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拐21年后 儿携母云南寻亲


http://www.shxb.net [2008-4-27 10:25:43] 本报记者 罗成


    21年前,吴海报的母亲因为轻信陌生男子,带着只有7岁的他去投奔姨妈,不曾想,却被拐卖到安徽,开始了漂泊异乡的艰苦历程。长大后的吴海报思念家乡,寻找亲人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今年4月初,凭着对故乡的依稀记忆,吴海报带着71岁的老母亲回到昆明,边打工边寻找亲人。
    
    昨日17时,在滇池路阳光花园门口,记者看见吴海报母子。吴海报说,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哥哥、姐姐和他艰难地生活着。母亲脾气有点暴躁,经常会跟哥哥吵架,气急的母亲便产生了带着他去投奔姨妈的想法。
    
    21年前的一天,7岁的吴海报和母亲在家附近遇到一个30多岁的陌生男子,这个男人对他的母亲说,“我知道你娃娃姨妈在哪里,你们跟我走吧。”随即,母亲就带着吴海报跟着陌生男人离开了家。三人在旅店住了一晚,第二天,又转了很多次公交车,最后,陌生男子带他们坐上了去往安徽的火车。
    
    到安徽后,吴海报母子俩被卖给了安徽宿州市朝州村一个30多岁的农民。他的母亲经常和农民吵架。这家人就把他们卖给邻家一个60多岁的老头。呆了一段时间后,这家人想留下吴海报做儿子,想把他母亲转卖掉,吴海报哭喊着要跟母亲一起走,无奈之下,这家人只得将两人一起卖给了宿州灵碧县高楼镇一个40多岁的吴姓男子。在这里,海报和母亲一呆就是21年。
    
    在灵碧县高楼镇,这对历经坎坷的母子总算安定下来。开始时,姓吴的男子很疼爱海报,海报也叫他养父。靠种地为生的养父家经济很困难,但还是让吴海报去上学。后来,养父和母亲性格越来越不和,养父便渐渐疏远了吴海报。吴海报感觉越来越孤独。“我在安徽没有家,没有伙伴,那时候我常常想,要是我能回到哥哥、姐姐身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心里话都能跟他们说,那该多好!”吴海报说。
    
    2002年,吴海报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从这个时候开始,吴海报有了寻亲的想法。今年2月15日,为了凑到一笔钱去寻找亲人,吴海报回到养父家,把家里的几棵杨树拿去卖了。这一做法激怒了养父,养父带着自己的侄儿等十几个人,拿着木棍、铁锹等把吴海报打了一顿,吴海报的右腿被打残。“这一次身体和心灵的伤害,更坚定了我寻找亲人的念头。”海报说。
    
    今年4月12日,经过当地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的调解,吴海报带着70多岁的母亲离开了生活21年的安徽,回到云南寻找亲人。
    
    自2002年以来,吴海报已经来过云南五次,去过楚雄、西双版纳、南华、景洪等地10多个地方,但依然没有亲人的消息。吴海报说,他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到底姓什么了。母亲从来没有跟他讲过是哪里人,现在母亲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更记不住家在哪里。只是母亲曾告诉他,他们的家在云南一个叫“龙门村”的地方,他们都是侗族。自己也依稀记得,小时候小伙伴都叫他“谭发茵”,而自己的哥哥、姐姐都叫他“小五”。现在,他只能靠着这些简单的信息去寻找亲人。
    
    吴海报说,目前他已经在昆明滇池路口阳光花园门口的建筑工地上工作,也替母亲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安身之所,他会一直带着母亲寻找亲人,希望母亲在有生之年能回到亲人身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