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奇趣見聞 印度自助遊備忘 |
|
遊人對印度的感覺有極大差異:有人可以列舉十大不滿,不滿它的髒亂、窮困、無序、詐騙,甚至吃不消它的咖喱食品、當地人的濃烈體味,更甚者是討厭所有一切,並發誓今生不會再踏足這片土地。
而持相反態度者,理由同樣充分:喜愛它的文化、宗教、古建築、風土人情,甚至數千年的瑜伽智慧,都有其魅力所在。所以,更多人是像中了降頭般,一去再去也不滿足。
無「廁」生活
在印度旅遊,很有大開眼界之感。印度是個貧富懸殊極嚴重的國家,窮人可以家中只得一個灶,幾件衣服,然後全家席地而睡。每天清晨走在街上,經常可見好多人蹲在牆邊街角,旁若無人地隨意便溺,在他們而言,這是每天的例行公事,絶對的天經地義,「廁所」只是個陌生而無意義的名詞。
鬥智角力
印度的鐵路網覆蓋甚廣,設備完善,本來值得考慮。只是排隊買票非常不易,且經常誤點,所以我們還是選擇租車(當然連司機一併租用),大概二千多元包二人15天行程,算是化算。如果說到中國旅行需十分留心,因為騙子無處不在,那去印度便要百分百留心,因為騙人技倆更是出神入化。好像在租車時早已問了汽車公司車內有否冷氣提供,他們連聲肯定一切裝備齊全,但到開車後,司機卻表示不可開冷氣,因為租車費沒包括冷氣費,想「歎冷氣」便要額外多付每日一百元。我們當然不會甘願受騙,結果全程都在悶熱和風沙塵埃中度過,死也不肯多付一分一毫。
苦行僧侶
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而修道者稱為Saddhu(苦行僧)。真正的苦行僧身無長物,全部財產只得一個鐵水杯,在深山隱居,一日三餐由身邊的追隨者提供。不過,由於苦行僧地位崇高,又有善信主動供養,不少游手好閒者都會假扮僧人,令乞丐與苦行僧只是一線之差。最特別一點是,苦行僧都會修習一種特殊技能,能以下體垂吊七八斤的石頭。據說原意是抵抗深山潛修時的「非非之想」,其後卻似乎演變成苦行僧的入門功夫。想追尋苦行僧的足跡,可到聖城Varanasi。
![]() |
Caption:
1. 神壇內有專人供奉廟內的鼠王。
2. 老鼠們「排排坐」享用廟宇供奉的鮮奶。
3. 印度貧民以沙泥建屋。
4. 老者在河邊脫衣洗澡,旁若無人。
5. 難辨真偽的苦行僧。
6. 印度的道地全辣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