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作風透明」的港鐵主席馬時亨,一個「據理力爭」的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把香港官場的折墮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國特色的權力傲慢、不受輿論監督與約束,侵蝕了香港政治人物的靈魂,是二馬折墮的根源;而二馬的折墮,也是香港官場折墮加速的訊號,早已見之林鄭月娥的西九故宮館,見之梁振英的機場行李門。而且,這類人物、事件只會越來越多,令整個香港沉淪。










無悔意無反省 隨口敷衍輿論


 


馬逢國的髮Gel事件,是梁振英機場行李門的翻版。馬逢國居然可以說,自己並非「撻朵」,以議員身份向安檢人員施壓,而是據理力爭,可見他毫無悔意,所謂向要接受紀律調查的安檢人員道歉,只是為了敷衍輿論。雖然有立法會議員提出休會辯論,希望公職人員不要重蹈覆轍,香港空勤人員總工會也發聲明強烈譴責馬逢國的行為,但顯而易見的是,前有梁振英,今有馬逢國,還有後來者。
至於馬時亨,雖不是現職政府高官,但港鐵是公共服務機構、政府是最大股東,他的港鐵主席職務也是由政府委任,他仍屬官場一員,於公於私都應接受公眾對耗資過千億的高鐵工程的監督。但他昨接受電台訪問時重申,對高鐵試運行出現的問題「唔覺得要畀多啲資料」,更把受公眾批評歸咎於「朝早冇祈禱」,毫無反省之意,隨口敷衍輿論。
堪為對照的是,林鄭月娥昨出席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動土儀式時,指摘項目曾遇到泛政治化的波折,如今是「雨過天青」。一個涉及香港巨額資金、涉及更改西九文化區土地用途的大型項目,竟未經公眾諮詢就簽約上馬,如此黑箱作業,豈能不受到利益輸送、賣港媚共的質疑?既有西九故宮文化博物館,又有西九中國口岸區,日後有西九中國居民區選舉區,何足為奇?
馬逢國、馬時亨原本在業界和傳媒的口碑不同。馬逢國是西環扶植的代言人,無論是《版權條例》修訂時反對豁免二次創作,還是反對立法會要求梁振英政府公開免費電視牌照文件,根本未曾代表業界利益、聲音。他身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16年,何曾為港人仗義執言?髮Gel事件正是中國官員盛氣凌人的香港版。









問題出在濫權 加速香港沉淪


 


而自稱「作風透明」的馬時亨,在經歷仙股事件後,曾給人脫胎換骨的印象,與不同政黨、媒體都保持較好溝通,但在高鐵問題上又似逆轉時空回到仙股事件年代,處事罔顧輿論,甚至指摘反對一地兩檢的民主派議員「阻住地球轉」。如此今是昨非,所為何來?無非是為了完成中共下達的高鐵限時通車的政治任務。
二馬現象,表面看似不同,一為私人事件,一為公共事業,但其中的因、果是相通的:問題都出在濫權,是中國特色的權力未關進籠裏、蔑視輿論監督的表現,隨着北京、西環對香港管治的干預越來越直接,這個問題勢必越來越嚴重。無論是梁振英、馬逢國式的私人事件,還是林鄭月娥、馬時亨式的公共事件,勢必越來越多。
其結果就是,香港官場與中國官場越來越同質化,官員在個人貪腐之外、在為親友而濫權之外,在涉及中港兩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合作問題上也越來越漠視香港既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程序,漠視公眾諮詢、公眾監督,對香港核心價值的侵害越來越肆無忌憚,以致香港的沉淪加速。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 




對於承建商中科指,去年9月已電郵運房局局長陳帆的辦公室,要求討論沙中綫工程,張建宗則稱,當時只是「有個電郵去咗總部,工作層面同事覺得係處理咗」,強調局長完全不知情。






 



對於承建商中科指,去年9月已電郵運房局局長陳帆的辦公室,要求討論沙中綫工程,張建宗則稱,當時只是「有個電郵去咗總部,工作層面同事覺得係處理咗」,強調局長完全不知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俐 的頭像
    米俐

    米俐的部落格

    米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