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似乎很可怕。但如果能老得健健康康,最重要是沒有經濟問題的話,那麼老便是很有興味的,正是「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有位朋友,在二十歲時曾聲言,四十歲時便會自殺,因為害怕面對老去的現實。
當然他四十歲時並沒有去自殺,如今他六十歲了,不但子女成才,自己最近也找到第二春,再度小登科,過著快樂的晚年。
當年說要自殺,自是年少張狂之語,認為老人一無是處,老去一無可取。幸好他四十歲時沒有自殺,否則哪來這快樂的晚年?
我覺得,人一生的黃金時段,是結婚前和退休後,而兩者中又以後者更快活,因為只有這段時間才能真有條件為自己而活。
青春歲月,多姿多采,無憂無慮,充滿理想,充滿幻想,自然快樂。但有時也會揹負著父母的期望,難以說能為自己而活。結婚之後,兩個人生活,或多或少總要放棄部分自我去遷就對方,那便是既要為自己也要為對方而活。到生兒育女之後,那時人生的全部就是子女,是為子女而活了。直至老來退休,一切責任已盡,幾十年為別人而活,如今方可為自己而活了,可以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