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讀音:['ændrɔid])是一種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主要使用於便攜裝置。它由谷歌公司和開放手持設備聯盟開發和領導。目前尚未有統一中文名稱,「安卓」和「安致」是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另一個稱呼。
Android作業系統最初由安迪·魯賓(Andy Rubin)創辦,最初主要支援手機。2005年8月17日被谷歌公司(Google)收購注資。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與84家硬體製造商、軟體開發商及電信運營商組成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來共同開發改良Android作業系統並生產搭載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並逐漸擴充功能到到平板電腦及其他領域上。隨後,Android獲得了Apache免費開源許可證,谷歌公司發布了其源代碼。同時,一個負責進一步發展和維護Android作業系統的Android開源項目也被建立(AOSP)。
Android的內核基於Linux,除了內核之外,則是中介層、資料庫元和用C/C++編寫的API以及應用程式框架。Android的應用程式通常以Java資料庫元為基礎編寫,執行程式時,應用程式的代碼會被即時轉變為Dalvik dex-code (Dalvik Executable),然後Android作業系統通過使用即時編譯的Dalvik虛擬機來將其執行。除了開放手持設備聯盟之外,Android還擁有許多由全球各地開發者組成的開源社區來專門負責開發Android應用程式和第三方Android作業系統來延長和擴展Android的功能和效能。截止至2011年10月,Android電子市場上擁有超過30萬個認證的應用程式,電子市場的應用程式下載量也在2011年12月達到100億次。由於Android是開放的,因此它還可以通過第三方網站來下載安裝電子市場上所沒有的應用程式。
2010年末數據顯示,僅正式推出兩年的作業系統的Android在市場佔有率上已經超越稱霸十年的諾基亞Symbian系統。2011年8月,Android作業系統在全球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市場佔有率已達48%,成為全球第一大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
1.5
(Cupcake)
基於Linux Kernel 2.6.27 2009年4月30日,官方1.5版本(Cupcake 紙杯蛋糕)的Android發佈。[67][68]
[69]主要的更新如下:
- 拍攝/播放影片,並支援上傳到Youtube
- 支援立體聲藍芽耳機,同時改善自動配對效能
- 最新的採用WebKit技術的瀏覽器,支援複制/貼上和頁面中搜尋
- GPS效能大大提高
- 提供螢幕虛擬鍵盤
- 主螢幕增加音樂播放器和相框widgets
- 應用程式自動隨著手機旋轉
- 簡訊、Gmail、日暦,瀏覽器的使用者介面大幅改進,如Gmail可以批次刪除郵件
- 相機啟動速度加快,拍攝圖片可以直接上傳到Picasa
- 來電照片顯示[70]
1.6
(Donut)
基於Linux Kernel 2.6.29 2009年9月15日,1.6(Donut 甜甜圈)版本軟體開發套件發佈。[71][72]主要的更新如下:
- 重新設計的Android Market
- 手勢支援
- 支援CDMA網路
- 文字轉語音系統(Text-to-Speech)
- 快速搜尋框
- 全新的拍照介面
- 檢視應用程式耗電
- 支援虛擬私人網路(VPN)
- 支援更多的螢幕解析度。
- 支援OpenCore2媒體引擎
- 新增面向視覺或聽覺困難人群的易用性外掛程式[73]
2.0/2.0.1/2.1
(Eclair)
基於Linux Kernel 2.6.29 2009年10月26日,2.0(Eclair 鬆餅)版本軟體開發套件發佈。[74]主要的更新如下:[75]
- 最佳化硬體速度
- "Car Home"程式
- 支援更多的螢幕解析度
- 改良的使用者介面
- 新的瀏覽器的使用者介面和支援HTML5
- 新的聯繫人名單
- 更好的白色/黑色背景比率
- 改進Google Maps 3.1.2
- 支援Microsoft Exchange
- 支援內建相機閃光燈
- 支援數碼變焦
- 改進的虛擬鍵盤
- 支援藍芽2.1
- 支援動態桌面的設計
2.2/2.2.1
(Froyo)
基於Linux Kernel 2.6.32 2010年5月20日,2.2(Froyo 凍酸奶)版本軟體開發套件發佈。[76]主要的更新如下:
- 支援將軟體安裝至擴充功能內部記憶體[77]
- 整合Adobe Flash 10.1支援[78]
- 加強軟體即時編譯的速度[79]
- 新增軟體啟動"快速"至電話和瀏覽器[80]
- USB分享器和WiFi熱點功能[81]
- 支援在瀏覽器上傳檔案[82]
- 更新Market中的批次和自動更新[83]
- 增加對Microsoft Exchange的支援(安全政策, auto-discovery, GAL look-up)
- 整合Chrome的V8 JavaScript引擎到瀏覽器
- 加強快速搜尋小工具
- 更多軟體能透過Market更新,類似2.0/2.1中的Map更新
- 速度和效能最佳化[83]
註:部分標稱為2.2的韌體仍然在使用2.6.29的核心。這種韌體可以實作大部分2.2的功能(比如flash),但效能上與2.6.32有一定差距。
2.3
(Gingerbread)
基於Linux Kernel 2.6.35 2010年12月7日,2.3(Gingerbread 薑餅)版本軟體開發套件發佈。[84]主要的更新如下:
- 修補UI[85]
- 支援更大的螢幕尺寸和解像度(WXGA及更高)
- 系統級複製貼上
- 重新設計的多點觸控式螢幕幕鍵盤
- 原生支援多個鏡頭(用於視訊通話等)和更多感測器(陀螺儀、氣壓計等)
- 電話簿整合Internet Call功能
- 支援近場通訊(NFC)
- 強化電源、應用程式管理功能
- 新增下載管理員
- 最佳化遊戲開發支援
- 多媒體音效強化
- 從YAFFS轉換到ext4檔案系統
- 開放了螢幕截圖功能
- 對黑色及白色的還原更加真實
3.0.1/3.1/3.2
(Honeycomb)
基於Linux Kernel 2.6.36 * 2011年2月2日, 3.0(Honeycomb 蜂巢)版本主要更新如下:
- 僅供平板電腦使用
- Google eBooks上提供數百萬本書
- 支援平板電腦大螢幕、高解析度
- 新版Gmail
- Google Talk視訊功能
- 3D加速處理
- 網頁版Market(Web store)詳細分類顯示,依個人Android分別設定安裝應用程式
- 新的短訊息通知功能
- 專為平板電腦設計的使用者介面(重新設計的通知列與系統列)
- 加強多工處理的介面
- 重新設計適用大螢幕的鍵盤及複製貼上功能
- 多個標籤的瀏覽器以及私密瀏覽模式
- 快速切換各種功能的相機
- 增強的圖庫與快速捲動的聯絡人介面
- 更有效率的Email介面
- 支援多核心處理器
- 3.2優化7吋平板顯示
4.0
(Ice Cream Sandwich) * 2011年10月19日,4.0(Ice Cream Sandwich 冰淇淋三明治)版本主要更新如下:
- 藍色主題
- 相機內建全景(Panorama)模式
- Gmail 外觀有所改動
- 改動用戶介面,新的啟動畫面,Home 畫面右下角類似 Tray 的圖示,內有多個程式可執行
- Google Search Bar 會設置在最上方
- Apps/Widgets 會類似 Honeycomb 模樣
- 系統字型由原先的Droid Sans變更為Rob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