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共為了避免與學生和市民們的正面沖突,便暗度陳倉,偷偷摸摸地分期分批將官兵們運進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建築物和地下掩體內。據說,他們原計劃在610日夜間行動,強行驅散滯留在廣場上的學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狡猾的共軍的偷運行動因62晚發生的一場意外車禍被群眾發現。
在廣場停留了一陣後,我騎車準備返回位于甘家口的集體宿舍。我沿著長安街西行,快到木樨地的時,听到前面一聲巨響,這時大約是在晚上1050分。我被嚇了一大跳,趕緊前去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一起車禍,肇事的是一輛三菱帕杰羅(Pajero)吉普車。這輛車原來自西往東行駛,速度很快。三菱吉普原本在快車道上行駛,失控後撞開了右側的隔離墩,在自行車道上斜沖30余米,最後撞在人行道的馬路埡子上,車身側翻在行人道上。我到現場時,司機早已跑得沒影了,車旁已有78個人。吉普車撞倒了4個人,其本都是從自行車道撞過來的。其中一個中年婦女被撞倒後,壓在車底下。要送她去醫院搶救,首先得把她從車底下取出來。我對大家說,不要硬拉,先把車掀起來。于是就指揮大家把小心翼翼地把車推起來,把壓在底下的人抬起來,送上了路過的平板三輪車,讓趕快送醫院。在解救她的時候,已發現她沒有什麼知覺了,只是身上還有一些余熱。我就覺得她肯定凶多吉少,不禁覺得生命的脆弱。車禍發生的地點就在木樨地公共汽車站,平時這里人山人海,當時因夜已深,車站上空無一人。假若時間早點,不知該有多少受害者。
本文出處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memory_best&MsgID=31110&c_lang=big5


1989年的那個初夏,一班地鐵也隆隆駛向木樨地。當車上的播音員平靜地報出木樨地的三個字時,我突然感到一陣寒意。木樨地、木樨地——這三個字開始在我腦海裏轟鳴。我頂著強勁的穿堂風,一級一級地拾階而上,來到地鐵站口,望著眼前陽光燦爛的大街,竟然莫名奇妙地熱淚盈眶……
木樨地原來是一片荒地,長滿了苜蓿,最早叫苜蓿地,後來覺得不雅,改叫木樨地,它位於橫跨京城長安街上,向東去是復興門,向西去是軍事博物館。西長安大街在木樨地通過一條叫三裏河的小河,並分出一條向北去大路叫三裏河路,長安街木樨地這一段,街兩旁聳立著一棟接一棟的高層住宅樓,在當時的北京還比較少見,北京人稱之為部長樓,大概是因為在八十年代能夠住得上這種現代化大廈的,官銜級別應該都不低。
但當那個可怕的北京之夏遠去後,再聽到木樨地三個字,它散發的已不再是桂花的芳香,而是令人窒息的血腥味,那木樨地三個字仿佛是用血寫的。至今我一看到六四的紀錄片或是圖片,就能甚至能記起起那個初夏夜晚的空氣味道,暖融融地,是一種鐵腥味和月季香混合的複雜味道,很粘稠的感覺,那就是木樨地的味道。
本文出處http://www.fireofliberty.org/trad/article/9422.asp

木樨地交通事故地點







請按圖放大閱讀
木樨 (讀西)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花供觀賞,亦可做香料,木本,葉對生,無托葉.圓錐或聚傘花序.花整齊,花瓣常四裂,果實為漿果,核果,蒴果或翅果.種子具胚乳或無胚乳。
桂花和茉莉都屬木樨科




謹將以下花朵獻給在木樨地和六四當晚不幸身故的北京市民。









無論如何,祝各位端陽佳節愉快,也好好悼念六四不幸逝世的北京市民,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何況是基督徒,就更加要有普世的關懷其他人的情懷。


心&花.jpg


上天賜我端陽生,
當效屈原愛國心。
不忘爭民主,
國情進步如龍舟。




夏季已臨河乾涸
神州生態極反常
氣候如人難預料
唯有心中存綠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