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博評】中央的全面管治vs英國的精明管治
![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日前發表重要講話,談及「主權」。(澎湃新聞圖片)](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611506/org/a5563df56076b2f08e7c12beb7063e54.jpg/xZAXycmEU40CcITXoi6aXKynnXvKK7eprALgQKwC4EA?v=w1920)
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日前發表重要講話,談及「主權」。(澎湃新聞圖片)
跟香港人一樣,英國人民並無「主權」,因為都握在英女王手裏;不過,英人卻沒反感,因為他們都有「治權」,「君主立憲」以後奉行「議會至上」。這就是英國人的精明管治,在「主權」與「治權」之間拿捏得宜;反觀值此香港回歸 20 年之際,中央政府仍在不斷強調擁有「全面管治權」……
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最近發表的重要講話,便再次重申說「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我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是恢復行使包括管治權在內的完整主權,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
至於何謂「高度自治」?張德江對此解釋為:
「即規定了一部分權力由中央政權機構直接行使,一部分權力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基本法的規定行使。」
於此基礎上,他還說「需要指出的是」:
「在『一國兩制』下,中央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權力關係是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而不是分權關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以『高度自治』為名對抗中央的權力。」
簡言之,就是中央全權掌有香港的「主權」與「治權」,至於所謂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只是中央授權香港特區罷了——這意味着,香港縱有相當程度的「治權」,包括擁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議會、自己的法院等等,但一切一切只是中央所授,央才握有真正終極的「全面管治權」。
其實,基本法第一條和第二條,便已分別闡明了中央對港的「主權」與「治權」:
第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第二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依照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
問題是,中央有必要提醒以至恫嚇港人,凸顯自己高高在上、香港低低在下的地位差別嗎?
英國人的精明管治,則是完全相反。
![2015年10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女王陪同下乘坐Diamond Jubilee State Coach前往白金漢宮。(Getty Images)](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cdn.hk01.com/di/media/images/526667/org/5a0497eee164003a97a379c6526b17ba.jpg/LaWgFR1qXBJcHB1Lkn_NgvLw8uW6MDBlU0SqFlNEqhY?v=w1920)
2015年10月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英女王陪同下乘坐Diamond Jubilee State Coach前往白金漢宮。(Getty Images)
其實,在「君主立憲」下,英王不單仍然握有「主權」,此外還有不低的「治權」。
例如,英王擁有任命首相的權力——這跟中央擁有特首的任命權一般。英國首相都由民主普選間接產生——英人先是選出議會,再由議會推選首相;這位民主辦法產生的候任首相,皆需經過英王一個名為 Kissing Hands(吻手)的任命儀式。在不成文的慣例上,英王都會任命選舉產生的首相。可見,這跟中央常說,有權不任命香港選舉產生的特首,情況完全不同。
此外,英王還有權解散國會,以至對外宣戰或講和,等等;可是,同樣地,在「國會至上」的前提下,英王只是「橡皮圖章」一般的名義存在,實際權力都在首相和國會手裏。換言之,英王縱有「主權」和相當特殊的「治權」,惟極大程度都是備而不用、或是由下而上地被動行使;英人在民主制度下,確確實實地擁有「英人治英」、「高度自治」的「治權」。
這就是英國人的智慧,以及英王在君主立憲下的智慧——即使英王有權在手,但都極之收斂、極之克制;此所以,英國人民才不致反感,對皇室的支持度更持續高企。反之,中央對港態度,則是不斷地展示肌肉(flexing muscle),不斷地說「主權」和「治權」都由中央一把抓;毫無疑問,聽在港人耳裏,如斯說法又怎會「啱聽」?不少市民便對此嗤之以鼻。
事實上,一條橡筋愈繃得緊,其反彈力量則肯定愈大。尤其是一直奉行自由主義的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口號,自回歸前到回歸後喊了這麼多年,為何到了回歸 20 年的關節位,卻要大力強調原來中央才有「全面管治權」?這跟英國人的精明管治完全相反。
簡單對照,在蘇格蘭獨立公投之際,難道英女王會說自己有「全面管治權」?她確實有表態的,但在投票前夕她僅謂「你們周四有一場重要的投票。我希望大家都能非常謹慎地思考未來。」這番說法,統獨兩營皆各自演繹了。也就是說,英女王始終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和克制,亦無產生任何適得其反的不智效果。(別忘了,英女王擁有宣戰的權力。)
當然,中央強調在港的「全面管治權」,誠乃出於對「港獨」的憂慮。張德江便針對批評指,香港社會有些人鼓吹香港有所謂「固有權力」、「自主權力」,甚至宣揚什麼「本土自決」、「香港獨立」,其要害是不承認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一事實,否認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惟問題是,殺雞焉用牛刀?
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香港市民,既不贊成「港獨」,亦不相信「港獨」成真(相信不少支持「港獨」者也未必相信「港獨」能夠成真)。中央現在的強硬語氣,固然有助打擊「港獨」,惟同一時間,這卻造成不輕的副作用——為了小眾的、不成氣候的「港獨」,而不惜傷了絕大多數港人的心,值得嗎?
說到底,英國是經驗主義掛帥,一切都是務實的,也所以產生了精明管治的文化。中國表面上雖然實現共和,不再實施君主極權的制度,惟實際上言,比較英國的一家一姓的君主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就是一黨專政管治模式。依此考慮,中央一再強調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乃完全順理成章;然而,對強調自由的資本主義香港來說,這套模式又是否適用?過去的 20 年經驗,大概已說明一切;又或者說,單單過去 5 年的經驗,難道尚不足以令人反思?香港這本書讀懂了麼?
上文提到,於此回歸 20 年之際,港人要諗:爭取「主權」還是「治權」?其實,中央亦好應想想,怎樣才可促成香港人人心回歸,而這才是打擊「港獨」的根本之道。
香港市民的一般想法:
香港市民的一般想法:
總之,回歸了的香港就到了一個萬劫不復的境地。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