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對而反對?
![為反對而反對? 為反對而反對?](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0.wp.com/2ndhalfinuk.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hkej-film-comments-26.11.2024.jpg?resize=816%2C419&ssl=1&width=816&height=419)
![為反對而反對? 為反對而反對?](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2ndhalfinuk.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hkej-film-comments-26.11.2024.jpg?w=1024&width=1024&height=526)
甚麼是「為反對而反對」?不妨看看這篇家鄉報章副刊文章。大叔可以肯定:文章的作者可能沒有看過《破。地獄》,或者看完等於無看一樣:完全不理解電影故事的神髓所在。
甚麼基督徒不可以看《破。地獄》?按此推論,那麼基督徒就不可以吃燒肉乳豬了,因為這是「拜過神」的食物。只懂死抱律法主義去解讀教徒的宗教行為,證明作者不太理解基督宗教的要義。
以為電影只講殯儀行業的故事,卻不明白故事背後講的不是「死人題材」,卻是在生的人親情關係,如何處理人生旅途中的許多糾結。《破。地獄》絕對不給死人看的神功戲:生人也要「破地獄」就是如何衝破人生中不能走出的困局,那可能是對於逝世的親人不能放手、法律上的婚姻關係與真正親人的差異、家人之間不能言說的既矛盾而又彼此連繫的關係、甚至是個人對於婚姻和生兒育女的不同觀點……故事中不同的人物正好反映這些人與人之間的深情關係。電影以「上車落車」比喻人生的旅程,大叔細味之下卻又發現甚有意思和體會。
文章的字裡行間也流露出作者對某些行業的不專重,將現實生活和社會文化習俗之間的差異混為一談。或許現實上的殯儀業運作有別於電影中的描述,不過這些宗教儀式卻是文化承傳的一部份,甚至可能成為家鄉的物質文化遺產。或許因為作者早前家有白事,於是仍需一段時間才能打破禁忌 — — 藉著電影讓自己得以釋懷。
![為反對而反對? 為反對而反對?](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2ndhalfinuk.word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4/12/the-last-dance.jpg?w=1024&width=1024&height=523)
對於大叔而言,《破。地獄》不是甚麼煽情或大發催淚的電影,甚至故事的情節和人物的關係並不緊扣,然而觀眾卻在欣賞的過程中淡淡然明白人世間許多生離死別、不同人之間的情感關係。當然今天社會狀況的改變,大眾的口味也在改變,觀眾更想欣賞那些更具真實感和感情細膩的故事,多於那些堆砌而超現實的歷險故事。當然能夠集合兩代笑匠一同演出亦是電影的最大賣點,也成為《破。地獄》大有機會成為第三套家鄉電影過億票房的原因。
還記得多年前這份報章的評論和副刊是大叔必讀恩物,從高中開始看了二十多年,也是當年我唯一花錢訂閱的報紙,甚至是知識分子的象徵。卻想不到今天家鄉的報章已是淪落到如此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