中,瑪加伯上下是非常重要的。聖經的歷史書,如申命紀(列王紀也用此寫法)、編年紀及瑪加伯上下集。申命紀的歷史的寫法強調以色列人和天主()的盟約的忠信;編年紀的歷史則指選民恪守妥拉(法律)的優越性;申命紀典和編年紀典合一於瑪加伯傳承,第三個傳承是確立天人的虔誠聖殿生活即使面對極端逆境,仍然捨命堅守妥拉,借默示智慧,有系統地固守及訓練選民,為妥拉而死必得復活永生。(直接啟示有肉身復活根據加下,即瑪加伯79-38)


新約的傳承,強調耶穌就是妥拉、聖殿、永生及默西亞(在基督宗教裡,默指天主預許救世者,而非舊約的受傅油者)


所以,如果沒有了瑪加伯,便沒有了復活的思想。撤杜塞人[1]不相信瑪加伯,故他們沒有復活的思想。


梅瑟在出谷記中早已使用沒有燒毀的荊棘來暗示死者的復活。「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的火焰中顯現給他。」(出谷記3:2)上主又向梅瑟顯示祂自己說:「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出谷記3:6)耶穌告訴撒杜塞人天主並非死人,祂是活人的天主,是生活的天主,所有的人為衪而言都是生活的。撒杜塞人陷入沉默,因為他們不敢違背上主透過梅瑟所露的訊息。


資料提供者:N神父W神父林文森修士。


 



旧约圣经》當中次經有十五卷,他們在基督教新教天主教聖經裡的汉语译名及英語译名茲詳列如下:

















































































新教汉语譯名天主教汉语譯名英语译名
以斯拉补篇上(拉上) 厄斯德拉前書 Esdras I
以斯拉补篇下(拉下) 厄斯德拉後書 Esdras II
多比傳(比) 多俾亞傳 Tobit
猶滴傳(滴) 友第德 Judith
馬加比一書(马上) 瑪加伯 Maccabees I
馬加比二書(马下) 瑪加伯 Maccabees II
所羅門智訓(智) 智慧篇 The Wisdom of Solomon
便西拉智訓(便) 德訓篇 The Wisdom of Jesus the Son of Sirach
巴錄書(巴) 巴路克書 Baruch
三童歌(童),又名《亞薩利亞之禱言與我祖之歌頌》 達尼爾書三章24-90節 The Prayer of Azariah and Song of the Three Holy Children
蘇散拿傳(苏) 達尼爾書》第十三章(附錄:蘇撒納) Susanna
比勒與大龍(龙) 達尼爾書》第十四章(附錄:貝耳與大龍) Bel and the Dragon
耶利米書信(耶信) 收錄在 《耶肋米亞書》中 The Epistle of Jeremy
以斯帖补編(帖补) 收錄在 《艾斯德爾傳》中 The Rest of the Book of Esther
瑪拿西禱言(祷) 默拿舍祷言 The Prayer of Manasses





[1] 撤杜塞人:撒杜塞人基本上是猶太民族中的一個支派。他們之中不乏祭與社會高層人士。在政治方面,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和財富,更是早已準備好與羅馬人妥協合作。撒杜塞人是一個只承認舊約梅瑟五書的組群。他們不接受任何與聖經前五卷相違背的律法詮釋。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了瑪加伯,那末新約和舊約中間將有400多年的真空時間,這樣會造成歷史上的斷層,也沒有了復活永生的訊息;故此便不完整地證實耶穌是天主子的身分。《瑪加伯》在以色列人來說,是記載了他們兄弟二人不和,引異族入關(跟中國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有類同之處)。所以,猶太人不把它收入正典之中。但猶太人卻說,這是因為《瑪加伯》是用希臘文寫成的,他們才不把《瑪加伯》收入正典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