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达巴瓦拉”漫画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錢峰


  在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孟買,活躍著一群頭戴“尼赫魯”式船型小白帽、名為“達巴瓦拉”的人。在當地語言中,“達巴”指小飯盒,“瓦拉”意為人。他們都是孟買一個民間







 


機構———“盒飯供應者聯合會”的會員,如今已有5000人的規模,其職責是專為市民送午餐。與其他送盒飯者不同的是,他們每天要通過一個獨特的網路,讓在市區工作的17萬辦公室職員吃上自己妻子親手做的午飯。


  5000人趕火車送飯


  每天上午9點多鐘,5000名“達巴瓦拉”會準時敲開孟買郊外一所所住宅的門,從主婦手中收集做好的午飯。一般來說,午飯被放在分成4個小格的標準小提盒裏。一個“達巴瓦拉”通常要收集3040個提盒,然後放在自行車上,迅速送往最近的郊區火車站。他們在不同的仲介站,與其他同事會合,然後像郵差一樣,將收集來的飯盒在月臺上按照地區分好,再換乘火車前往孟買市區不同的車站。


  以市中心教堂門火車站為例,當火車到站,幾百個“達巴瓦拉”卸下數萬盒午飯時,場面十分壯觀。“達巴瓦拉”們迅速將這些飯盒分門別類,或是放在盤子裏,或是頂在頭上帶走,更多的是綁在自行車架上和放在木輪推車上。在13時的鐘聲敲響前,他們匆匆跑進政府、學校、工廠、企業,在某個丈夫案頭擺上他妻子親手做的午飯。吃完後,“達巴瓦拉”們再一一收回空盒,從尾到頭重複整個過程,在傍晚18點前把飯盒送還到每個主婦手中。










准备送饭的“达巴瓦拉”


準備送飯的“達巴瓦拉”


  差錯率只有1/800


  雖說絕大多數“達巴瓦拉”都是目不識丁的文盲,但這卻不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一項權威調查表明,“達巴瓦拉”只有1/800萬的錯誤率,也就是說平均每800萬份午飯,才有一份送錯!這個指標就連跨國大公司也都羡慕不已。不久前,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印度職員在孟買上班頭一天,在公司收到了“達巴瓦拉”送來的午飯。他早聽朋友說起“達巴瓦拉”的送飯效率,但總是將信將疑。這次他打開飯盒一看,很是生氣。不是和妻子說好的做3塊餅,怎麼成了4塊?而且飯菜式樣和他臨走前交代的完全不同,肯定是“達巴瓦拉”送錯了。可一打電話才知道,妻子今天打算給他換個口味。


  據說,1890年“達巴瓦拉”剛出現時,為區分不同客戶的位址,人們曾在飯盒上纏滿了各種顏色的絲帶。後來,絲帶開始被各種彩色標誌和橫條所替代,一直沿用至今。根據這套獨特的編碼系統,每種顏色代表孟買不同的區域、街區,而橫杆、打叉、圓點則代表街道、建築物甚至樓層;單一顏色的代碼,則表明是優先派送的業務。不過,這些看似天書的編碼,只有“達巴瓦拉”自己能懂。


  毫無疑問,“達巴瓦拉”能夠用雙手將成千上萬的孟買丈夫們與關心他們的妻子在午飯時間聯結起來,不僅離不開這些編碼和暢通的鐵路網,更需要一種通力協作的團隊精神。通常,一份盒飯要經過三四個人的手,才能最終抵達目的地。


  印度男人愛吃妻子做的飯


  “達巴瓦拉”能在孟買百年不衰,某種程度也是當地人口增多的副產品。首先,在這個擁有15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里,房價一直居高不下,堪稱印度第一。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公寓房,月租金能高達2000美元。因此,即便是中產階級,也大多住在市郊。他們清晨6點左右就離家去城裏上班,中午也無法回家吃飯。其次,不少印度已婚男人十分守舊,喜歡妻子做的飯食。在他們眼中,自家飯的口味和分量都對胃口,而且健康又營養。其三,在孟買市中心許多經濟型餐廳,不事先預訂,中午就餐高峰時間很難有座。而且“達巴瓦拉”每月只收175盧比(4美元),價格十分經濟合算。更為重要的是,“達巴瓦拉”的服務歷史悠久,信譽可靠。


  平均起來,每個“達巴瓦拉”每天要工作12小時,要騎近18公里的自行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風雨無阻。除去火車費等其他費用,月純收入4700盧比(107美元)。雖說錢不多,但足以養家糊口,還可以給鄉下的家人匯錢。200311月,英國王儲查理斯訪問孟買時,專門抽出時間興致勃勃地前往觀看。當查理斯問“我能幫你們做些什麼”時,一位“達巴瓦拉”的回答卻讓他頗感意外:“如果有需要,我們會向印度政府反映的!”


  (編輯:羚萱, http://news.sina.com.cn/cul/2005-01-06/286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淮鹽荔枝米俐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