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            名詞解釋24%


I.             聚合關係:聚合關係就是語言結構某一位置上能夠互相替換的具有某種相同作用的單位(如音位、詞)之間的關係,簡單說就是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替換關係。聚 合關係是在組合的某一個位置上能夠相互替換,有共同的特點,故能聚合歸類。例如蘋果、香蕉、雪梨、和水蜜桃都是水果類別的名詞。聚合關係是組合關係中體現 出來的,或者說是從組合關係中分析出來的,而組合關係又表現為聚合類的線性序列。所以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是有機地統一,不可分割。


II.            音位變體(allophone)屬於同一音位但卻無辨義作用的不同音素就是音位變體。音位變體就是同一個音位的不同的變異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語音環境中的具體體現或具體代表。例如普通話「三」字發音是 [san],這是標準發音,是音位的「典型」;如果是一個大舌頭的人,他的發音可能是[θan] sth屬於同一個音位,這個音位有兩個變體。音位變體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由變體(在同一環境可自由變換);另一種則是條件變體(處於語音互補關係中的音位變體)


III.           語義關係:是指組合中詞語間的語義上的關係,是一定現實關係的反映。


IV.         語法範疇:語法範疇就是對各種語法意義的歸類。而廣義的語法範疇也包括名詞、動詞等詞類,甚至包括句子(句法範疇)。各種語言的語法範疇系統不大相同。


V.             語言的形態分類:語言的形態分類(或稱語言的類型分類):是根據句子的構造,以及詞與詞之間的關係來對世界上的語言所進行的分類:孤立語(不是通過詞的內部形態變化來表達語法作用,而是通過虛詞和詞序來表達。)、粘著語(每個形態只表示一種語法意義,每種語法意義總是用同一個形態來表達。)、屈折語(每個構型形態可以同時表示幾個語法意義,每個語法意義又可以用幾個構型形態來表示。)、複綜語。


VI.            親屬語言:從同一種語言分化出來的幾種獨立的語言,彼此有同源關係,我們稱它們為親屬語言。它們之間通常有著共同的歷史來源。例如漢語和藏語來自史前的原始漢藏語,它們同出一源,是親屬語言。外語的例子:英語和德語是由日耳曼語發展而成。


貳、            填充16%


I.                      用什麼樣的語音形式代表什麼意義,完全由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成員約定俗成


II.                     語言有音高音長音質音強四個基本要素。音質是由三種不同條件決定的。


III.                    語義是語言符號的內容,它具有概括性模糊性的特點。


IV.                  語音有物理屬性、生理屬性、社會屬性三種性質。語音的社會屬性表現兩個方面,一是語音符號的音義結合是全體社會成員約定俗成的特徵;二是語音系統是由社會決定的特徵。


V.                   詞和詞因語義或語音上相互聯而形成聚合,因上下位關係而形成的聚合體叫類屬詞聚;因理性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聚合體叫同義詞聚;因在意義上既有等位關係又互相對立而形成的聚合體叫反義詞聚


VI.                  合成詞中,詞根是詞的詞匯意義主要承擔者,詞綴是附加在詞根上而表示附加意義的成分。


VII.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系統,形體是文字基本要素。


VIII.                孤立語的主要特點是缺乏多數的變化;屈折語的主要特點是豐富而複雜的語尾與格之變化,漢語是典型的孤立語。漢語中常用的四種語法手段是。



參、            選擇題12%圈出正確答案。


        i.              音位是從?角度劃分出來最小的語音單位。












A) 物理屬性



B) 生理屬性



C) 心理屬性



D) 社會理屬性



    ii.              音素[i][y]的差別是由?的差別形成的。












A) 音高



B) 音強



C) 音長



D) 音質



iii.              [p][t] [k]都是?












A) 塞音



B) 擦音



C) 塞擦音



D) 邊音



    iv.              元音和輔音的本質的區別是?















A) 聲帶振動與否



B) 是否均衡緊張衡



C) 時間延續久暫



D) 氣流是否受阻



 



        v.               元音[o]具有下列發音特徵中的?












A) 不圓唇元音



B) 圓唇高元音



C) 低元音



D) 前元音



vi.              下列各組詞中全都屬於複合詞(:複合詞compound terms 是一種多詞字,將2個以上的字結合在一起, 來表達一個語意。)的一組是?














A) 大學、人民、[]reader



B)勞動、阿姨、[]railway



C) 瓶子、老虎、[]unhappy



D)道路、材料、[]classroom



vii.              下列組合沒有歧異的是?。。














A) 他這個人誰都認識。



B)甲方為乙方培養四個實驗室的工作人員



C) 對張老師的意見



D)一位老師的建議



  viii.              下列各組中都是詞的是?















A) 大車、大船



B) 青菜、白菜



C) 拿走、拿手



D) 吃飯、吃香



 



       i x.              下列各組詞中都屬於單純詞(: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語叫做單純詞)的是?















A) 色拉、依稀



B) 牡丹、拮据



C) 慷慨、扑通



D) 啤酒、作秀



 





 


    xi.              下列各組詞中都不屬於同一詞類的一組?















A) 偶然、偶爾



B) 剛才、剛剛



C) 已經、曾經



D) 興趣、愛好



 



xii.              語音演變主要是指?














A) 音位系統的演變



B) 音素的增加



C) 濁音清化



D) 詞的讀音變化



xiii.              〝報復〞原指報答恩和怨,現指報怨;〝臉〞原指臉頰,現指整個面部;〝行李〞原指行人、旅客,現指出門攜帶的包裹、箱子等物品。它們依次屬於詞義的?














A) 轉移、縮小、擴大



B) 縮小、轉移、擴大



C) 縮小、擴大、轉移



D) 擴大、轉移、縮小



肆、            按從〝大到小〞和〝小到大〞分別分析下列短句的結構層次和結構關係。(16%


答案請見附表


甲、      搞清楚這個問題很重要。


乙、      他馬上就去機場。


丙、      我不知道他來不來。


丁、      把房間收拾得又乾淨又整齊。


 




伍、            問答題32%


子、      語言符號同其他符號相比有什麼特點。請舉例說明。


首先,語言符號是聲音和意義的結合體,是說的和聽的,聲音是語言符號的形式;義是語言符號的內容,只有音和義結合才能指稱現實現象,構成語 言符號。語言符號可以說是人類創造的最為複雜的符號體系,符號單位最多,可以分為音位層和符號層,符號層又可分為語素、詞、句子三層,每一層次都有相當數 量的符號單位。而其他的符號則構成很簡單。


其次,一般符號的構成比較簡單,只由一些容易使人明白的圖樣表達如表示愛;而語言符號卻是非常複雜的,它是有組織、有條理的,是由不同結構單位組成的一種層級體系,可分不同的層級。例如語言符號中,單是漢語構成詞彙已頗為複雜,有:雙聲、疊韻、聯合、偏正、補充、述賓、主謂和附加等。


此外,一般符號只能表達有限的內容,而且這種內容是簡單而固定的;語言符號則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意義。例子 只能表示它是紙牌中的梅花與葵扇,內容非常簡單;但是語言符號則可以表達態度、立場、心情、制度等。


最後,一般符號表達的意義是固定的,不能生成新的意義,例如♀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而語言符號具有以少馭多的生成機制,具有生成新的結構的能力,語言符號能重複使用,人們根據交際需要將有限的語言符號排列組合,造出無限的句子。如漢語的鼻可用來表示鼻子,但也可組合巴鼻,了不起是也。


丑、      為什麼說語言有民族差別而思維是全人類的?


思維不按民族劃分的,各民族都按照同樣的規律形成概念、判斷、推理,來認識客觀的世界。思維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智活動,是行為,思維行為的結果,以一種生 化形式存在於大腦細胞中的資訊,是思想。思想是思維的產物,也是思維的目的。例如:各族以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人、車、水、火、船等概念。又如各民族對顏色的 認知也不一樣:漢語中“紅”就包含了無數種有細微差別的顏色。“大紅、粉紅、橘紅、品紅、肉紅、水紅、桃紅、腥紅、血紅、嫣紅”等幾十種顏色都屬於紅的範 圍。不同語言間的顏色詞有各自不同的顏色意義,因此在英漢對譯中有時就不一定有完全對應的等值詞。如black tea(紅茶,漢語不叫“黑茶”),紅糖卻是brown sugar(而不是red sugar化學上叫“黃糖”)brown bread(黑麵包)black cloth(青布,不一定是“黑布”)purple wine(紅葡萄酒,不是“紫色酒”blue films(黃色電影不是藍色電影)green-eyed(眼紅,不是眼發綠),而with red eyes則指眼睛哭得發紅。


寅、      以漢語為例,說明音高、音強、音長和音質對語音的影響。


音高、音強、音長和音質都是語音的物理性質,受到四周的空氣振動而形成。


音質:〝i〞與〝〞的分別在於嘴唇的圓。


音高:漢語的四聲。


音強:東西(重聲)表示方向;東西(輕聲)表示物品。


音長:例如廣州話的〝三〞與〝心〞。


卯、      概述語言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語言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可從下列幾方面來闡述:


             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當社會變革較為劇烈、社會發展的步伐較快、社會思維較為活躍、不同文化的接觸較為頻繁的時期,語言發展變化的速度就會快一些;反之,語言發展變化的速度就會慢一些。英語在從九世紀阿爾弗列德大帝到莎士比亞(15641616)這五個世紀中,發展變化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於後代人讀九世紀以前的作品,就像是讀外語一樣。


             語言的發展變化不是爆發性的: 語言的發展變化不是像火山爆發、暴力革命那樣的突變,而是一種逐漸變化的過程。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如果採取突變的方式,一夜之間面目全非,人們 將會一下子喪失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社會的一切活動將會突然終止,其後果是不堪想像的。例如現代漢語的時態助詞“了”,是從古代漢語的動詞“了”虛化而來, 其演變過程大約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動詞“了”大約出現在漢代,是“終了、了結”的意思。由於動詞“了”常用在動詞之後充當補語,地位不及一般的動詞,於 是逐漸虛化,大約到了唐宋之際,“了”才出現了與現代漢語大致相同的用法,成為時態助詞。


             語言變體發展不平衡:地 域方言的形成,本身就是語言發展變化的不平衡性在空間上的一種表現。各種方言形成之後,在發展變化的速度和方向上也不是完全同步的。例如在漢語諸方言中, 南方的一些方言發展變化的速度相對較慢,保存古代漢語的成分較多,而北方的方言,特別是北方官話區的方言,發展變化的速度就相對較快。


             語言發展是規律性,但不一定依循社會的內部規律:如單音節詞向雙音節詞發展。同一語言在不同的時期和地區,可能會有不同的發展變化規律,語言的各個子系統也可能有自己不同的規律,但是,語言的發展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這一點是共同的。


             語言系統發展的不平衡:在語言各子系統中,辭彙系統的發展變化最快,相比而言,語法的發展變化就要慢得多,語音發展變化的速度也較為緩慢。而在辭彙系統中,發展變化較快的是一般辭彙,基本詞彙卻是相當穩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