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海古卷》約於公元前150年用希伯來文手抄在羊皮上,現藏於以色列博物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博物館去年為古卷進行數碼化,將羊皮書真迹掃描成為超高清數碼檔案,並設立網頁介紹(小圖),令全世界人能足不出戶觀賞這最古老的聖經手抄本。
網頁成立初期只有英文版本,去年及今年暑假,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4名學生前往以色列博物館,參與中文版的翻譯和校對工作。
多宗教用語翻譯難
去年往以色列的學生蘇盈蔚說,《死海古卷》網頁面向世界,不能有半點出錯,故翻譯時頗有壓力;經文亦涉及大量地方、宗教用語和專有名詞,字典都未必有紀錄,增加了翻譯難度。
蘇盈蔚舉例說,普通人理解「Bible」為「聖經」,包括了新約和舊約兩部分,但對於以色列人便只能專指「舊約」。為了更準確地翻譯文章,她向當地一些來自台灣的導遊請教,因這些導遊既擅長中文,對以色列的宗教、歷史和文化亦有較深的認識。

數碼版《死海古卷》網頁:http://dss.collections.imj.org.il/ch/project

▲3名前往以色列的城大學生。左起為蘇盈蔚、
余幗婷和孟倩宇。(曾雁翔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