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有很多的人假冒愛的名義說我愛你?
動情是一種珍貴而動人的經驗,它的珍貴動人來自於無私。
但我們怎麼知道此刻的心靈悸動是私還是無私呢?
美國六○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所著《愛的藝術》一書中,曾如此區分真愛與假愛,他說:
真愛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需要你」;
假愛則是「因為我需要你,所以我愛你」。
真愛本質上不是一種需求,所以不會有心理上的匱乏、渴欲之感,也不會構成強大的追求動力。真愛是一種自由的付出,它的動人經驗不是來自我的渴欲得到滿足(如口渴因喝水而獲得滿足),而是來自我的真誠付出獲得對方的真誠接納。
我快樂是因為他快樂,更是由於我們共享了這份快樂;由於我們到後來實在分不清楚是我讓你快樂還是你讓我快樂,反正是我們一起快樂。這就是所謂心心相印、兩位一體,也就是真正的動情。
但這樣生命互動的愛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所以我需要你的參與。
不過這不是一種情欲的需要,而只是一種事實的需要,它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邀請。
所以如果你接受我的邀請(也就是感受到我的付出並因此快樂),我當然很高興、很感激;
如果你拒絕我的邀請(其實是沒有接收到我的付出),我也會尊重。
這就是所謂無私,也就是所謂愛。
但假愛則不是,它是以自我的需求為主,所以會有空虛、匱乏、渴欲之感。
遇到能滿足我的渴欲的對象,就不斷去追求、懇求、哀求,乃至威迫利誘,非要對方答應不可。像這樣完全不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意願,而一廂情願去強求,竟還假冒愛的名義說我愛你,這當然是自私而不是愛,說我愛你也只是說謊,只是自欺欺人。
初看此篇文章時,覺得所言甚是。
若是以此篇文章的論點,來要求別人或是講道理,用起來似乎極為順手容易。
但當再仔細自省自己是否能做得到時,發覺那是一個凡人不可能達到的境界。
所以,認為此篇所謂的愛,是神愛世人的愛。一般凡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凡人口中說著我愛你時,那個愛當然是代表凡人的愛。
凡人的愛,就會有種種的期望和渴慾。
能用認真的付出,去換得內心的渴慾,該是很符合天理之道的。
所以,結論!
常常對所愛的人說我愛你吧。
只要是真誠的說出來,一定不是謊言。
當有人告訴你,「愛,應該是無私的」
他的這句話,本身就是自私的。
因為他已有想改變你的「渴慾」。
轉貼 - 弗洛姆《愛的藝術》
引用自:http://hk.myblog.yahoo.com/jw!rEPM5aWfEQ5FB5kL9vo4wN5yhqg-/article?m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